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比较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李博涛

鸡西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分析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内科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内科组,采用胃镜治疗的患者定义为胃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胃镜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内科组,胃镜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内科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增强了止血效果,降低了输血量和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

关键词:胃镜治疗;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有上腹痛、呕血和黑便等,且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发病慢、病程长、治疗困难以及复发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研究显示,胃出血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周围组织出现慢性溃疡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主要原因,进而引发消化道出血。目前临床上采用内科治疗和胃镜治疗两种方式来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在本次研究中,将胃镜治疗和内科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探讨,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本次观察,病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6月-2022年6,所有患者通过诊断都符消化性溃疡出血诊断标准,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内科组和胃镜组,每组33例,胃镜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24~58岁,平均(41.87±3.53)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0例,胃溃疡出血12例,复合性溃疡出血11例。内科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5~59岁,平均(42.12±3.42)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1例,胃溃疡出血10例,复合性溃疡出血1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内科组患者接受内科治疗方法,首先要对患者溃疡的情况进行确定,然后将患者的呕吐物和血渍及时进行清除,这样可以避免呼吸道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需要在第一时间给氧,期间对患者下肢垫高,以确保重要器官有充足的供血。同时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奥美拉唑,1次/d,40mg/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输血和输液。胃镜组采用胃镜治疗方式,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胃镜的检查,确定溃疡和出血的具体部位、面积以及溃疡程度,使用1:10000的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对出血位置进行反复冲洗,吸除干净患者体内的积血和冲洗液,然后利用胃镜找出出血的位置,并确定出血的速度以及出血的原因,将病灶的等级进行划分,之后使用内镜钳将推送器缓慢的推送到内镜前端,准确的对准病灶的位置,使用金属夹加压处理,将金属夹收紧,并进行断离,箍住病灶和病灶周围的组织,成功对病灶进行止血之后,对止血夹病灶黏膜处的状态进行仔细地观察,结束本次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呕血、黑便以及胃内的症状完全消失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呕血、黑便以及胃内的症状有所改善即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呕血、黑便以及胃内的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即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中所有数据都选择SPSS20.0进行分析,组间的各项结果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通过结果统计比较显示,胃镜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2.09±0.45)d、(2.32±0.23)U、(3.45±0.53)d低于内科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4.13±1.54)d、(3.43±0.35)U、(4.65±0.74)d,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分组

例数

止血时间(d)

输血量(U)

住院时间(d)

内科组

33

4.13±1.54

3.43±0.35

4.65±0.74

胃镜组

33

2.09±0.45

2.32±0.23

3.45±0.53

t

7.3042

15.2253

7.5734

P

0.0000

0.0000

0.0000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内科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是69.7%,胃镜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是93.94%,胃镜组高于内科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内科组

33

12(36.36)

11(33.34)

10(30.30)

23(69.70)

胃镜组

33

21(63.64)

10(30.30)

2(6.06)

31(93.94)

X2

4.9907

P

0.0255

3.讨论

肾上腺素溶液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清洗创面并止血,同时能够有效刺激胃泌素的释放,改善胃粘膜的血流量,而蛋白凝块加速形成,血小板也加速聚集。胃镜下金属钛夹止血通过金属钛夹闭机械力的作用,可以将出血部位血管和周围组织都紧紧夹闭,从而有效阻止血液流动,达到止血的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在本次研究中,胃镜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3.94%,内科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69.7%,胃镜组总有效率高于内科组(P<0.05),由此可见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比较好,并且胃镜组的输血量、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内科组相比较也显著更低(P<0.05),结果提示胃镜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止血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

综上所述,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要优于内科治疗的效果,胃镜治疗可以及时起到止血的目的,降低了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也提高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翟延刚.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7):112-113.

[2]伍羊琴.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6):141-142.

[3]袁晨.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2):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