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研究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研究探寻

张萍

身份证号码:23052319890420086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好坏也是人们关注到话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其管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施工质量。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可以得知,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材料因素、人员因素、施工因素等,通过采取恰当措施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对于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提高建筑工程耐久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

引言

建筑领域是国家的民生基础,我国现阶段各领域发展都比较快,房屋建筑领域发展也相对较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也逐步增高。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建设中最关注的问题,其不仅与施工单位或相关的房产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也与人们生活的安全稳定相关。因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以往的经验,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控制管理方法,才会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其具备了以下应用特点:首先,影响因素较多。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设计、机械、材料、水文、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由此,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中就必须要控制这几大因素。其次,质量波动大。因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和流动性,不具有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固定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同时还存在很多偶然性因素及系统性因素影响着施工质量,所以,工程质量变异就是很容易发生的。再次,质量隐蔽性。在施工过程中,因建筑工程项目的交接多,中间产品多,同时还有很多隐蔽工程,所以质量就存在着隐蔽性。最后,质量受投资、进度两个方面的制约。工程项目质量一般受进度和投资的制约较大。通常是投资大、进度慢的工程项目,其工程质量就好;反之,工程质量则差。

2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2.1周密的项目计划相对缺失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当前有60%以上的建筑工程企业对于项目计划重视程度不够,在项目计划上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现象,没有与建筑工程特点、施工区域基本情况、应用施工技术类型等相结合,导致了项目计划的针对性不够,项目计划主要集中到了成本投入等方面,其指导价值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为了确保每一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监督等的决策中,应当做到反复的验证分析,避免各种错漏问题的出现。一旦某个项目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对整体的项目施工造成影响。同时,不少建筑工程企业制定的项目计划比较死板,没有综合考虑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后期施工中出现突发问题,就容易出现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到位现象,容易导致比较多质量管理问题的出现。

2.2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因此,劳动力的素质问题也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当下,市场中存在的建筑方面的劳动力逐步减少,大学生对体力劳动不感兴趣,建筑工程领域的劳动力大都是农民工。而农民工对建筑施工的一些专业的技术不懂,因此,在施工中,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并且农民工大部分只关注自己的工作,对施工的质量方面的问题不关心,因此,建筑物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1提高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执行水平

结合建筑工程基本特点,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方案,明确监督管理基本责任,细化责任追究,推动监督管理落到实处,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基本质量。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相关施工企业应当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对相关工作从严从实进行推动、指导,确保监督管理在施工的各个层面铺开。实际负责监督与管理的部门,严格履行监督与管理职责,认真记录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责任部门及施工人员,确保后续整改的跟进。对于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要求的施工企业、个人,按照行业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突出执法力度与深化工程监督管理的结合,切实营造一个良好的监督管理环境氛围。

3.2人员因素的控制措施

人是活动的独立个体,在建筑工程中.管理难度较大。经过多年的建筑实践对人的管理从思想教育、技术水平、责任意识、约束制度方面着手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有效解决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首先,施工单位应注重员工的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思想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尤其应注重领导层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环节。另外,对于施工管理人员应保证其具备相关的资质,满足施工岗位的具体要求。其次,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施工水平,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施工技术水平。同时做好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培训,保证其熟悉工程涉及的各项施工工艺,并取得相关资质才能持证上岗。技术人员在项目施工中起着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作为工程技术人员除了掌握具体的施工操作流程,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重视项目不同阶段的技术交底。再次,提高员工对工程质量重要性认识,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尤其对严重违规的行为应进行严厉的惩罚,以此保证各项责任制度有效的落实。最后,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应引入竞争机制,从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等方面着手制定详细的评判标准,奖励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以此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索质。

3.3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的敲定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待方案审完后,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才能执行。同时还要对技术方面的进行准确控制,包括熟悉和审查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工程重难点部位施工技术、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在工程施工中要建立严明的交接班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相应标准对部分项目及单位工程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当该工程竣工以后,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

3.4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第一保证施工现场良好的照明条件;保持施工现场道路的畅通性,为施工材料、设备运输创造条件,避免对工期造成不良影响;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要求,合理配置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设置排水系统,对于各类施工材料,需分类存放;对施工现场交通、水电、消防等合理分区,并将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开,做好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需对承包单位的施工内容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施工现场施工过程能够标准化、秩序化地进行,确保文明施工。第二在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管理过程中,还应该优化施工单位管理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施工质量检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提升施工质量。第三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首先需对施工环境特征进行现场勘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做好防护工作,才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升施工质量。

结语

现如今,人们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资金等,对此,需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管控措施,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世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证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21.

[2]丛锐.A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3]赵予.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价值工程,2020,34(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