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型与胰胆管型壶腹周围癌磁共振征象的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3
/ 1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肠型壶腹周围癌(IPAC)与胰胆管型壶腹周围癌(PPAC)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特点,探讨最优诊断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壶腹周围癌(PAC)59例患者(男32例,女27例,年龄37~80岁)的术前MRI图像,将病灶根据组织病理结果分为IPAC组21例(男 11例,女10例)和PPAC组38例(男 21 例,女17例)。纳入分析的MRI常规平扫图像征象包括:病灶形态、病灶最大径、病灶位置、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平扫病灶信号(以正常胰腺信号作为参照)、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图像征象包括:胆总管及主胰管是否扩张及管径定量分析、胆总管远端内有无类圆形充盈缺损、胆总管狭窄形态、梗阻胰管周围是否有扩张侧支、管征、截断胆总管末端到十二指肠乳头距离、截断胰管末端到十二指肠乳头距离和胰胆管角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有意义单因素的诊断效能。依据有意义的单因素指标,总结PAC的MRI征象特点,将PAC的MRI征象特征归纳为影像5分型。并采用ROC曲线评价该分型标准对PAC病理亚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 检验比较多种诊断方法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IPAC与PPAC在病灶位置、十二指肠乳头形态、胆总管远端内类圆形充盈缺损、截断胰管末端到十二指肠乳头距离、胰胆管角度和平扫T 2加权成像(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病灶信号特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MRI影像5分型中,IPAC多表现为十二指肠乳头结节型(15/21,71.4%),PPAC更多表现为胰腺肿块型(18/38,47.4%)、胆总管壁增厚型(9/38,23.7%)或壶腹部肿块型(9/38,23.7%),IPAC(2/21,9.5%)与PPAC(0,0)均较少表现为胆总管腔内结节型。在有意义单因素指标(病灶位置、十二指肠乳头形态、胆总管远端内类圆形充盈缺损、截断胰管末端到十二指肠乳头距离、胰胆管角度、平扫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病灶信号特点)与MRI影像5分型的DeLong 检验中,MRI影像5分型的AUC为0.932(95%CI:0.867~0.997),高于任一有意义单因素指标(均P<0.05)。另外,MRI影像5分型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具有同等高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MRI影像5分型可以在术前提高鉴别诊断IPAC及PPAC的准确率,其诊断效能优于任一单因素有意义指标,且可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