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优化

于子龙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落凤街小学  010010

摘要:作业改革是“双减”教育背景下的重头戏。作业是课堂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学生知识技能训练、非智力因素培养、智力因素开发的助推力。在“双减”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该优化作业设计,将学生从单一“写”的作业形式中拯救出来,将数学知识赋予有趣生动的作业设计中,让作业以绘画、游戏、制作、小调查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小学生感受数学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游戏天地和学习的乐园,助推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低年级;作业设计;

 一、与生活相连,活化作业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生活即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低年级学段,当教师建立起学习材料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时,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因此,在“双减”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强调作业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作业在链接生活中“活”一点,促使小学生品味作业的乐趣。

比如,学完“认识图形”之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为了巩固学生的课上所学,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寻找自己家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物品,将物品的名称写下来并且在名称下面匹配上相对应的图形。将数学作业与生活相连,促使小学生即使回到家中也能够拥有学习的氛围。在将数学知识与家庭生活联系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促进他们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几个图形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完“1~5”这五个数字之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作业:“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1、2、3、4、5这五个数字相似,这个物品可以是班级中的,也可以是马路边的,更可以是自己家庭中的,请同学们将这一物品写下来。”这个作业与传统地将1~5这五个数字写10遍、20遍以深化记忆的作业形式不同,是让学生根据五个数字的形状在生活中寻找其原型。这样一来,既避免了简单重复的写数字练习,又能够让学生融入生活中仔细观察、仔细分析与对比,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在学完“认识钟表”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作业:“同学们,你们早上起床、吃早饭、吃午饭、吃晚饭、关灯睡觉时看一下自己附近的钟表,把表盘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与之相对应的时间。”将作业贯穿在小学生的一日生活中,既有助于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又能够真正将数学作业与生活相连,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巩固学生所学。学完“左右”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作业:“回家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做‘猜左右手’的游戏,将自己的眼睛蒙起来,用手摸一摸父母的手,并且说一说这是左手还是右手,并说明自己分辨的理由是什么。”在与生活相连中,有助于让小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在数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作业的愉悦,在品味作业乐趣中巩固课堂所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成效。

二、与故事相伴,轻松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为学生设计作业,既要强调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要强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完成作业,才能既减负又增效。正如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的,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数学材料的兴趣。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也是如此,只有布置他们感兴趣的作业内容和形式,才能够促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维持与发展。故事是低年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所以在布置作业中教师不妨将故事融入作业中,让小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想象自己是故事中动画角色的过程中完成作业。

比如,计算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对于计算教学来讲,只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练习,才能够逐渐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而简单重复的数字练习题,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故事元素对练习题进行大胆的改造,让这些题目成为学生喜欢的材料,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作业,请根据喜羊羊和灰太狼在青青草原斗智斗勇的趣味故事,或是光头强和熊大、熊二斗智斗勇的趣味故事编一些练习题,不仅要将自己编的题目写出来,而且还要将答案写出来,练习题的数量由自己决定,但是不能少于五个。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将解决问题与故事融合到一起,提升了计算类作业的趣味性,又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价值,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确定自己的作业量。同时,通过这些自由性的题目,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在不受拘束的情况下自由编题、自由做题,有利于让学生在轻松中完成作业,在轻松中练习计算,从而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与游戏相通,趣化作业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因素。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教师应该注重将作业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玩儿中学、玩儿中练,既提升了学生作业练习的积极性,又改变了传统以写为主的单一作业形式,从而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

比如,学完“6~10知识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作业:“回到家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扑克牌。找出扑克牌中最喜欢的花样,并将1~10的牌抽出来,与自己的游戏同伴你抽一张、我抽一张,然后将两张牌先相加、后相减,谁得出的答案快且正确,抽出的两张扑克牌就归谁,最后谁的牌多谁获胜。”将数学计算应用于扑克牌游戏过程中,为计算练习披上了游戏的外衣,让学生在玩儿中计算,在玩儿中提升计算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以“双减”教育改革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助推力,促使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无限的兴趣。同时,以丰富多样的数学作业引导小学生理解知识、扩散思维提升能力,在深度学习中领悟数学的本质,最终,实现小学生高质量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 王瑞琳.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作业优化设计[J].文理导航,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