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传染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情境教学法在传染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刘菊菊 ,李丽 ,刘琴 ,曹礼荣 ,刘惠莲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情境教学学生的改变学习景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触,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传染病教育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学科,观察传染疾病在人群中的生成、发展的规律,制定防患、控制、清除的有效措施。本文在传统的传染病教育模式上,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贯彻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为学生今后的医学研究奠定扎实的根基。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应用探究

引言

情境教学法改变固定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教学主题,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课堂景象,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展示出来,抓住学生的目光,转变学生被动的课堂局面,使学生更好的吸收理论内容,为实践活动创建优良的学习基础。传染病学知识点繁多、内容复杂,一种疾病可能涉及多个知识结构,除了要学生记住对应的内容之外,还要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当中,锻炼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操经验。

1情境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传染病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求学生完全掌握理论知识,还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有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中心,为学生讲解知识点,使得抽象、乏味的内容无法让学生透彻的理解。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增加实际案例和情境,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看到实际应用,增加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过去教师固定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出现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的情景,形成“眼高手低”的现象,降低学生的竞争力和价值,不利于学生长远、健康的生长。教师为学生营造多种实验场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实际用途,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转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势,探索知识深层次的内涵,找到传染病知识的规律和联系,提高传染病教育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情境教学,学生提早接触到实践内容,积攒相关的操作经验,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开端,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社会的磨砺[1]

2情境教学法在传染病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化方案

2.1创建真实情境

传染病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但学生在校园中,很难接触到多种病原体。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根据教学核心,为学生制作教学视频,打开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传染病源,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2]。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结合时事热点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根据现阶段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猜想,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构思。教师提问学生当疫情来临时,最先采取什么措施?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进而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控制传染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切断传播,将人们保护起来,制定卫生预防措施,为医学研究创建优良的工作环境。教师利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展示传染病的传播过程,包括病毒的产生、潜伏期、传播期、针对人群等内容,在结合当下的防控措施,让学生总结可取之处,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搜集相关的资源,制作其它传染病的实施计划,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的技能。

2.2开展线上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信息技术的有利形势,创建线上教育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打破过去教育的束缚,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受到指导,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扩大传染病教育的成效。教师可以邀请医学专家或者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线上讲座,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研究场景,引起学生对传染病学的深思。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线工作环境,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前线工作的艰辛,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演练,锻炼学生协作分工、团结一致的思想精神,加深学生对医护工作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夯实基础。线上教学可以模拟出不同的场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传染病知识,扩展课堂教育的范围,使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脉络,促进学生长远的成长。其次,教师将课堂的知识要点上传到学习平台,在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及时查阅,提高知识的针对性,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感悟。

2.3营造生活场景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营造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场景中的角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融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3]。教师依照现阶段新冠肺炎的真实景象,让学生模拟境外人员回国隔离的情景和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情景,相互扮演居民、志愿者、医护人员等。在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技能,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归总,相互讨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互相听取其他学生的处理思路,通过网络资源,扩充知识的范畴,提高传染病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让学生制作小组报告,不局限学生的报告形式,可以是PPT、文档、口头阐述等,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计入到日常成绩中,让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际演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吸收更多的课堂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传染病学具有较为复杂的知识体系,固定的教育模式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影响传染病知识的传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依照理论知识,制定科学的新型教学结构,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趣味横生的学习景象,弥补传统课堂教育中的不足,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规律,开设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使学生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为社会做出更好的医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正保,张永红.情境教学法在传染病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7):30-32.

[2]唐少文,王辉,靳光付,王建明.预防医学本科生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69-70.

[3]唐少文,苏静,马红霞,靳光付,胡志斌.情境教学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143-144.

作者简介:刘菊菊  1991.10.20,女,汉族,硕士 ,湖北省荆州市,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职称:主治医师/助教,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基金项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课题: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翻转课堂”结合“情境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效果研究(项目编号:XYB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