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企工程实施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人才强企工程实施路径探析

李欣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销售宁夏分公司  邮编:750011

摘要:为了保证“人才强企”工程顺利实施,文章首先从“人才强企”工程的基本目标入手,具体分析“人才强企”工程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从而提出相对应的实施路径,旨在提升企业单位的综合实力,稳固自身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突出自身核心竞争力。基于此,分析“人才强企”工程实施路径,可帮助企业吸引并留住更多高精尖人才,从而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人才强企”工程;实施路径;“三支队伍”;高端引领计划;创新能力

前言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价值。21世纪是人才、技术双竞争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企业单位之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紧张、激烈。实施“人才强企”工程,符合激烈市场竞争的发展需求,更是解决人才发展期间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内部发展不平衡、缺少核心骨干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不够等,实施“人才强企”工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基本目标

1.1支撑战略,推动发展

以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起始点和落脚点,积累大量人才资源、突出人才优势、共享人才红利,促使企业过渡为管理效果更佳、技术高端、员工专业素质提升的内涵式管理体系。

1.2高端引领,整体提升

以高素质、高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工作,推动不同层级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促进“三支队伍”专业能力的增强。

1.3总量控制,优化结构

对标先进行业,对不同企业人才总量进行管理;采用内部挖掘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途径,优化人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素质结构等。

1.4发挥合力,分步实施

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管理观念和方式,分层分类压实责任,凝聚各方势力,确保“人才强企”工程稳定实施。

2.指导思想

在实施“人才强企”工程过程中,管理人员采用“管理+技术+人才”的组织模式,以培养“三支队伍高层次人才”为重心,以激发人才创造创效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生聚理用”管理体系,重点打造一支高质量、高能力的专业干部队伍,组建一支不断创新、善于变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懂技术、肯奉献的工匠队伍,从而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美好愿景[1]

3.实施路径

3.1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高端引领计划

(1)推进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开拓创新视野。重点增强科技领军人才引领、规划、统筹技术创新的能力。选择优秀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到重大知名企业单位、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学习该行业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最新成果,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量,提升自身专业素养[2]

其次营造实事求是、民主公正的科研创新文化。结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创新科研经费支出方式,完善科研立项、成果评奖、成果署名等方面的政策,建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工作氛围。

(2)专业精英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考评和职称评审推进力度。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考核常态化,对有突出贡献、解决生产经营问题、取得技术成就的优秀人才,提供相对应的物质奖励,尤其是特别优秀的工作人员,可专门为其提供晋升渠道[3]。加强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加大考核成果业绩、论文专著,激发各类人才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其次,增强业务能力。凭借“政策通、视野宽、专业精、技术高、懂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工作能力。

3.2实施技能操作人才提质强基计划

(1)强化班组长队伍建设

首先,提高班组长岗位工作能力。为优秀的班组长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建立跨单位、跨空间的交流平台,重点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以及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其次,拓展班组长职业发展空间。完善班组长岗位培养选拔、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机制,将责任心强、技术过硬、作风扎实、好人缘的优秀员工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中。针对管理能力突出、技术功底过硬的人才来说,将其选聘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

(2)提升专业技能

首先,保证基本功训练常态化。以岗位必备和应知应会为工作重点,强化实训操作、“一对一”教学、“传帮带”师徒制度、业务比赛、应急管理、仿真模拟、在线学习等“6项训练”,增强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实训操作能力以及应急管理技能。

其次,加快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学习,构建跨岗位、跨类别的取证奖励制度,突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管理人才。

再者,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和技师评聘制度。企业要动员工作人员参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技师评聘工作。

3.3实施领导人员高素质专业化锻造计划

(1)突出结构合理、整体功能充分发挥、选优配强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

首先,选优配强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企业要定期定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研究,对领导班子作用全面发挥、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员工队伍精气神进行全面剖析;一旦结构不科学,立即做好选优管理工作;当然,如果运转不顺利,要及时开展交流调节工作,加大人岗匹配机制,促进领导班子整体业务水平。

其次,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合理规划、严格程序、拓宽视野和渠道,每年要向社会大众进行公开招聘,重点招聘能力强、责任高的优秀干部队伍,将其配置到后备干部队伍中,确保后备干部队伍的数量,为日后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再者,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在向社会大众进行社会招聘时,企业要重点选择40岁以下中层领导人员、35岁以下基层领导人员。鼓励社会单位对工作中表现良好、勇于担当、发展潜力无限的年轻人予以优先录取,重点培养一大批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实现年轻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建设。

最后,优化专业结构,配备重点队伍。强化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加大交流力度,培养懂党务、懂业务、懂市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要优化中层干部专业结构,实现跨专业交流,共同致力于企业发展。

(2)打造政治强、本领高、意志顽强的中层干部队伍

首先,过硬意志品质。积极推行企业文化,弘扬实干精神,干部队伍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全体员工面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发扬创新精神,将优秀干部指派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接受考验和磨难的洗礼,真正锻炼干部的顽强意志。

其次,政治素养良好。引导不同领导人员强化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恪守职业道德,严守纪律规矩,不犯政治性错误,不传谣、不信谣,坚决辟谣。

再者,专业能力更高。重点锻炼干部队伍的市场竞争意识和专业化特征,突出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开拓市场、经营管理、驾驭风险、开拓创新的本领技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施“人才强企”工程过程中,企业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员工的培养是一项长久工作,所以,企业不能只顾着眼前利益,要从长远角度来剖析,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人才强企”工程,确保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只有将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集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员工才能为企业贡献自身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宁. 人才强企工程实施路径探索与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1, 000(007):289-291.

[2] 张秋韵, 侯兴哲, 叶鹏,等.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黄葛树”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实施路径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00(45):120-120.

[3] 王章豹, 朱华炳. 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工程文化教育的内涵,意义和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002(28):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