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模式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模式的作用

吴艳丽

清镇市中医医院    贵州清镇  551400

[摘  要]  目的 探寻急诊护理路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能。方法 择选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急诊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原则为随机,分别施于常规护理(对照组,n=23)、急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n=23),统计并对比组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急诊分诊耗时与救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期间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可提升救治效能,节省救治时间,建议临床普及。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抢救;急诊护理路径

前言

急性脑梗死是急诊所收治患者的一大类别,临床患病率较高,急性脑梗死是由于机体脑部血供异常引发部分脑组织损伤坏死致使发病,且疾病短时间内可迅速发展,具有突发性,因而患者恐慌心理严重[1]。同时,急性脑梗死在中老年人中常见,该患病群体中部分病例患多种疾病,救治难度较大,对其家庭乃至社会而言均是沉重的负担。急诊急性脑梗死救治的核心在于治疗时机的把握,是提升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将疾病对患者的伤害减小到最低。文章围绕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急诊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原则为随机,且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协议,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可比(P>0.05)。

对照组:23例,男女比例3:1,年龄范围35-75岁,均值(55.26±1.25)岁;

观察组:23例,男女比例3:1,年龄范围36-75岁,均值(55.84±1.17)岁。

纳入标准:明确急性脑梗死诊断者。

排除标准:兼患其他靶器官病变者;临床资料完整性不足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立即开展救治,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连接相关仪器,监测体征变化,遵医嘱落实对症急诊处理。室颤患者立即予以除颤。同时,从饮食、生活、用药等方面强加照护。

观察组予以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详情如下:

(1)组建团队。选择急诊科内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的护理人员组成专门的急诊护理小组,选派年资最高者为组长,负责组内指导、协调;组内定期对急诊六大病种的抢救相关理论、技能进行培训,并模拟病例进行考核。也考察组内成员的综合能力,以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工作。

(2)建立急诊护理流程。第一,初步评估患者的病情,指导早期检查,依照检查结果,再次评估患者体征、意识、语言、面瘫程度、肢体功能后,送至抢救室,建立绿色通道,率先救治,随后协助患者家属挂号,整理患者信息送至专科医生处,积极配合医生展开救治;第二,创建疾病应急方案,确保时间的统筹应用,诊疗时辅助患者保持合理的体位,抬高床头,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液标本,行常规实验室检查,明确相关指标数值,判定患者血氧、心电指数、血压等数值;第三,评估影像学检查结果,了解既往病史,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溶栓介入治疗禁忌症;第四,明确病情与溶栓指征后,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氧、呼吸、血压等体征,强化用药,完成溶栓后,将患者转送至病房。

1.3观察指标

  统计组间分诊、救治用时长短,并总结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其中(±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统计学差异成立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急诊分诊耗时与救治用时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急诊分诊耗时与救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急诊分诊耗时与救治用时比较[±s/min]

组别

急诊分诊耗时

救治用时

观察组(n=23)

0.68±0.21

3.25±0.28

对照组(n=23)

2.05±0.52

5.20±0.74

t值

11.716

11.820

P值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

见表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n/%]

组别

抢救成功

抢救失败

观察组(n=23)

22(95.65)

1(4.35)

对照组(n=23)

17(73.91)

6(26.09)

χ2

4.212

P值

0.040

3讨论

  急性脑梗死不仅致死率高、致残率高,临床患病率也高,且主要进犯体质衰减的老年人,是临床急诊科的六大病种之一。由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忙于生计,需要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加之不洁的饮食结构,致使该病近几年的发病率直线上涨。急性脑梗死大多突然发病,且症状显著,延误最佳救治时机会增加治疗难度,同时对患者生命的危害也会越大[2]。该病治疗后依然存在较大的致残风险,导致患者难以回到发病前的正常生活。因此,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与护理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持续性提升临床救治效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临床工作人员责无旁贷。结合临床实践

[3],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对急性脑梗死的救治具有显著的优势,可节约一切不必要的环节,节省一切可节省的时间,争分夺秒展开救治,尽全力降低疾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将其应用于急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中,前景广阔[4]。结合文章研究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耗时与救治用时更短,且抢救成功率更高。可知,急诊护理路径以临床护理路径为基础,对急诊急症救治的需求进行整合,制定全新的护理流程,致力于节省每一个救治环节的时间,保证各项救治措施的及时性,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高质量的救治操作,严把最佳治疗时机,消除患者的生命危机。

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施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救治时间,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婵.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7):216-219.

[2]刘茵,韩雪迎,梅丽.分级分区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5):703-704.

[3]武若楠.专职化层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效率及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03):346-347.

[4]王妍.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