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盘锦地区发展原因试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清代盘锦地区发展原因试探

张儒婷,王雁

(辽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031)

【摘要】作为退海冲积平原的盘锦地区,在辽河河口的地理优势下,随着辽河航运的发展,境内经济和商业等方面在清代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人口增长,并于清末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但在清朝中后期,由于辽河河口西移、列强的侵扰、周边港口的兴起和铁路运输的发展以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遭到破坏,并逐渐走向衰落。

【关键词】清代 盘锦地区 发展原因

一、盘锦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

盘锦地区为退海冲积平原,最初的地理环境,沼泽连片、芦苇遍布。在古代,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的限制,人类对改造这种自然环境还缺乏相应的手段和能力,因此,古代盘锦地区的文明发展,仅能从一些高岗地区,例如坨子地等窥得一斑,且发展相对于其它地区较为缓慢。加之地势平缓无山、土地肥力贫瘠、缺乏自然生长的树木,因此无论从军事角度还是从农业发展角度来说,其重要性和可耕作性都要大幅减弱。

战国时代,盘锦地区属燕国辽东郡。秦灭燕后属秦之辽东郡,西汉时期辽东郡下辖18个县中的房县,治所即设于今盘锦境内。但由于当时辽东地区尚属游牧民族聚居迁徙之地,因此,东汉安帝年间,盘锦地区改隶新设的辽东属国,为乌桓和鲜卑等少数民族生息之地。魏晋时期,因史册不见有关房县的记载,推测当已撤县。从区域划归上来看,晋时当属安市县,隋时当属辽西郡怀远镇,唐初属辽州西南,后属怀远县,辽代属东京道显州山东县,金代属广宁府望平县,元代属广宁府路望平县。

受到边疆管理需求的大环境影响,明代在辽东地区设置卫所,实行军事管理,辽东地区成为九个边防重镇之一,盘锦地区因此成为边防卫戍之地,境内分布有各类边防设施,且被纳入辽东驿递体系,参与国家的通信、寄递和交通活动。境内边墙全长59公里,共计有3座边堡,即镇武堡、西平堡和西宁堡,其下领有墩台37座。腹里地区还设有铁场堡和西安堡,从位置上来说,皆为海防城堡。境内的三岔河为辽河、太子河与浑河汇流处,河东有辽阳城,河西有广宁城,交通地理和军事地理位置重要,一直被明朝视为辽东全镇之要害,于河流东西两岸各筑一座关城,称三岔关,为明代辽东边墙沿线13座关城之一,形成了独特的过河关城防御格局。

二、清代盘锦的发展情况

1、行政建置

自西汉房县之后,盘锦地区再无独立建置。在清代,区划归属又与现代不同,并且变动频繁,前期分属广宁和海城,后期分属广宁、海城和新民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于盘蛇驿牧厂放垦和农业人口的增加,为了方便管理,清政府拨广宁东南部、锦县东部和新民西南部部分地区,设立盘山厅,隶属锦州府,治所在双台子,盘锦地区才再度出现独立的行政建置。但直到清朝灭亡,现今盘锦辖境东南的田庄台和西南的二界沟等地区仍然隶属海城县。

2、航运发展

清朝前中期盘锦地区的发展,集中于境内的辽河及其沿线,随着东北地区移民的增多和土地的开垦,东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通过辽河航运与内地进行经济交流变得越发频繁。咸丰九年(1859),清廷谕令察看没沟营和田庄台商船来往情况,计划收税并让其辅助运粮,一定程度上说明,至少在此之前,辽河商运已经较为发达,田庄台亦有一定的发展,有可能承担相应的任务。此外,由于从辽河入海口以船运送物质至天津需走一段海路,因此亦可知,没沟营和田庄台的港口具有连接河海运输之能。到了清朝中晚期,辽河税额已经成为奉天兵饷的重要来源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俄国官员禁阻辽河航运,导致兵饷数额受损,就有官员向政府陈明情况,请求解决。辽河分流以后,双台子河航道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彻底畅通,双台子顺势依靠航运发展成为商埠,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清末时,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铁路运输的发展,大连、营口和安东等港口的开放及战争的毁坏,盘锦境内的航运发展渐趋没落。从辽河河运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比较,盘锦境内的河运直到清朝末年,甚至于民国时期,都是相对繁荣的,虽然大趋势是逐步萧条,但速度较为迟缓。

3、经济发展

除了航运,盘锦地区的商业在清代亦有发展,这点主要集中在田庄台。清朝的前中期,田庄台作为河口码头,连接东北地区内地河运和对外海运,是当时东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物产连通外界的重要中转站和集散地,南方各地运来的粮食器物也由此进入东北地区,再分销至腹地。虽然清末时不再是河口码头,地位有所下降,但作为沿河码头和辽河主航道航运行经之处,依然拥有商品集散地的地位,只是辐射范围较之前大为缩减,主要针对辽西腹地,直至清末逐步被新兴的沟营铁路瓜分。除了田庄台,当时盘锦境内相继设立的沿河商埠,也渐次发展起来。至迟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已在下口子设立了河防税捐局支局,总局在田庄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地商业贸易发展的繁盛情况。光绪三十三年(1907),奉天省商务总会于田庄台设立分会。

除了河运以外,农业方面,盘蛇驿牧厂于同治四年(1865)开始丈放,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时,有57.4万余亩的土地被开垦。渔业捕捞方面,盘锦的外海与内河捕捞活动发展都较为迅速。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创立“奉天渔业总局”,田庄台、三岔河、枣木沟、老网铺、耿家屯、南大岗和大井属于海营分局管理,鸳鸯沟、坨子里和万金滩属于锦州分局管理。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于陆地创设“渔业销售场”,二界沟捕捞在甲等专办管理之下,双台子和枣木沟(二界沟南三里)捕捞属于乙等代办。盘锦地区的人们还充分利用了土地碱性高、芦苇茂盛的自然条件,推动盐碱业和苇编业的发展。马帐房、常家屯、田庄台和二界沟都是当时较为知名的产盐地区,熬碱制卤成为盘锦地区的物产之二,且产量较高,行销东北各地。此外,因盛产芦苇,编制苇席成为盘锦居民的主要手工副业,成品也被销往各处。

三、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清代的盘锦转变了明代边防重镇组成部分的地位,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航运业在地区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自然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航运业逐渐走向衰落,地区发展也因战乱等因素遭到破坏和阻碍,总结其中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地理定位的影响。

明代的辽东地区,是明朝边防体系的组成部分,承担着防御和沟通东部蒙古与女真的重任。护卫边疆的区域定位,决定了盘锦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以政治和军事作用为出发点。但清朝发端于东北,东北地区作为其龙兴之地,受到清政府的大力保护,盘锦地区位于东北南部沿海,在前期不再承担防御职能,直至后期外来势力逐渐渗透并侵占清廷在沿海地区的利益,甚至将战火波及到辽南沿海地区,盘锦的军事地位与职能才再度发展。此外,封禁政策和农牧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促成了盘锦地区前期的发展更加依赖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也更多地体现出自发性和自然性,相对而言缺少规划和政策的影响。

2、自然因素的影响。

盘锦所在地区为辽河下游的冲击平原,素有“辽泽”之称,多潮沟水系,地势低洼易积水,雨雪天气时道路泥泞难行,陆路交通受天气条件影响明显,并且这一点在清代很难得到彻底解决,辽河航运就成为沟通区域内外交通和运输的重要手段,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较它处更为凸显。这种情况直至清末才略微得到改变,但辽河水运对于盘锦而言依然非常重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辽河入海口本身就因自然地理因素不断向西移动,因此辽河航道的河口码头位置也随之不断变迁,由牛庄至田庄台,再至没沟营(即营口)。盘锦境内的田庄台作为辽河河口码头的繁荣时期,主要集中于雍正(1723-1735)至道光(1821-1850)年间,但河口的变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没沟营码头和田庄台码头处于一个过渡交替的阶段,而并非骤兴骤衰的发展过程,田庄台码头因此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是辽河航运的重要码头之一。道光末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辽河航道上的船只有三条航路可供选择,但三条航路自三岔河分流,因此无论选择哪一条,三岔河经田庄台至没沟营段都是统一的。自咸丰十一年(1861)起的近百年间,辽河经历了从独流到分流再到独流的变化过程,双台子河及其码头因此逐渐发展起来,分担了辐射区域内的货物运输量。此外,尽管盘锦地区作为退海之地,土地盐碱较重,不易于农作物生长,农业发展受到制约,但也因为这样的自然环境,促使熬盐制卤和芦苇编织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盘锦所在的辽河口海域,冬季有长达4个月左右的封冻期,本就受到季节的限制。辽河河口又因自然发展的原因西移至营口,导致田庄台失去了河口码头的地位,不仅影响了行经货船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省际间货物集散、甚至于省内货物集散的商业优势也一并被迫转移。此外,河口区域为退海之地,并由辽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堆积而成,清末时,辽河的淤积问题日益严重,原有航道缩减。尽管盘锦境内一段因属感潮河段,运输持续的时间最长,但上游淤积难治,航运不畅,自然会导致整个河段的运量逐步缩减,并影响河口的货运能力。光绪三十四年(1908),盛京地方政府曾聘请英国工程师秀思到辽河沿岸考察,规划疏浚之策,并经审议过后,筹资于宣统元年(1909)筑堤解决淤塞问题,但堤坝于宣统三年(1911)被大水冲毁;挖掘泥沙以求疏通,但辽河水中含沙泥太多,并不奏效。至此,疏浚辽河以求重振河运的计划被迫搁浅。上述种种原因,都成为清朝末年制约辽河航运发展、削弱盘锦地区航运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3、开港与铁路建设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清政府于《天津条约》中划定牛庄为即将开辟的通商口岸,为加强天津和奉天等地的海防,咸丰九年(1859)拟定添设田庄台炮台,随后,清政府数次谕令田庄台协防外船、冬季撤防和开河驻防等事宜,足见对此处防务的重视。由于之后清政府与列强被迫履行《天津条约》换约事宜并再签《北京条约》,牛庄通商一事再无转圜,且清政府让步更大,田庄台炮台预设的防御外舰之功用没有得到发挥,并自此遭到废弃。尽管如此,列强对辽南沿海的威胁和侵占自此已现端倪,盘锦地区也暴露在列强的军事和经济威胁之下。

尽管如此,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战争爆发之前,辽河仍为东北地区水运的重要路线,直至大连和安东(今丹东)开港,导致水路运输的货物量被两港逐步瓜分,贸易大势逐渐趋重于大连。京奉铁路(今京沈铁路)及支线和南满铁路陆续建成并通车,直通大连港口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沿线各地货物运输的时间,且随后侵占东北地区的沙俄和日本都重视铁路及其沿线的开发和建设,因此陆运量增加,而辽河运输随之减少,这些因素都加速了盘锦地区水运的衰落。

4战争的影响。

清末,随着列强的入侵,盘锦作为沿海地区,在反复爆发的军事争夺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波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虽然盘锦地区的航运情况因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下降,但田庄台未经战火,发展环境依旧平稳。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甲午战争辽南地区的最后一次陆战于田庄台爆发,清军在日军炮火之下步步后退,日军突入田庄台市区,焚毁房屋及船只,致使原本两万余人的古镇成为焦土。

甲午战后,辽东各地逐渐被沙俄势力侵占,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为争夺在东北的利益,爆发日俄战争。尽管当时清政府划定的主战场在西起盖州海岸、东到安东(今丹东)的区域,但实际上,整个辽宁地区都成为日俄双方争夺的目标。盘锦地区在此次战争中几乎未被战火波及,但俄军频繁放哨设卡或驻留此地,强买物资、掠夺民产、禁止百姓白日用旗和夜间用灯以防与日军通信等行为,仍然对民众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日军又控制河口下游,如法炮制,劫掠米面火油等物资为军需,不准装运至上游,大量征集商船为己所用。导致外埠船只难进河口,内河船只无法出口,民间商船不堪盘剥或被其征用而减少,辽河航运往来帆船之数减少十之八九,严重影响了辽河此段的航运与河防捐税局的税收。

总的来看,清代盘锦地区在辽河航运发展的带动之下,航运经济和工商业较前代都有明显发展,人口的聚集也促进了行政建置的产生,但受到自然因素和世界局势及国家政策的多方面影响,在后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项目信息: 本文为辽宁社会科学院2022年一般课题“明清以来辽宁地区的海港、海运等海洋史相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张儒婷(1982.1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历史学硕士,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辽金史及东北地方史。

王雁(1987.09-),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历史学硕士,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