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深部资源远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矿区深部资源远景分析

毕,雷

山西中条山集团胡家峪矿业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3700

摘要:通过214地质队勘探图纸结合桐木沟325中段及以上探采实际工作,对延伸矿体进行深部推断。

关键词:地质分析;定位规律;勘探对比;深部预测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胡家峪矿区地层属前寒武纪地层,自下向上可分为:

余元下组(ZH3):在胡家峪、马蹄沟、尖山、前岭、转山一带分布甚广。延长近50km,厚度变化大,20~1000m。岩性变化剧烈,主要为大理岩、石英岩。

篦子沟组(ZH4):分布于下玉坡、篦子沟一带。北东延伸至刘庄冶、小胡家峪,南西延伸至桐木沟、老宝滩、小东沟、马蹄沟、牛家沟。岩性主要为钙质云母片岩、石榴云母片岩、黑色片岩、硅化大理岩、黑云石英白云石大理岩、钠长浅粒岩。本层厚度500~950m。桐木沟铜矿床赋存于本层与其上部片岩接触部位。

余家山组(ZH5):分布于黑荫里、余家山、西峰山、店头、温峪一带。本层厚度370~2000m。岩性主要为厚层大理岩、钙质云母片岩、黑云石英白云石大理岩、黑色片岩,该层底部黄铜矿化明显。

1.2构造

⑴褶皱

桐木矿区位于胡家峪大背斜东翼为一小型同斜背斜层轴部为石英岩中部的黑云母大理岩构成,轴向北北东—南南西。南部倾没于7勘探线、北部倾没于14勘探线,两翼均倾向南东,倾角30°~70°,东翼较西翼平缓。东翼走向为北30°~45°东,倾向南东,倾角20°~50°,4、5勘探线附近黑色片岩由于背斜外倾转折构成产状平缓。缓铺于石英岩上,局部倾角2°~7°,薄层大理岩在此地段多褶皱。

西翼走向为10°~40°,倾向南东,倾角30°~70°,东翼较西翼平缓。位6勘探线509孔南山尖端残留有轴向矿体底盘的黑色片岩作帽形覆于石英岩的黑云母大理岩上。

⑵断层

本区同斜背斜构造在成矿前与区域褶皱运动同时形成,受成矿后构造力的影响柔性较大。篦子沟片岩层的黑色片岩波及较大,局部造成14勘探线以北矿体上下盘薄层大理岩、黑云母大理岩、黑色片岩的层间滑动,形成小型的破碎带。除此,一般断层不发育,本区尚未发现比较大的断层。

⑶节理

本区坚硬的岩石节理较为发育,以剪切节理为主,柔性的次之。

①黑云母大理岩的节理

位于中部之节理主要与次要的倾向分为北西、北东、南东、南西四组,主要为北西至北东,南东两组最为发育,有含铜石英脉侵入,倾角一般在35°~80°局部小型搓裂。

②石英岩、薄层大理岩、黑色片岩节理

一般节理以北东、北西的两组剪切节理较为发育。位于轴部的节理较陡近乎直立,倾角一般在45°~90°,不发育的节理一般倾角较缓。

2桐木沟矿区矿床及矿体地质特征

2.1矿床地质特征

桐木沟铜矿床位于胡家峪——上玉坡倒转背斜的南东翼的次级褶皱倒转翼,赋矿地层为中条群篦子沟组,矿体赋存于篦子沟组中部,含矿岩性主要为黑云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其次为黑色片岩,矿床工业类型为变质岩层状铜矿。

2.2矿体特征

桐木沟铜矿床分别由诸多规模不等的平行或雁行排列的透镜状矿体组成,全区共探明矿体93条,主要为2号、3号。2号采掘结束,3号矿体储量占全区的78%。

3号矿体分布于6~19勘探线,矿体赋存于黑云石英白云石大理岩中,矿体顶、底盘围岩为黑云母大理岩,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向北东侧伏,侧伏角45°~50°。矿体产状在11~12勘探线以南,倾向98°~110°,倾角45°;(11~12)线~16勘探线间倾向为120°,倾角40°~45°;16勘探线以北倾向95°~100°,倾角40°~50°。矿体最大厚度24.22m,最薄0.81m,平均厚度8.51m,平均品位0.97%。

3矿区探采

3.1矿体特征

3号矿体在325中段主要分布于17-19线附近。含矿层位为篦子沟组,顶、底盘围岩为黑色片岩,含矿岩石为硅化、钠化大理岩及部分黑色片岩。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次为脉状、团块状。矿体形态简单,呈似层状,厚4~45米,走向长为250米,走向为近似SN向,倾角45°~55°,矿体由南向北侧伏。与365中段基本保持一致。

3.2 325中段矿体资料与214地质队矿体资料

①365中段地质平面图

②325中段地质平面图

③325中段矿体对比平面图

④桐木沟矿区405-245中段纵投影图

2328461881492435779562.wmf   2209104871492435779578.wmf6909136751492435779562.wmf3215999741492435779562.wmf

说明:

原先以100X100m网度进行勘探,从地表勘探至水平面200米,钻孔位置偏斜较大,至              325米中段矿体控制不准确,加上生探对比得出:

17线

18线

地勘矿体厚度m

生探矿体厚度m

地勘矿体厚度m

生探矿体厚度m

365中段

37

13

36

15

325中段

33

50

45

32

325中段矿体生探沿走向长257米,地勘沿走向长183米。

325中段矿体较365中段在25-29穿内变厚。

325中段矿体较地勘矿体向南部延伸(地勘16-17线为推断1/2,现为细化)。

地勘19线1901孔为单孔见矿,并与靶点向南偏差,实际位置揭露在325中段为30穿+8米。

1901孔在325中段矿体厚度为岩性1/2推断。

由对比可看出325中段变化情况为:中部矿体变为厚大,矿体向南部延伸局部矿体变薄,北部延伸较弱。其原因有:地址勘探网度大;钻孔深度长,靶点偏差大;局部地段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形变,皱曲增多,出现不规则形态,导致矿体推断不准。

4结论

前面系统的分析了桐木沟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赋存特征,由大到小,逐层递进的阐述了岩性、构造、赋存的变化。以及325中段实际生产勘探与地质勘探的对比,通过分析得出:

倾向、倾角

桐木沟矿体定位的主控矿因素为“黑色片岩-接触带(或断层)-大理岩”组合体,赋存矿体的大理岩和黑色片岩向深部延伸,接触带向大理岩由缓到陡的部位易于成矿。325中段矿体变厚,由于层控性导致该中段倾角较365中段变缓,处于较缓地段,285中段倾角可能出现变陡趋势,实际矿界较倾向矿界向地盘回拢。在245中段或深部再次变缓,呈弯曲延伸,直至背斜轴部,倾角在40-60°间,倾向改变较小。

走向

矿区内整体地质因素没有发生大变化,含矿岩性为黑云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其次为黑色片岩,没有出现其他控矿因素,走向变化不大。生探中325中段矿体延伸方向N部收敛,南部反向延伸(405-325纵投影)。在285中段顺势延伸,因16勘探线未见矿,故在285中段或245中段再次回至原延伸方向。此种情况异常,有可能在245中段逐渐收敛,经过几个中段不再发展,停止延伸。

参考文献:

[1]张翰夫.田艳丽.张晓军.山西胡家峪桐木沟铜矿床深部矿体预测[J].世界地质,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