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设备运行成本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港口设备运行成本控制策略

刘玉超

中电投锦州港口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锦州 121007

摘要:在当今新的经济态势下,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港口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日益突显,吸纳人力资源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商流和信息流等各种要素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展现,在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中责任越显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港口设备利用率,降低港口设备运行成本,提升港口设备管理水平,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必须通过各个方面的有效结合才行,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把效益观念贯彻到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思想模式,注重前期管理,注重设备的可靠性,注重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注重备件管理的科学性、经济性,注重设备的更新与改造,逐步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新体制,保证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实现。

关键词:港口设备;运行;成本控制  

随着设备现代化的发展,港口设备与港口装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港口吞吐量和成本的变动都受到所配置设备的影响,对此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只有现代化设备与现代化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才能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港口设备的技术水平急剧提高,形成了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和多能化等一系列的特点。这些特点使设备在使用中给港口企业带来了高效率和高的经济效益,但也引起了维修费用高、故障损失大、对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威胁大等严蘑问题。要使港13企业搞好物流服务,设备管理是其日常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都分,设备管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港口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影响港上安全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一、港口设备运行成本构成

港口设备运行成本一般组成,分别是设备维修费用、配件材料费用、燃料费用和其他间接运行费用。港口设备维修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维护费和修理费等 2 大部分。设备维护费主要是指设备日常保养、检查和检验费用。设备修理费是指为恢复设备原来的性能状态而进行维修所发生的费用。配件材料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维保更换零配件费用和库存备件费用。设备维保更换零配件费用是指港口设备在日常维修保养过程中更换材料、零配件的费用。库存备件费用是指为了满足设备维修保养的及时性而提前备存在库中的材料、零配件费用。燃料费用主要包括港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添加的柴油、汽油、LNG 等燃料费用。其他间接运行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折旧费用、保险费用和备件的保管费用等。

二、港口设备使用成本高的原因

1、忽视设备前期管理工作。根据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设备本身的可靠性、维修性在设备设计制造阶段就已基本确定。如果港口企业在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中,设备选型决策失误、盲目进行投资,则可能因设备选择的不当,造成设备闲置。也可能由于设备设计制造的缺陷,造成设备可靠性低,使用期间故障频发,维修性变差,进而使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量加大,维修费用增高,导致设备使用成本升高。

2、不注重设备使用、维护的经济性。在维修设备时,没有从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动力消耗、原材料消耗、备品备件储备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也没有从设备更新、改造的角度考虑节省设备使用成本的问题,一味地想通过设备修理恢复其原有技术状况来满足生产的需要,造成设备维修成本失控。港口设备种类很多,各类、各型设备使用多少台时才需要大修,大修几次应予更新,以使其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省,使用效果最佳,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定性、定量地分析,才能使港口企业设备规划更有的放矢,更好地满足港口装卸生产的需要。另外,设备的修理和功能的恢复,需要一支费用不低的设备维护和保障队伍。港口企业只要做到选好、用好、养护好设备,并适时更新设备,那么节省的设备使用费用将是相当可观的。

3、装卸工艺上设备消耗严重。装卸工艺是指装卸的方法。装卸工艺涉及到的装卸工作机械化系统则是用来实现装卸工作机械化的各种装卸机械及其辅助设备的总合体。如果仅仅从单个设备的“管、用、养、修”四个方面来考虑降低设备使用成本,不从装卸工作机械化系统的使用安排上考虑节省成本的问题,节省成本的涉及面就不全面。在装卸工艺的制定上,通过作业机械比例的合理搭配,可以做到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少量的牵引车辆配备几倍于它的平板车,在平板车装卸货物时,随时摘、挂钩,牵引已装好货物的平板车往返场地作业,而不是只挂其中的一个平板车等待货物装卸,影响车辆的使用效率。

三、降低港口设备使用成本的策略

1、实施机械队整合改革,优化港口设备资源配置。港口设备资源配置不均衡是造成运行成本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实施机械队整合改革,充分解决港口设备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遵循“科 学、合理、统一”的原则,结合公司泊位、货场布局、港口设备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将原来分布使用管理单位合并分别管理门机、吊车、叉车、牵引车、装载机等港口设备,充分实现人机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对于老化严重、装卸能力较差、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港口设备,采取封存停用措施,进一步优化港口设备配置,降低港口设备的运行成本。

2、实施港口设备精细化管理,提升港口设备管理水平。实施港口设备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解决港口企业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精细化管理是港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内在需求,由过去的粗放型、经验型的管理模式逐步转向集约型、科学规范型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倡导“精细管理、精心操作、精准检修”理念,将日常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基础管理为主线深入开展设备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港口设备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3、加强港口设备维修保养管理,降低维修保养成本。对港口设备进行优质的维修保养对于提升港口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港口企业应该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根据港口设备状况和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维修保养计划,有效地控制维修保养材料成本,并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标准,严格控制质量,做好各个环节的重点监督和监控,避免出现设备失修、失保或过修、过保等情况。

4、强化库存备件精益化管理,提高备件的利用率。首先,要完成备件库的整合,对目前所有库存备件进行梳理分析,按照是否具有使用价值进行分类,实现库存备件的集中统一化管理。其次,要建立完善库存备件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抓好“入、管、出”等环节,做好备件的储备、供应管理工作,以保证设备正常维修和检修计划的顺利进行。最后,要加强备件的计划和统计分析管理,按照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库存数量,对常用备件建立最高限、最低限标准,避免备件计划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提高备件的利用率。

港口设备的运行成本控制是一项重要的设备管理工作。因此,港口企业必须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港口设备资源优化配置、设备精细化管理、加强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强化库存备件精益化管理、增强全员成本意识等措施,有效做好港口设备运行成本控制,降低运行成本,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铁,张存明.港口设备管理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8(3):237.

[2] 付学军,韩应战.企业设备维修费用的控制与考核[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0):8- 9.

[3] 宋德弛,侯德培.探讨港口如何实现设备精细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9):294.

[4] 徐传国.论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