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琉璃构件的使用与窑业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中国东北地区琉璃构件的使用与窑业史

吴佳峻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市 110170

摘要: 琉璃构件作为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代表性建筑材料,可是说是中国制陶与建筑技艺相互交融而成的精华。自北魏时期琉璃构件就已经应用于皇家建筑,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中国东北区琉璃构件的使用与窑业技术也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关键词:琉璃构件,窑业,关外三陵

1中国东北地区琉璃构件的使用历史

东北古称营州、关外、满洲等,现在主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历史上的东北地区曾诞生过诸如扶余国、三燕、高句丽、渤海国以及辽、金等地方政权,并为后世留下众多宝贵的古建筑遗址资源。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琉璃构件在部分遗址中均有出土,这意味着同中原地区一样,东北地区在琉璃构件的使用上也有比较悠久的历史。

渤海国是公元698~926年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靺鞨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建都上京龙泉府,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遗址曾出土过大量黄釉、绿釉琉璃筒瓦、板瓦[1],可见当时已将琉璃构件应用于皇家宫殿建筑之上,这也是目前已知中国东北地区最早使用琉璃构件的案例。辽、金等地方政权统治已将琉璃构件广泛应用到宫殿、陵寝等皇家建筑上。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医巫闾山的辽代帝陵新立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绿釉琉璃构件[2]。金上京遗址(黑龙江白城)与金道陵遗址曾出土黄、绿两种釉色的琉璃构件。

2清初“关外三陵”的琉璃构件使用概况

清初“关外三陵”是指清入关之前在盛京(沈阳)附近建的三座陵墓建筑群,即永陵、福陵和昭陵。

2.1清永陵的琉璃构件使用概况

清永陵是清帝的祖陵,又名“兴京陵”,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埋葬着努尔哈赤之父、祖父、曾祖等祖先,是清年代最早的皇家陵寝建筑群,始建于明代晚期。陵园坐北朝南,陵寝以神道为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式布局,由前院、方城、宝城三部分构成。由前至后主要建筑依次为硬山式建筑正红门、硬山式建筑左右茶房班房、单檐歇山式建筑四祖碑亭、单檐歇山式建筑启运门、硬山式建筑东果房与西膳房、单檐歇山式建筑东西配殿、单檐歇山式建筑启运殿,这些建筑中除左右茶房班房、东果房西膳房外皆为满堂黄琉璃屋面。

2.2清福陵的琉璃构件使用概况

清福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天柱山南麓,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其皇后的陵墓,始建于清天聪三年(1629年)。陵园坐北朝南,陵墓建筑以神道为中轴线左右对称,陵区正门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正红门,经过正红门神道后为重檐歇山碑亭,碑亭东西侧为茶房、果房、涤器房、班房等服务用房,方城四角均设重檐歇山十字脊屋顶角楼,方城正门为三重檐歇山式门楼隆恩门,正对隆恩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隆恩殿,东西各设一单檐歇山式配殿,隆恩殿后为重檐歇山式明楼,在这些建筑中除服务用房外皆为满堂黄琉璃屋面。

2.3清昭陵的琉璃构件使用概况

清昭陵位于沈阳北郊的隆业山南麓,坐北朝南。陵寝正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红门,正红门东侧有更衣亭及净房,西侧有宰牲亭及馔造房,北侧一座重檐歇山式碑亭,碑亭两侧为茶膳房、涤器房、果房、仪仗房等祭祀服务用房,碑亭正后为方城,四角均设重檐歇山十字脊屋顶角楼,方城正门为三重檐歇山式门楼隆恩门,方城中后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隆恩殿,东、西两侧建有单檐歇山式配殿、硬山式配楼各二座,方城北面正中为一座重檐歇山式明楼。在这些建筑中除茶膳房、涤器房、果房、仪仗房外皆为满堂黄琉璃屋面。

3东北地区琉璃构件的窑业史

3.1东北唯一的皇家琉璃窑厂——黄瓦窑

黄瓦窑遗址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缸窑岭村,它是当时东北唯一为烧造皇家建筑专用琉璃构件而设置的琉璃窑厂。近年来鞍山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对黄瓦窑遗址进行发掘的过程中,共出土了百余件清代琉璃构件,其中有80余件标记 “永陵启运门大脊”、“福陵角楼”、“昭陵大殿大脊”等有关清初“关外三陵”建筑名称的字样。

黄瓦窑始建于清入关前,是为满足修建关外“一宫三陵”的需求政府设置的专门琉璃构件烧制机构。据《满文老档》[3]记载:“六月初七、初八,海城所属析木城乡人献所制绿瓷碗、罐三千五百一十个。”文献中所记载的献绿瓷碗、罐之人就是日后黄瓦窑琉璃厂的创始人侯振举。侯氏家族[4]祖籍山西,是当地著名的琉璃家族之一,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移居辽东海州(今辽宁海城)析木镇缸窑岭安居,并把祖传的琉璃烧制技术带到了当地。

3.2中国古代琉璃构件的窑业技术

据《营造法式》记载,中国古代琉璃构件的烧制主要包括垒造窑、制坯体、配制釉料和烧窑四道工序。

3.2.1琉璃窑的垒制

中国古代的琉璃窑由窑门、火床、窑室、烟囱四大部分构成,即在窑门燃烧的火焰经窑壁升至窑顶,再利用吸火孔和烟囱的作用将火焰尖端下降到坯件上,最后从坯件之间的空隙进入吸火孔和烟囱并排出,这种烧法可使窑内火力均匀。

3.2.2琉璃坯胎的制作

古代制胎需经过选土、制泥、塑形三道工序。选土是制作坯体的最基本环节,过黏的土干燥后后收缩性较大,过于松散的土可塑性差,不易塑形。胎土开采后要通过去渣、晾晒、碾磨、浸泡、淘洗等工序,使胎土变成细腻柔软、可塑性高的胎泥,这个步骤叫制泥。制泥完成后,便可将胎泥塑成所需形状。

3.2.3琉璃釉料的配制

宋代《营造法式》第十五卷记载了当时绿色琉璃釉的配方:“凡造琉璃构件等之制,药以黄丹、洛河石和铜末,用水调匀,冬月用汤……”。这说明当时的匠人已经掌握了从自然界的矿石中提取所需成分来配制琉璃釉料。琉璃配方釉料经过碾成粉末并过筛后,用水调制成糊状均匀涂在琉璃坯体表面,最后将涂过釉料的坯体放入琉璃窑进行烧制。

3.2.4琉璃构件的烧制

琉璃构件需要经过两次烧制,第一次是烧制坯体,俗称“素烧”,烧制温度需达到900~1000℃。第二次是将烧好的坯体涂上釉料后入窑烧制,俗称“色窑”,烧制温度一般是800~880℃。烧制时间是另一个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营造法式》卷十五的烧变次序章节记载:“琉璃窑,前一日装窑,次日下火烧变,一日开窑,天侯冷,至第五日出窑。”至此我国古代琉璃构件的传统烧制过程便全部完成。

近年来对琉璃构件的各项研究逐渐增多,但以往业界学者的相关研究更多关注了中原地区古建筑琉璃构件,对远在关外的中国东北地区的琉璃构件鲜有研究。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琉璃构件的使用与窑业情况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

[1] 陈显昌.唐代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J].文物,19809):85-89.

[2] 孙凤,王若苏,许惠攀.辽代绿琉璃瓦残块的分析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3912):3840-3843.

[3]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译.满文老档[M],中华书局,1990209-236.

[4] 张士尊.从档案文献看海城侯氏与黄瓦窑的经营[M],社会科学期刊,20134135-1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