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下肢动脉损伤77例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3
/ 1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导致的下肢动脉损伤的诊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77例外伤性下肢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7.4岁(范围:7~75岁)。77例患者中,开放性损伤56例(72.7%),闭合性损伤21例(27.3%);损伤累及髂动脉9例(11.7%),股总动脉7例(9.1%),股浅动脉1例(1.3%),腘动脉11例(14.3%),膝下动脉49例(63.6%)。分析患者的治疗方式和临床效果。结果77例患者中,1例累及髂内动脉的骨盆骨折患者和1例累及股总动脉的多发伤患者,因损伤严重,于术前因循环衰竭死亡;75例患者接受血管相关手术,其中67例行开放手术,包括动脉结扎术24例、动脉重建术40例、覆膜支架植入术1例、一期截肢术2例;8例行动脉栓塞术。总体病死率为6.5%(5/77),均为闭合性损伤,除2例术前死亡患者外,3例累及髂内动脉的骨盆骨折患者虽接受髂内动脉栓塞术,但因复合损伤严重,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截肢患者8例(10.4%,8/77),5例为闭合性损伤,3例为开放性损伤,除2例损伤严重患者行一期截肢外,6例血管重建患者因缺血再灌注损伤行二期截肢(4例为腘动脉损伤,2例为膝下三分支动脉损伤)。患者术后随访17个月(范围:2个月至8年)。1例股动脉损伤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半年复查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发现远端吻合口狭窄30%,2例腘动脉血管修补患者随访1年出现踝肱指数<0.8,但患者均无间歇性跛行症状,未行再次干预。5例患者因下肢损伤严重,骨折及皮肤损伤延迟愈合,其中2例为截肢残端创面愈合欠佳,经多次清创后于术后3~5个月愈合,另外3例为血管损伤合并胫骨骨折,术后胫骨愈合延迟,但未出现血管缺血症状。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导致的下肢动脉损伤患者死亡和致残比例较高,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类型进行积极有序的外科修复可最大程度降低病死率,挽救患肢功能,促进损伤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