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联合饮食调护在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2

情绪管理联合饮食调护在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探讨

邹芳 ,王婷 ,宋晓菲 ,李帆 ,赵海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东城  100000

【摘要】目的:情绪管理联合饮食调护在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患者7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与情绪管理联合饮食调护的观察组(37例),观察患者情绪、骨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骨密度高,P<0.05。结论:给予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患者情绪管理联合饮食调护,能减轻不良情绪,提升骨密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情绪管理;饮食调护;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

骨质疏松为代谢性骨病变,其主要患病人群为老年人,而且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腰背痛、身长缩短等症状,同时会加大骨折发生率[1]。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患者情况较为特殊,其年龄较大,认知功能相对低下,无法对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有正确的认知,而且其本身骨质量差,进而加大治疗难度,因此,必须在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2]。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患者74例,观察情绪管理联合饮食调护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选取我院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61至78(70.25±2.48)岁,上肢骨折15例,下肢骨折22例,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61至79(71.72±2.75)岁,上肢骨折16例,下肢骨折21例。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能进行正常的交流;认知正常。

排除标准:长时间激素类药物治疗;言语沟通障碍;肝肾严重脏器功能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积极开导患者,纠正其心理失衡情况,介绍骨质疏松知识,详细观察病情变化,每天进行合理的运动,合理用药,掌握其给药途径,观察用药情况等。

观察组:①情绪管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评估,面对患者时需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为其提供足够的亲情及关爱,减少患者对其的排斥感,并且拉近护患距离。创建安静、舒适的环境,维持患者尊严及隐私,积极解答其提出的问题,聆听患者倾诉,使其不是情绪得以缓解。交流期间对患者进行反复、细致的说明,如果其存在情绪低落、失望悲观等情况,需要肯定其美好往事,有效改善其不良心境。家属探视患者,营造良好的亲情关系,满足其需求,使其孤独感等得以减轻。②饮食调护:合理制定饮食方案,并且增加钙的摄入,一般每天在1000至2000mg。患者忌烟酒,尽可能少食发酵食物,进食奶等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每天60至80g,保持食物中钙磷比例在2:1以上。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如锌、铜等,进食葡萄干、山药等食物,减少磷、铅等微量元素。增加维生素D及C的摄入。

1.3观察指标

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骨密度。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情绪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情绪对比(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4)

65.38±2.36

49.62±2.19

62.43±2.30

47.32±2.34

观察组(n=34)

65.53±2.23

45.85±1.47

62.81±2.29

43.10±1.29

t

0.2693

8.3343

0.6826

9.2089

P

0.7885

0.0000

0.4972

0.0000

2.2骨密度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骨密度对比(g/cm2

组别

上肢

下肢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4)

0.67±0.11

0.69±0.13

0.62±0.14

0.64±0.09

观察组(n=34)

0.68±0.23

0.75±0.10

0.61±0.21

0.69±0.10

t

0.2287

2.1331

0.2310

2.1670

P

0.8198

0.0366

0.8180

0.0338

3讨论

骨质疏松临床发生率较高,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生后容易出现骨微结构破坏、骨折等的情况,而且会导致骨量进一步减少,也会出现骨骼脆性加大的情况[3]。近年来,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进而该病发生率不断上升,也造成骨折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四肢骨折[4]。患者发病较为突然,常存在情绪不佳的情况,而且疾病恢复与饮食也有着密切联系,需重视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骨密度高,P<0.05。情绪管理能较好的缓解、调试患者情绪,其实施过程中主要应用心理科学的方法,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5]。将其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中,积极进行心理及心态的疏导,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其乐观的面对疾病,对病情的整体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老年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功能衰退,因此不仅要积极进行情绪管理,还需要加强饮食指导,促进其抵抗力的提升,积极对抗疾病。饮食调护中,合理摄入蛋白质对疾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骨折的发生。同时患者多摄入钙含量较高的食物,增加钙摄取,有利于疾病症状的改善。同时积极摄取维生素D,不仅能促进钙利用吸收,而且能较好的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性,减轻患者关节疼痛,骨疼痛等症状。因此,以上方式联合应用能取得更加的效果。

所以,情绪管理联合饮食调护用于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患者中,能减轻不良情绪,提升骨密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明芳,王莎.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1,45(4):664-665.

[2]蒋希梅.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1):3813-3814.

[3]陈娜娜,刘媛媛,朱红燕,等.基于患者需求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3):471-472.

[4]王晓平,邹红.延续性护理管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3):390-393.

[5]杨芳,段蔚琨,席莹.心理干预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9):1489-1490.

作者简介:邹芳,女,1995年1月生,汉族,辽宁省营口市人,本科学历,职称:护士,研究方向:骨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