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校企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就业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校地共建、校企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就业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为例

章桂芝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福建泉州安溪  362400

摘要:校地共建、校企合作院校迎合时代发展需要,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为例,通过对2017届2021届近5年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以及对2022届应届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分析,总结该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校地共建、校企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建议,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

关键词:校地共建   校企合作   大学生   就业分析

一、校地共建、校企合作院校应运而生

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推进省市共建、以市为主本科院校加强的内涵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在省级层次要建设一批服务水平高的应用技术大学,推动一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发展转型的战略决策。突出人才培养的三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地方高校形成校地共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践育人的办学模式提供政策指导。2013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年2020年),2014年开始实施,规划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性人才,这充分说明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对产学研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校地共建校企合作等应运而生。

校地共建、校企合作院校迎合时代发展需要,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是我国第一所以茶为特色的综合性二级学院,由福建农林大学和安溪县采取高校、政府、民资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作办学的模式共同建立,旨在培养学科性高层次复合型茶产业人才,2017年获批成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

二、研究设计

1、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为调查研究对象,统计2017届、2018届、2019届、2020届、2021届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如下:

表1  近5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

届别

(届)

升学

(人)

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人)

国企

(人)

企业就业(人)

当地企业就业

(人)

自主创 业

(人)

当地自主创业

(人)

2017

40

11

18

390

9

5

3

2018

48

23

39

414

10

6

3

2019

56

26

27

408

9

4

2

2020

61

31

35

378

4

6

2

2021

63

33

28

343

11

7

2

通过近5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发现:毕业升学的人数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出现了考研热;成功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或入选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人数逐年递增,国家公职岗位越来越受到高校大学生的青青睐;近3年选择国企工作学生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不大;每年都有小部分学生选择在当地企业就业,服务当地发展;在自主创业的学生中,约40%学生选择在当地自主创业,且每年都会有毕业生毕业后留在当地自主创业。

2、应届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分析

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全体2022届应届毕业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就业价值取向,发出调查问卷466份,收回有效问卷450份。

表2  2022届应届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统计

考公(%)

考研(%)

国企(%)

企业(%)

创业(%)

暂不考虑(%)

46.4

31.8

26.4

20.9

2.2

8.7

本次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最多可以选择3项,依次为第一选择、第二选择和第三选择。64.7%学生只选择一项,34.2%学生选择2项,1.1%学生选择3项。其中,18.4%学生选择考研+考公,换言之,在第一选择为考研的学生中,约56%学生在参加完研究生招生考试后会备战公务员招聘考试,造成考公成为最热门的选择。

另外,从选择考公、考研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0位学生对他们进行访谈,当被问及:如果考公/考研没考上,你会怎么办?,有12位学生回答会选择其他就业方式,比如去国企或者去企业工作;有5位同学自信认为自己肯定能考上,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有3位同学则坚定表示就算没考上也不想去找工作,宁愿再花一年时间全力以赴准备二战。

3、结论

3.1慢就业、不就业现象严重

部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模糊,对自我认知不足,对就业存在排斥心理,以至于在应届毕业生中,还有近一成学生还未考虑就业去向。另外,在考公、考研学生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愿意将就,宁愿二战也不想直接就业,尤其是考公学生,为了保住所谓的应届毕业生身份,坚决不找工作。

3.2考研、考公热,但成功率低

通过表1和表2对比可知:高校大学生对于考公、考研热情很高,但实际成功率很低。约30%学生选择考研,而平均每年成功升学的学生只有15%左右,考研成功率只有近50%。而考公成功率更为堪忧,近五成学生选择考公,而平均每年成功考上公职岗位的学生只有6%,考公成功率只有13%左右。

3.3创业热情不高,但当地自主创业意愿强

通过调查,只有2.2%学生愿意尝试自主创业,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创业想法,认为自己大学刚毕业没有资本运转,也害怕创业失败。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中,近一半学生会留在当地创业,这部分同学大学期间已经开始尝试创业,到大学毕业时已基本步入正轨,不愿意就此放弃。另外,他们觉得大城市创业成本高且难以生存,而小县城反而能让他们有更多施展的空间。

三、校地共建、校企合作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建议

1、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要完成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角色转换,而很多学生并未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始终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大学期间未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以至于大四毕业时手足无措。高校要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源规划和设计,围绕发现自我特点,培养职业兴趣拓展职业视野,初步明确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确定兴趣职业,提升自己的职业修养顺利转换职业角色,探索成功求职方法[2]主线,循序渐进开展针对性强的职业指导工作。家庭家长要积极正面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要充分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和形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鼓励、尊重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要鼓励孩子不怕挫折,主动出击,寻求就业机会。[3]

2、提升就业能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校地共建高校大部分选址在县城或县级市等地办学,考公、考研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热门之选,然后成功率普遍低下,一部分原因是这类学生地处偏僻,缺乏系统专业的考前辅导和报考技巧指导,为改变现状,学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举办公益考公、考研培训,助力学生考公、考研梦。同时,鼓励低年级学生多参与学生工作、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为未来就业做准备。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职场能力,锻炼学生的职场应变能力[4]

3、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业热情不高,仅有很小比例学生愿意自主创业,主要是他们缺乏创业能力。学校应努力为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质量[5],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学校应成立大学生众创空间或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入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专业指导,让大学生创业项目实实在在落地并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举办创新创业比赛,加强校企合作等各种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更加科学的就业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不仅需要大学生本人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齐心协力。

参考文献:

[1]马玉梅.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35-36.

[2]王峰.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淮安市大学生为例[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24(04):62-66.

[3]曹积稳,许素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4):196-198.

[4]郭静.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就业与保障,2021(06):154-155.

[5]吴志鹏,王艳,李兰兰,冯丽丽,王运,李红,李香丽,张苗苗.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4):108-112.

作者信息:姓名:章桂芝 性别:女 籍贯:福建浦城 出生年月:1989年9月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联系电话:15880034925 详细邮寄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参内镇安溪茶学院行政楼102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