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时代电网规划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智能电网时代电网规划问题

邱尚龙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科左后旗分公司

内蒙古  通辽市028100

摘要:现代电网的规划目标是能够建设一个相对稳定、安全、节能、环保的现代电网,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将分析智能电网时代电网规划的优缺点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智能电网;网格规划;解决方案

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电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电网运行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实现智能化,使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控、可调节,从而保证电能的生产、销售和应用。

1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作用

智能电网的实施,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交互和优化调度。在满足各方期望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供电效率,保障供电质量。智能电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行能量转换,达到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与当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从智能电网的特点来看,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系统规划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电力规划涉及方方面面。智能电网的实施可以有效优化资源规划,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2)更加关注用户侧的特点。智能电网是一个开放的交互式系统。通过电网运行监控技术可视化,实现供电企业与用户的动态互动,通过实时电价促进电力市场交易的开展,保障电力的可靠性和质量供电,实现电网商业化。

(3)更加关注电网的动态运行。采用先进的计量系统和可视化技术,实现电网运行状况和电能市场交易的透明化和动态化。智能电网的实施促进了电网向商业电网的转变。市场视角的电网运行机制更加关注电网运行的动态性。

2智能电网时代的电网规划遇到的问题

2.1平台繁杂技术不统一

智能电网技术不断发展,不同的电网可以运用的技术形式也不同,各电力单位对技术选择出现了多样化特征,不同的技术支持不同数据,这就导致了各个平台管理上的不协调,电网运行方式与管理流程存在巨大的差异,数据测算需要进行二次转换,无形中增加了电网运行工作难度,降低了电网运行整体效率。

2.2地理信息安全问题

智能电网以及智能规划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电网信息的安全度,在电网信息安全问题中,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即管理和技术,现阶段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电网在管理制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电网的安全力度是整个智能电网规划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3规划理念和模式进一步的转变

由于电网规划考虑的综合因素很多,所以在电网规划中不但需要高级计量装置和各类监测系统中的监测数据,还需要大量人工总结的经验数据。为了建立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在电网规划平台、研究基础上,还需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各类数据的质量用于电网规划中。

3智能电网时代的电网规划建议

3.1智能电网时代的电网规划要求

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具有多目标性、不确定性和多阶段性等特点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也引进了大量的技术方法,如计算机技术、数学优化方法等。以下从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的宏观要求、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1)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的宏观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5月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要求我国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应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同时还要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求,注重提高电网建设的智能化、信息化及交互化水平。从变电环节、配电环节、用电环节及通信信息环节运用先进理论与多元技术科学规划,建成安全防御、经济优化、高效管理三位一体的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智能电网。

(2)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的技术要求

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应以技术为关键。具体包括集成的通信技术、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电网设备、先进的控制技术及决策支持和可视化的人机接口技术等。其中先进的传感与测量技术又包含了智能仪表、广域测量系统、电网设备的在线监测等。

3.2智能电网时代的电网规划的注意事项

(1)智能电网是一个长远目标,建设智能电网一定要注意实效,从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予以实施,且应先试点再推广;

(2)应当优先发展坚强的输电网架,形成良好的一次系统,注意加强一次系统运行可靠性和操作控制的灵活性;

(3)在发展优良的一次系统同时,大力加强新技术在二次保护和控制系统中的综合与集成应用;

(4)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5)在智能输电网建设同时,应积极对智能配电网建设进行规划,对关键新技术(如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分布式发电、微网技术等)进行重点研发和试点应用;

(6)要建设好智能电网,不仅需要智能技术,还必须有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秀的智能电网建设团队,并积极促进和大力开展国际合作。

3.3智能电网时代的电网规划运营管理

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是智能电网的主要运营模式。其形成需要电力公司与用户建立双向了解基础,电力公司为用户提供电力,满足用户需求并不损害用户利益,才能让用户用得放心,树立良好的信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省电力资源。优化智能电网的运营管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配网可靠性管理

配网可靠性管理是保证供电质量,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和改善电力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和改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安全可靠的电网是智能电网高效运营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与客户双向互动的要求。加强智能化配网管理可从实时监控、动态评估、滚动改进等多方面着手;

(2)培养专业的智能电网管理人才

智能电网管理水平的提高,除了设备革新换代外,还应加强电网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人员自身的提高在电网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管理人员的自我学习机制和培训机制,使电网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只有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智能电网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智能电网给用户带来的便利;

(3)加大智能电网科普宣传力度

为使智能电网能够高效的运营,同时也为了使用户更加深入的了解智能电网的运营特点,适当加强有关智能电网知识的宣传力度十分必要。宣传方式可以采用海报宣传、活动宣传、实地宣传等多种方式,但需要因地制宜。通过宣传讲解的方式,深化用户对智能电网技术优势的了解,消除用户心中的疑虑。

4城市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智能电网的持续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作用也日渐增强。为了进一步普及智能电网的应用,提高其在电网供电系统中的比例,应该围绕调速、电力系统稳定器等参数进行研究,探讨实现基于实测参数的机组统一运行的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核电、风电及其并网统一运行的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电力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公共服务产业,加快推进以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为重要特征的电力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结语

总而言之,智能电网是世界电力的发展趋势,中国智能城市中智能电网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不但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问题,而且需要探究其中的经营模式以及宏观对策。未来智能化的电力网络建设一定会随着国内电力资本实力的提高、电力人才的培养以及电力设备的发展,实现智能化电力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电力资源的智能化运用。

参考文献

[1]吴帆,刘永笑.智能电网时代电网规划问题研究[j].科学与技术,2020,09,14

[2]陈忠奇.智能电网时代电网规划问题[j].中国电业,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