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ICU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陈燕,,梅永华,,廖俞舒,,刘爱群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广东 佛山528318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潜在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减少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ICU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其成因、影响因素,总结ICU护理工作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  ICU 的护理风险包括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操作不规范、交接班告知不到位、患者意外伤害,护理记录不完整等类型。主要对策包括建立并完善ICU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加强安全质量教育、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等。结论  ICU护理难度、风险大,需要护理人员提升法律意识、专业技术,保护患者医疗安全,同时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减少安全隐患。

【关键词】ICU;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是指护士从事医疗护理工作时,护士对患者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所负的法律泽恩及经济培养责任的风险。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配合、处理、抢救等环节中,ICU患者病情凶险,发展快,是护理风险的高发科室,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同时对护士自身权益也将产生影响[1]。因此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是提升ICU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护理人员保护自身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ICU内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ICU护理工作汇报、不良事件上报情况、护理记录、质量控制评价、工作抽查结果等资料。

1.2 方法

回顾收集的各种工作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ICU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类型、发生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

2 结果

在该阶段内,ICU护理工作风险包括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操作不规范、交接班告知不到位、患者意外伤害、护理记录不完整。原因与护士培训工作效果、护士工作能力等主观因素以及ICU患者病情发展快、高危事件多等客观条件有关。

3 讨论

3.1CU护理风险因素

    (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近年来虽然医院强化了对临床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相关教育和培训,但由于临床工作任务重等原因疏于学习,或培训利于形式,因此护理人员依然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尤其是实习护士和低年资护士,在进行相应护理操作前,疏于履行告知义务,或对患者隐私保护不注意,侵犯患者权益,从而应发护理纠纷[2]。而发生纠纷后又不知如何取证,无法冷静应对,不动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2)护理操作不规范:①违反护理操作规程,以重症缺氧患者为例,此类患者的吸痰应当按流程提升氧浓度后再进行操作,而部分护理人员忘记流程,未提升氧浓度,导致吸痰过程中发生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加快等不良事件。②违反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如为移位患者吸痰后,给另一位患者进行雾化时,中间未洗手或使用消毒剂,导致患者获得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③因医疗和护理操作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如在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松解边带,此时患者发生躁动,由于未能提前预见并采取约束性措施,引起非计划性拔管。此外,插管固定不牢、患者躁动等均是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原因[3]

(3)患者意外伤害:由于缺乏安全防范意识、预见能力,导致对躁动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时引发皮肤损伤,或约束不当引起骨折、脱臼等;或是使用热水袋保暖前未测试温度,导致烫伤;或是鼻饲前未提前抬高床头导致误吸等。此外,危重患者在外出检查以及转运的过程中,未采取连续性的监护措施,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如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等。

(4)护理交接不细致、记录不完整:由于ICU工作负荷大,人力资源有限,工作时间忙于记录、操作,和家属与患者的焦虑减少,导致其产生不满情绪。或是床头交接时未交待清楚患者操作情况,导致信息遗漏。或转科时两科室之间交接不完整,患者病情、卡片、病历等资料交接不完整,导致护理差错。

3.2ICU安全管理对策

    (1)建立并完善ICU护理工作流程与制度:建立健全护理操作前告知义务制度,落实抢救流程。从行为、操作、物品摆放和记录等方面均形成规范流程,并对科室内所有护理人员展开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要求所有护士熟记工作流程、遵守操作规范,减少护理缺陷。

(2)强化安全质量教育:由于ICU 工作繁忙,护理人员经常连轴转,容易忙中出错,因此应当经常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狠抓安全,把握质量。学习内容包括ICU常见的护理隐患、预防性护理措施、预见性思维的培养、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等等,提升ICU护士防范安全隐患的意识、技能,并提升其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在发生医患纠纷时最大程度保护自身合法权益。ICU护理安全的关键环节包括:①落实制度;②识别高危人群,包括疑难危重术后和新入院患者、实习生、进修生和新上岗护士。③把握重点时间,包括夜班、交接班时间和节假日。④把握关键环节,包括特殊检查和治疗、侵入性操作。

(3)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护理记录作为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评估、护理操作实施项目的文字记载,真实反映了患者入院、治疗、转归和预后,是重要的法律依据。科室实施护士长负责制,定期对护理记录进行检查,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对护理记录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督促记录不规范情况的改正,减少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陈芳薇,陈慧,江梦璐,等. 术后入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再入ICU的竞争风险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4):2677-2680.

[2] 周萌,陈丽荃,金雪,等. 呼吸监护室危重症患者ICU后综合征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0,19(1):53-58.

[3] 赵秋红,韩丹,吴斯琴. 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的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3):36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