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2
/ 2

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陈福

远安县人民医院444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这6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外固定组(n=31)与内固定组(n=31),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较之于内固定组,外固定组医治时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P<0.05),且出血量、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内固定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外固定架与内固定术相比治疗效果更理想,更利于病人骨折端的愈合、功能恢复,临床推广价值明显。

关键词:外固定架;内固定术;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

四肢骨折属于创伤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而且发病率随着意外事故的频发而增加,四肢骨折也是比较多见的类型,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手术方式就是外固定架与内固定手术。内固定手术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穿过骨折部位的皮肤组织,将金属接骨板以及螺丝设置其中,使得骨折部位连接起来,虽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很容易出现感染问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外固定架治疗,具有创伤较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等优势,目前已在骨科临床中广泛推广。本次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中四肢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实施外固定与内固定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1月-2021年7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选择62例进行分析,利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每个小组31例。内固定组中,上肢骨折、下肢骨折:16、15例。年龄:27-59岁。性别:男14例、女17例。外固定组中,上肢骨折、下肢骨折:15、16例。年龄:23-54岁。性别:男18例、女13例。使用外固定和使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结果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入院之后针对受伤的肢体进行制动处理、牵引处理与消肿镇痛处理,做好生化指标方面的检查工作,针对内科的病症进行治疗,待肿胀症状有所减轻之后,开展手术治疗工作。

内固定组予以常规内固定术医治。具体为:作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X线检查结果,于骨折端作手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分离,充分暴露骨折端,之后在复位良好骨折断端置入金属接骨板,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外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架医治,在C臂X线的辅助下行手法复位,在骨折端对线恢复标准状态之后,以患者骨折断端近侧、远侧为切点,作5个左右0.5cm切口,将3枚骨牵引钉钻入,以垂直骨纵轴方向,用杆杆夹、针杆夹连接碳纤维杆与骨牵引钉,再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调整其位置由此形成外固定架,固定好骨折端,术后行X线片复查。之后,检查病人的骨折端固定情况,保障其稳固度。

1.3观察指标

(1)利用的方式进行疗效的评分,骨性的愈合在三个月之内并且复位已经符合了解剖对位的要求:很好;骨性的具体愈合时间在六个月之内且复位已经达到了解剖对位的要求:一般;出现了畸形与感染的问题:不好。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治疗效果主要将很好数据与一般数据相加。(2)记录骨折部位感染以及骨髓炎的发生情况,评价并发症的发生次数。(3)记录具体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

1.4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数据以及实验组数据主要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研究,采取±、t值检验的形式分析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使用百分比、卡方检验的方式分析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在数据对比呈现差异性的时候,使用P<0.05的方式进行表达。

2结果

外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1.3士4.8)rain,出血量为(274.3士27.6)ml,恢复时间(18.3士3.8)w。内固定组手术时间为(41.3士7.6)rain,出血量为(387.6士27.3)ml,恢复时间(31.3士10.2)w。外固定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指标显著优于内固定组(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固定组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骨科创伤主要由外伤造成,病人多伴有高能量暴力性损伤,且损伤情况清晰、损伤原因明了。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日常行动,也易引发脏器损伤。具体治疗时,合理选择治疗时机、治疗方法,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选择固定术治疗,科学有效的固定方法能够消除骨折愈合处的剪切外力等因素,促进患者尽快愈合。良好的固定方式,应该对被固定肢体周围的软组织没有损伤,能够保证损伤部位正常的血运,对创伤的愈合没有影响,能够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转、剪切外力,从而使创伤部位保持相对的稳定,为伤口的愈合提供有利的条件,对肢体的运动没有障碍,对早期的康复运动有利,对残留的移位起到校正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固定方式有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架固定。内固定术使用金属螺钉、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将断骨连接固定。内部固定可以较好地保证骨骼复位,在防止骨骼的移位和旋转等方面更有效,同时内固定有利于早期的康复锻炼。但金属物质对人体来说是异物,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感染,另一方面内固定在手术中要安置内固定,必须剥离软组织,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也必然会对患者的血液循环产生影响,对骨骼的痊愈是不利的。外固定架是指使用骨圆针或者螺纹针穿入骨干,在创伤外部使用外用固定器固定。外固定架灵活性和适应性好,固定效果可靠且具有一定的校正能力,有利于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止血,手术创伤小,对骨膜影响也不大,而且便于伤口的处置,软组织更容易恢复,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上文主要针对外固定架以及内固定手术方式在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外固定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指标显著优于内固定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内固定术相比操作更加简单,患者术后愈合较快,外固定术还能够防止二次手术伤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外固定架与内固定术相比治疗效果更理想,更利于病人骨折端的愈合、功能恢复,临床推广价值明显。但是在实际治疗中,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遵循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原则,将相关手术治疗方式合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韦中阳,孙雨锋,李国有.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及对骨代谢、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04):74-76. 

[2]吕品.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分析[J].医药界, 2020, 000(009).

[3]王洋. 使用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025(01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