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配合度,心理状态,检查时间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0
/ 2

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配合度,心理状态,检查时间的影响

竺菲菲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配合度、心理状态及检查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阶段在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选取206例,以上对象随机分为2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配合度(98.06%),显著高于对照组(82.52%),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检查配合度,减轻患者减轻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从而显著缩短其检查时间。

【关键词】体位护理;心理干预;无痛胃肠镜检查;配合度;心理状态;检查时间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胃肠道疾病诊疗手段,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无痛胃肠镜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患者无法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进行检查,极易出现不良事件[2]。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积极地改善其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的身心状态,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此,我科室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开展实施了体位护理 联合心理干预,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阶段在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选取206例,以上对象随机分为2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其中观察组103例患者,男54例,女49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5.63±8.05)岁。对照组103例患者,男56例,女47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82±7.83)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具备无痛胃肠镜检查指征的患者;②年龄≥18岁的患者;③自愿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④研究依从性良好的患者;⑤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无痛胃肠镜检查禁忌症的患者;②存在麻醉药物使用禁忌症的患者;③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部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④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的患者。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体位护理

在对患者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前,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体位指导。指导患者在检查期间采取左侧卧位,以左右两肩连线垂直或微微向前倾斜于检查床,同时屈曲右下肢,伸直左下肢,保持患者躯体与右下肢呈 90°-100°夹角,左膝位于右膝之后,并在右膝下垫托软枕,右侧上肢平行放置在其右侧髂部位置,而左侧上肢屈曲肘部并将其放置于患者右侧腋下位置[3]

1.2.2心理干预

对于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由于胃肠道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加之绝大多数患者缺乏无痛胃肠镜检查知识,导致患者在面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时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检查顺利度和检查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并给予心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要面带微笑,热情陈恳,让患者逐渐放松。其次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及时评估其心理状态,并及时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在此基础上,向患者介绍无痛胃肠镜检查实施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介绍我实施流程,提升患者的认知度,消除其不良情绪,提升其配合度。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其中的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检查配合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检查配合度(98.06%),显著高于对照组(82.52%),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1两组患者的检查配合度比较

组别

n

完全配合

基本配合

不配合

配合度

观察组

103

72

29

2

101(98.06)

对照组

103

53

32

18

85(82.52)

X2

8.352

P

<0.05

2.2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2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03

53.44±3.15

32.13±3.76

55.22±3.37

35.11±3.32

对照组

103

53.35±3.24

37.65±3.22

55.15±3.25

39.36±3.14

t

0.042

6.275

0.124

5.253

P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1两组患者的电子胃镜检查时间和检查舒适度比较

组别

n

电子胃镜检查时间(min)

观察组

103

12.65±2.65

对照组

103

16.52±3.52

t

7.325

P

<0.05

3讨论

通过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通过合理的体位指导,利于稳定患者检查中的生命体征,缓解其生理不适感[5]。而通过心理干预,则能够帮助患者放松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检查,同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无痛胃肠镜检查认知度,消除其缺乏认知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并能够使其意识到配合检查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检查配合度[6]。通过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获得一个较为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保证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提升其检查效率。

综上所述,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检查配合度,减轻患者减轻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从而显著缩短其检查时间。

参考文献:

[1]周旋,王秋红,王红.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效率与不良反应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5):136-137.

[2]毛红玲,吴杨玲,魏小飞,代浩,杨雪,付羽婷.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05):193-195.

[3]王雄英,李玲,唐寅亮.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1):1695-1697.

[4]孙薇.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5):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