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鲁庆峰 ,陈金玉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68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采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别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实验组,n=34)及单纯阿帕替尼方式(对照组,n=34)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病症进行治疗,临床近期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阿帕替尼;多西他赛;二线化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with apatinib combined with docetaxel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hey were all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9.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 = 34)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34) treated with apatinib combined with docetaxel (the control group, n = 34).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patinib combined with docetaxel as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Key words] advanced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patinib; docetaxel;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肺癌属于临床领域多发的恶性肿瘤,肺癌病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较高,肺癌病症的发生于吸烟、职业环境、环境污染、电离辐射、肺部慢性感染、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发病后,可见患者咳嗽、咯血、痰中带血、胸部疼痛、气急气促、胸闷气短、声音嘶哑等症状[1]。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癌的一种,病症晚期,大都采用放化疗措施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本研究就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8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采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18:16,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8岁和41岁,均值为(59.19±5.98)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9:15,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9岁和44岁,均值为(59.72±5.75)岁。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帕替尼进行化疗干预,阿帕替尼(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04;规格:0.375g),药品推荐使用剂量为850毫克,服用方式应为口服,在餐后半小时服用,治疗方式应为连续服用,待患者疾病进展或者患者机体不耐受的情况下可停止药物应用。实验组联合多西他赛方式进行化疗干预,多西他赛(生产企业: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068),给药方式应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采用5%的葡萄糖溶液或者0.9%的氯化钠溶液对药物进行溶解后,保持药物浓度在0.3mg/ml-0.9mg/ml,单药的使用剂量应控制在60mg/m

2-75mg/m2,静脉滴注时间应维持在1小时,连续应用六周时间,应用两周后继续应用。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临床咳嗽、咯血、胸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治疗目标病灶消失程度达8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咳嗽、咯血、胸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目标病灶消失程度达30%以上;无效:患者临床咳嗽、咯血、胸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未见变化甚至加剧,治疗目标病灶消失程度在20%以下。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实验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近期疗效分析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4

19

14

1

33(97.06%)

对照组

34

12

12

10

24(70.59%)

x2

8.785

P

0.003

3 讨论

在对肺癌患者进行二线化疗的过程中,采用阿帕替尼进行病症干预,该药物属于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其具有极好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亲和性,能够对自体磷酸化产生抑制作用,对VEGF的血管通路产生阻断作用,对血管形成产生阻碍作用,直接导致肿瘤微血管密度降低,发挥有效的抗肿瘤生成作用[2]。该药物在应用过程中,能够降低肺癌肿瘤的耐药性,其毒副作用比较小,治疗靶点优势明确,治疗效果显著[3]。多西他赛属于新型的人工半合成抗肿瘤药物,其药物应用后,能够直接在微管蛋白系统及微管中发挥作用,能够稳定血管,对癌细胞产生阻滞作用,能够对癌细胞的有丝分裂产生抑制,其在细胞中存留的时间较长。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升患者预后质量。

研究表明,实验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方式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病灶体积。

综上所述,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丽丽,蒋晓东.阿帕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9,25(21):928-931. 
  [2]宋小风.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CEA、CYFRA21-1、VEGF水平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14(18):147-148. 
  [3]刘纯钢,郑静.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16(26):2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