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陈晨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第三中学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239300

摘要:过去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由学生个人接受知识的方式学习,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团队合作逐渐成为当下社会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配合符合时代发展背景的新型人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则需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积极采取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下,切实体验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对此,本文就初中生物(苏教版)为例,就合作学习的具体教学应用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生物;生物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教学手段不断优化和丰富的今天,合作学习备受重视。作为现阶段教学手段之一,其应用价值存在于多个方面,包括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增强等。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用这一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展开思考,还有利于增强其生物探究兴趣。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在合作学习中逐步提升自身实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生物素养。因此,合作学习对生物教学、学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合理分组,明确合作任务

合作学习是将多个学生相互组成团队,让其在交流与讨论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但这并不能说明在合作期间可以随意分组。就现阶段合作学习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分组这一环节,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期间效果并不理想,或是有人无法参与其中,或是有人常依赖他人,或是合作期间在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1]。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则需首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生物知识基础等各方面因素,进而对学生进行科学划分小组,确保各小组是最优配置,以改善过去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合作任务方面,教师亦需要加以关注,结合目标学习内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合作任务,包括任务难度、任务的目的性等。这样,学生在明确任务目标、切实能够完成任务时,才能够提升合作学习动力,使合作学习效果得到有效保障。例如,在学习“人体废物的排出”部分时,教师则可围绕目标知识内容进行任务安排,如“简单任务——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本章节知识点;中等任务——结合教材,思考讨论教材中提及的各类问题;较难任务——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人体废物的排出这一现象,并据此设计生物实验课题和方案。”等。这样,既可以根据不同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难度的分别安排,亦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各项任务,促使学生能够更为顺利有效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二、丰富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一)主题探究式合作

合作学习的主要作用,则是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目标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集思广益、实践动手,自主获取知识内容。对生物学科而言,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生物实验能力及其核心素养的培养都能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对此,为达到目标效果,教师则可开展主题探究式合作,让学生围绕目标主题内容展开思考探究,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目标性[2]。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分裂与分化”部分时,教师则可让学生围绕这两个生物概念展开探究,如“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两者有什么不同?”等,进而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提供具体探究主题,如“一个亲代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基本过程”等,并给各小组提供相应的实验探究器材,如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显微镜等。之后,则可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实验指示等内容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共同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探究学习任务。期间,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对应的微课短视频资料作为合作学习的辅助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合作探究学习任务。

(二)游戏竞争式合作

合作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需将其局限于学习讨论一种形式,还可适当开展游戏竞争类合作学习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能够在合作竞争中,逐步提升生物学习兴趣、掌握生物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时,在知识点的探究方面,教师则可设计趣味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驱动下,积极高效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比如,这部分内容涉及血管和心脏、心率和脉搏、人体的血液循环等内容,教师则可将学生划分为六个小组,并以抽签的方式确定各小组的合作学习目标,即上述三个部分之一,进而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完成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待学生合作学习时间结束之后,则可开展游戏问答活动,仍以抽签的形式,由各小组派代表选择“抽查小组”,针对所选小组的代表知识点进行提问,答对一题加一分,以此类推,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最终得分最高。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合作学习的趣味性,亦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及动力,还能够在提问环节锻炼学生的思考、质疑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做好教学指导,提升合作有效性

在合作学习期间,但若想保障合作学习质量,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是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合作学习任务重要支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合作学习期间,对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全面了解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参与其中,进而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但需注意的是,提供教学指导并非将答案直接告知学生,而是需要以引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的思路得到进一步解放,从而自主探索出问题解决的思路与办法。这样,合作学习的意义才能够切实落实。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教学活动中使用的重要手段,在有效满足新课程教学要求的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既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当中,还能够实现综合能力的切实提升。初中生物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展开教学时,为保障合作学习的质量效果,教师还需从合作分组、合作方式、教学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虑,将合作学习的价值效用最大化发挥,以提高这一教学方式的质量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物学习兴趣和方法,为今后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桂兰.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 2021(12):80-81.

[2] 马秀花.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实施——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10):0198-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