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大连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马鹤丹, 孙洁

大连海事大学 航运与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6

摘要:“十四五”期间是大连构建海洋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目前大连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但仍存在创新效率不高、创新载体量级不够、科技成果本土转化率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加快海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展高水平海洋创新载体以及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海洋;大连

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期间是大连构建海洋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供给体系,对于实现以强科技撬动强产业强经济,加快大连海洋强市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十三五”大连海洋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

“十三五”时期,大连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从“量的积累”阶段进入局部领域“质的突破”新阶段。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落户高新区,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在大连设立分中心。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取得了新的突破,“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与方法”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应用“风帆技术”研制的全球首艘智能大型油轮 (VLCC) 成功交付。

二、大连海洋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效率不高,海洋科技对大连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尽管海洋科技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持续加强,但制约海洋科技产品升级的“卡脖子”技术仍然尚未破解,这一问题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表现十分突出。如我市海洋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但核心技术却缺失严重,只能以专利许可的方式进行生产。在海上风电领域,尽管“本土化”建设程度高达80%,但高端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仍然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二是海洋创新载体量级不够,海洋科技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大连聚集涉海领域科技创新平台61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4个。但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其他省市相比,大连现有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相对偏少,尤其缺少高层次、顶尖级、战略性的大平台。同时,很多海洋科研创新平台归属于不同部门,海洋科技资源整合度低,管理效用尚未实现最大化。各类园区运营效率较低,在优质项目吸引、创业企业孵化、专业服务配套等方面的质量不高。三是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脱节,导致创新成果难以落地。一方面科研成果在本地的转化率较低。尽管每年产生大批科技成果,但“墙内开花墙外香”,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一些科技成果在研发阶段就被外省市企业盯上。另一方面基础研究多,成果应用少。大连海洋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基础学科领域,在产业化应用方面的研究力量较弱,其承担的项目也主要以国家战略层面为主,涉及企业的横向课题相对较少,纵向项目的科研成果很难在短期内为当地企业提供切实的技术支持。

三、推动大连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海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充分依托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等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发挥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围绕大连海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集中优势力量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争取在深水、绿色、安全等海洋高新技术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先导性技术。强化海洋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加强海洋工程、海上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转化、海洋食品加工、深海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等领域创新,构建完整的技术开发体系,全面提升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创新能力。

(二)发展高水平海洋创新载体

面向海洋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及前沿交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鼓励省级创新平台创建国家级平台。利用辽宁省海洋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落户大连的契机,积极推进海洋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支持海洋科技型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提高各机构自身造血功能。围绕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创新链与产业链, 建设集研发、孵化、生产、融资一体化的专业众创空间及科技企业孵化器, 推动领军企业打造以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为支撑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数字平台。支持涉海企业组建海洋经济团体以及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海洋信息等产业联盟,联盟内部抱团发展、联盟之间协同发展,合力做大海洋产业。

(三)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金”合作模式,深化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加快建设一批海洋产业技术转化中心、推广中心和孵化基地,探索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海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加快完善转移转化支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大连海洋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资源优势与创新引擎作用,加大对在连高校院所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推动更多海洋科研成果在本地落地转化。强化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依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最迫切需求,精准制定个性化支持措施,引导企业吸纳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

四、结论

大连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从集中优势力量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强化海洋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建设国家级、省级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载体,深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落地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大连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建设海洋强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铭,李靖宇.关于大连创建中国北方国际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推进构想[J].决策咨询,2021(06):79-82+86.

[2]李博,郭宇剑,庞淑予,崔宝元.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与障碍度分析[J].海洋经济,2021,11(06):40-49.

[3]乔翔,赵万里,赵前程.大连加快转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路径探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672-679.

[4]刘畅,盖美,王秀琪,韦文杰.大连市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2):4-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L20BJY047)

作者简介:马鹤丹(1977-),女,博士,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与企业组织、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