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硬性支撑层施工技术在客运专线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硬性支撑层施工技术在客运专线的应用

李志文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客运专线对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保证客运专线的正常运行,必须对相关质量进行控制,比如在进行客运专线建设的过程中,使用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硬性支撑层施工技术。本文针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硬性支撑层施工技术施工流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硬性支撑层;施工技术;客运专线

前言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硬性支撑层施工技术作为我国客运专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客运专线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对其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1施工工艺流程

1.1摊铺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能够减少摊铺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浪费,使滑模摊铺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必须对路基表面的平整度进行处理,从而能够避免模板出现犁地现象,有效减少摊铺机的工作阻力。另外在进行支承层施工之前,应该对摊铺基础进行验收,一般来说基础应该满足无砟轨道的基本要求,保持基础顶面平整状态,并且平整度和高程误差之间应该保持在规范范围内。

1.2基准线的设置

在进行滑膜摊铺作业时前,需要在摊铺机气的左右两边进行引导线的设置,并且通过引导线,使用传感器将支承层的标高以及方向进行控制。通常来说中线引导线应该距离混凝土板侧边约1.2米左右,边测引导线则应该距离混凝土侧边1.1米,导线部位应该比砼面高出十厘米的距离。在此过程中保持引导线具有一定的张紧力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情况下拉力在1KN左右,为了保证引导线的拉力不受影响,一般应该是用紧线器完成相应操作。在设置好引导线之后,应该对引导线是否被干扰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滑落,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从而能够保证引导线的精确程度。

1.3滑膜摊铺

在进行滑膜摊铺工作之前,应该对滑膜摊铺的摊铺位置以及几何参数、机架水平度等重要参数进行调整,并且采用钉桩或者基准线法进行校准,包括滑模摊铺机吉雅地板的高程以及侧模的前进方向,并且需要将水平传感器的立柱高度以及机架水平方位水平度进行调整,使滑模摊铺机能够实现自动行走和自动工作,再返回进行一到两次的核算工作,确保核算工作正确之后,可以进行摊铺工作。

在完成摊铺施工段之后,应该根据当前建筑设计方案的相关设计要求,对施工缝里程以及伸缩缝的举例进行计算,然后再进行施工缝的针对性处理,减少变形情况的出现。

2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硬性支撑层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2.1集料配比指标质量控制

首先,应该通过现场压实度检测试验以及对施工完成效果的外观进行检查,从而能够对实验室的配合比设计进行合理性的评估,从而将其用作实际施工控制工作之中,具体的掺配比例大概为每150kg水泥配比841kg砂,石子、水以及粉煤灰分别为1211kg、128kg以及70kg。

2.2摊铺机作业质量控制

其次,应该对摊铺机作业指标进行确定,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设定振捣棒的频率快慢,这是因为振捣棒频率的变化会对摊铺机的行进速度以及混凝土的坍落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越小,就要求振捣棒振动的频率越高,反之亦然,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摊铺机的行进速度与振捣棒的振捣频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摊铺机的行进速度越快,要求振捣棒的振捣速度也就越快。高马科指挥官3号的振动频率共分为十一个档位,每分钟大概能够保持在0至10500转之间,中间振捣棒的频率有九个不同的档位,大约每分钟9000转,两侧的四个振捣棒震动频率有十一个档位可供调节,每分钟大概转10500次,即时摊铺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75米。

固定引导线的线桩之间的距离为十米,这个间距是经过严格测算以及不断调整得出的,如果两个线桩之间相隔距离过远,就会导致中间的挠度增大,从而影响到板块的正常使用,板块中间会形成凸起,影响到整体的平整程度。

在进行摊铺施工时,最好能做到一气呵成,如果摊铺机停机在祁东,就会导致当前已经摊铺完成并且成型的结构物表面出现瑕疵,从而影响到当前摊铺工作的总体平整度,严重时甚至会在摊铺机停机位置出现拉裂裂缝,不但有碍美观,而且对于使用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3.3切缝处理质量控制

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硬性支撑层的切缝应该根据施工当天的气温情况,在支承层浇筑完成的十个小时内完成切缝处理工作。通常来说如果是在外部气温较高的晴朗天气,就应该在当前摊铺工序完成后的六个小时之内进行切缝工作的处理,但是也应该保证处理工作的时间应该在四个小时之后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是,如果工作当天是一天,则应该在摊铺工序完成后的8小时之后执行施工缝的切缝操作,之所以要对切缝时间进行控制,是因为切缝的时间选择会对支承层的组成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切缝的时间较早,就会对支承层的结构组成以及结构稳定产生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支承层两侧出现结构破碎的状况。一般来说在进行切缝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切缝的深度进行相应的控制,将其控制在105mm左右,并且将两道切缝之间的间距控制在4.55米或者5.2米,具体的位置以及间距应该进行计算,也就是以桥台位置为基准进行推测与计算,伸缩缝位置的偏差大概在三十毫米左右。切缝的控制时间比较重要,如果太早进行切缝,混凝土尚未完全凝固,就会出现崩边等情况,如果切缝时间太晚,切缝工作的进行就会很困难。切缝机械相对来说也比较重要,在进行切割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电动切割机以及柴油切割机进行切缝,从切割机外形以及其切割机的工作速度来说,电动切割机的工作效果与工作质量相对较好,所以一般来说使用电动切割机进行切割工作。

3.4后期养护质量控制

混凝土养护效果的优劣会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刚完成施工的混凝土板块而言,不应该立即采取洒水养护的方式,而是应该先使用塑料薄膜对其进行覆盖,等到混凝土表面初凝之后,再将薄膜揭开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阶段最少持续七天时间,在此过程中应该对外部气温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果发现气温超过三十五摄氏度,则应该对混凝土进行降温操作,避免温度波动过大出现裂缝。

3.5施工缝处理质量控制

在当前摊铺工序顺利完成之后,现场施工人员还应该根据当前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对伸缩缝的里程以及施工缝的历程进行准确的计算,使用先进技术保证施工缝以及伸缩缝能够重合。随即再在端头模板位置进行施工缝的处理工作,通常在该部位使用厚度稍薄的槽钢,所使用槽钢的长度应该比支承层长度短十厘米左右。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效果,还应该在合适的部位设置传力杆,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固当前结构,减少端模在后续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硬性支撑层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急需优化,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不断完善处理措施,优化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凯,元强,李秋义,黄庭杰,左胜浩,黄志斌.桥上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行为研究[J/OL].铁道学报:1-8[2022-07-28].

[2]陈其强.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技术[J].中华建设,2022(07):119-121.

[3]于东东,徐富刚.沿海地区高速铁路桥梁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2022(04):131-133.

[4]董敏琪,苏谦,黄志超,程鹏,裴彦飞,刘宝森.双块式无砟轨道机械抬升方案设计及注浆加固效果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19(02):319-326.

[5]杨宇栓,杨荣山,黄嘉奇,李莹,苏乾坤,曹世豪.适应复杂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变形的高承轨台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2,66(04):68-73.

[6]姚光磊.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地铁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疲劳损伤开裂行为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