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CT影像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肝细胞癌CT影像诊断分析

乔延泽 ,贺亮,孙仲萍 ,马卓

鸡西市传染病医院

摘要目的:讨论肝细胞癌CT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针对90名肝细胞癌病人进行研究,所有病人均接受CT和MRI诊断。按照病理学标准,对两种诊断法治疗肝细胞癌的效能以及和组织病理学的一致性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对各种直径肿瘤的检出效果。结果:在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后,肝细胞癌确诊77名,检出率为85.56%。检查出102个病灶,肿瘤直径小于1cm的有21个、在1cm-3cm的有45个,大于3cm的有36个;CT、MRI在诊断敏感度、精准性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pa检验结果来看,CT、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一般(0.695)和优良(0.782);在检查直径小于1cm的肿瘤方面,MRI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直径在1cm-3cm的肿瘤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对诊断肝细胞癌的作用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不过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更为理想,在检查小于1cm的肿瘤方面,MRI的检出率更高。

关键词】肝细胞癌;CT;MRI;诊断

肝细胞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出肝痛、乏力以及腹胀等,会对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由于该疾病转移率高,所以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导致在发现后往往已错过最理想的治疗时机。为此早期精准的诊断极为关键。那么接下来,本文就来对接受了CT和MIR影像诊断的90名肝细胞癌病人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从2021年6月到2021年10月所诊治的90名肝细胞癌病人进行研究,同时全部接受CT和MRI诊断;男女病人分别有59名和31名,年龄最小41岁,最大76岁,平均(56.42±3.15)岁。纳入标准:(1)呼吸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病人。(2)在30天内引发过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3)所有病人均资源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腹部接受过手术的病人。

(二)方法

(1)CT。在要接受诊断之前的6h内不可饮食,同时接受扫描期间保持仰卧位。在位于自隔顶到肝下缘间的位置进行扫描【1】,首先是要做平扫,具体参数为:管电流、管电压分别为220mAs、120kV,层厚与螺距分别为5mm、1.5。对病灶数、边缘、密度等进行准确的掌握。之后,使用高压注射剂输注非离子型含碘。过30d以后,实施动脉期扫面【2】,过60s后实施门脉期扫描,再过180s之后实施延迟期扫描。把所得到的图像送到处理站做具体的处理工作。

(2)MRI。在接受诊断期间,病人保持仰卧位。在位于隔顶到髂前上棘的位置进行扫描。利用LAVA技术来完成动态扫描【3】。具体参数为:TR、TE分别为2.6ms、1.2ms,矩阵和视野分别为272×160、36cm×40cm,层厚4.4mm。实施全肝容积扫描。输注钆喷酸二甲基葡胺,剂量控制在0.1ml/kg。过50s以后实施动脉期扫描,63s后实施门脉期扫描【4】。180s实施延迟期全肝扫描。把所得到的图像上传到工作站实施处理,然后掌握病灶数、形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双盲法对图像进行研究。

(三)观察指标

(1)按照病理学标准,对两种诊断法治疗肝细胞癌的效能以及和组织病理学的一致性进行对比。(2)分析对各种直径肿瘤的检出效果。

(四)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软件研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通过(±s)呈现、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呈现,行x2呈现。通过Kappa检验一致性。其中Kappa值不小于0.75为具有优良的一致性,0.4-0.74为一般,低于0.4为不理想。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在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后,肝细胞癌确诊77名,检出率为85.56%。检查出102个病灶,肿瘤直径小于1cm的有21个、在1cm-3cm的有45个,大于3cm的有36个。

(二)对CT影像诊断和MRI影响诊断在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和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

CT、MRI在诊断敏感性、精准性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通过Kappa检验结果来看,CT、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尚可和良好。见表1和表2。

表1对CT影像诊断和MRI影响诊断在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进行分析(n)

检查方法

敏感性

精准性

CT

94.81(73/77)

92.22(10/13)

MRI

96.10(74/77)

94.44(85/90)

x2

0.000

0.357

P

1.000

0.550

表2 对CT影像诊断和MRI影像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n,%)

病理诊断

CT(阳性)

CT阴性

MRI阳性

   MRI阴性

合计

阳性

73

4

74

3

77

阴性

3

10

2

11

13

合计

76

14

76

14

90

(三)对CT影像诊断和MRI影像诊断的肿瘤检出率进行对比

通过Kappa检验结果来看,CT、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一般(0.695)和优良(0.782);在检查直径小于1cm的肿瘤方面,MRI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直径在1cm-3cm的肿瘤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

三 讨论

肝细胞癌会使病人的脏器官受损,进而造成器官衰竭。由于该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而容易导致病人错过理想的治疗时机。为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是针对CT与MRI进行研究,通过结果来看:

(1)在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后,肝细胞癌确诊77名,检出率为85.56%。检查出102个病灶,肿瘤直径小于1cm的有21个、在1cm-3cm的有45个,大于3cm的有36个。

(2)CT、MRI在诊断敏感性、精准性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通过Kappa检验结果来看,CT、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一般(0.695)和优良(0.782)。

(3)通过Kappa检验结果来看,CT、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在检查直径小于1cm的肿瘤方面,MRI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直径在1cm-3cm的肿瘤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

综上所述,CT和MRI在对诊断肝细胞癌的作用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不过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更为理想,在检查小于1cm的肿瘤方面,MRI的检出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刘欣,张莹,张文耀,等.多排螺旋 CT 与 MRI 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病灶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效能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4): 513-516.

[2]郝盈,方敏,段青.原发性肝细胞癌的 MRI 动态增强参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11):1930-1934.

[3]牛亚峰,项坤,孙秋原,等.多层螺旋 CT 及MRI 在肝脏肿瘤诊断鉴别中的临床应用[J].肝脏,2017,22(1):84-86.

[4]胡纳,杨国庆,付泉水.CT 和 MRI 在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8,29(8):575-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