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酶底物法应用于污泥粪大肠菌群的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固定酶底物法应用于污泥粪大肠菌群的检测

李洪

东莞市东江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污泥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有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这两种方法均是根据总大肠菌群具有的生物特性,经过初发酵、平板分离、革兰氏染色镜检、复发酵的过程检测污泥中粪大肠菌群的数量。传统方法检测前须准备大量培养基,检测耗时长,有诸多缺点。现希望通过将固定酶底物法应用于污泥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缩短检测时间,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率。

关键词:污泥粪大肠菌群  滤膜法  固定酶底物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总量逐年提高,从而导致产生的大量的污泥[1]。粪大肠菌群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2]。粪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样品中有否粪便污染。粪大肠菌群数量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CJ/T221-200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中城市污泥粪大肠菌群的检验采用滤膜法测得[3]。该方法使用新滤膜前需对滤膜进行鉴定,同时对滤膜上形成的不典型或疑难的菌落须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另一部分接种于EC培养基看是否产气。由此可见,滤膜法检测污泥粪大肠菌群非常繁琐,需要较长的时间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随着酶底物技术的发展,固定底物酶底物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粪)大肠菌群,是GB/T5750.12-2006的国标方法[4]。污泥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同样是通过无菌水逐级稀释检测。因此,希望通过运用固定底物酶底物法检测污泥粪大肠菌群,以便更快捷的方式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培养基:M-TEC培养基、EC培养基、酶底物试剂(含97孔定量盘)

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显微镜、程控定量封口机、干热灭菌箱、振荡器、滤膜过滤装置

其他:75mm平皿、接种环、革兰氏染色试剂盒、移液枪、试管、无菌瓶、无菌水、滤膜(孔径为0.45μm)、1L烧杯、火焰枪

1.2样品采集和制备

1.2.1取样方法

采用多点取样混合,样品质量不小于1kg。

1.2.2样品制备

用消毒过的小刀或者不锈钢药勺从样品中多点取样,研磨粉碎后,称取约1g样品,精确至0.0001g,备用。

1.3实验方法

1.3.1 CJ/T221-200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中滤膜法

1.3.1.1滤膜灭菌

将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煮沸灭菌3次,每次15min。前两次煮沸后换水洗涤2次以去除膜内残留溶剂。

1.3.1.2过滤

将样品倒入灭菌试管中,按1:10的倍数稀释,然后进行抽滤。用无菌镊子夹取滤膜放置于不锈钢滤头上,于滤杯内先加入约10ml无菌水,然后取1ml稀释好的待测样品,混合后抽滤。抽滤后再用少量无菌水冲洗滤杯内壁。抽完水样后继续抽气约5-10s,停止抽气,取下滤杯。用无菌镊子夹取滤膜边缘,置于M-TEC培养基上,滤膜截留菌面朝上,滤膜与培养基之间应无气泡,将平皿倒置,置于44.5℃恒温箱内培养24h。

1.3.1.3观察结果及验证

在M-TEC培养基上,粪大肠菌群菌落呈黄色。计数此类菌落数目。根据过滤水样量及滤膜上菌落数,乘上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污泥中粪大肠菌群数。对于不典型或难以辨认的菌落,应取一部分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另一部分接种于EC培养基中,经44.5℃培养24h后观察是否产气。产气则为有粪大肠菌群。

1.3.2 固定酶底物法

1.3.2.1  制样铺板

将样品倒入灭菌试管中,按1:10的倍数稀释。取1ml样品加入预装灭菌的100ml无菌瓶内,加入一支酶底物试剂,摇匀溶解后,倒入97孔板中,用定量封口机封口。将封好口的97孔板放置于44.5℃,培养24h。

1.3.2.2观察结果

观察97孔板中颜色的变化,颜色比97孔阳性比色盘相同或者颜色更深则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计算大孔和小孔的阳性孔数,查对应的MPN表得到查表数,乘回相应的稀释倍数得到定量的检测结果。如果结果不容易判断,可以继续培养4h。

1.4 微生物检测结果为偏态分布,按统计分析要求,其检测结果应以10为底的对数转换后进行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精密度实验

某污水厂污泥样品分别用滤膜法和固定酶底物法进行6次重复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精密度实验结果

平行样

滤膜法(个/g)

酶底物法(MPN/g)

1

24000

37300

2

44000

33500

3

29000

25900

4

15000

40800

5

22000

34500

6

27000

46700

平均值(x )

26833.33

38083.33

标准偏差(S)

0.15

0.09

相对标准偏差(RDS%)

3.48

1.91

注:标准偏差(S)和相对标准偏差(RDS%)为原始数据以10为底数的对数转换后所得。

由上表可见,固定酶底物法测得结果的精密度要优于滤膜法。固定酶底物法结果是由查表得出,是以最大可能数来表示的,它是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表中相同样品,用不同方法得出结果差异较大,是因为酶底物法灵敏度更高,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活性低的细菌同样能够被培养。同时,固定酶底物法测得结果不需要再验证,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无环境要求限制,只需要相对干净的环境即可开展实验,无需在洁净室内操作。

2.2结果一致性实验

2.2.1选取同一个污泥样品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30次后统计分析,比对两种方法测得的粪大肠菌群结果(见表2)。

表2  实际样品滤膜法和酶底物法比对结果

检测样品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个/g或MPN/g)

均值

x

个/g或MPN/g

方法结果偏差η%

测定次数n

标准偏差S

统计量

F

t检验法t

污泥

滤膜法

27000

26000

33000

39000

22000

32733

9.9

30

7343.5

1.490

1.970

33000

32000

33000

40000

40000

32000

22000

40000

26000

27000

26000

33000

38000

27000

49000

42000

27000

33000

22000

33000

27000

43000

26000

39000

45000

酶底物法

33600

33600

40400

27500

33600

36147

30

6009.7

36400

45200

33000

38800

27200

45700

33100

33600

26900

26500

31700

34500

39300

45000

39300

31300

37300

45000

38900

39300

39300

34100

27200

47100

40000

如表2所示,滤膜法和酶底物法30次检验结果统计,统计量F为1.34,小于1.86;t检验法t为1.980,小于2.002。因此,两种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2质控样分析

分别用滤膜法和固定酶底物法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同时做平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有证标准物质检测结果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CFUMPN/100mL

平均值        (CFUMPN/100mL

可接受范围

(CFU或MPN/100mL)

平行样1

平行样2

滤膜法

204

178

191

18-659

酶底物法

254

282

268

20-768

如上表所示,滤膜法和固定酶底物法检测有证标准物质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两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准确性。

3结论

经过实验表明,滤膜法和酶底物法检测污泥中粪大肠菌群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酶底物法精密度优于滤膜法,有更好的重现性。而且实验方法简便,不需要平板分离和染色镜检的过程,缩短了实验的时间,简便易于操作。因此,可以用固定酶底物法替代滤膜法检测污泥中粪大肠菌群。

参考文献

[1]卢彦丞.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1.

[2]应立春.污泥中粪大肠菌群菌值检测方法的改进[J].广州化工,2014,4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T221-200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S].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S].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