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博士论文》中哲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相关论述的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对《博士论文》中哲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相关论述的解读

徐福后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129)

摘要: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哲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作了剖析,这一剖析充分体现在马克思关于“世界的哲学化同时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相关论述中,以此表明哲学和现实之间充满张力的相互关系,展现哲学的实践批判力量。

关键字:《博士论文》  哲学  现实  实践批判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家,马克思认为不仅要用哲学解释世界,更应该用哲学改造世界。其实,关于哲学和现实的关系早在马克思的学术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中就有阐述。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为申请哲学博士学位而于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底所写的一篇学术论文。19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且已处于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然而,普鲁士政府为了压制、剥夺广大人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政治自由,颁布了一系列反动法令。而在这一时期的德国思想中,思辨哲学在庞大的黑格尔哲学中发展到了顶峰。然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深刻的辩证法,被它的过分茂密的保守体系所窒息。辩证法要求的是不断革命,而保守体系则试图和反动现实和解。这就注定黑格尔哲学无力改造德国的现实。此时整个德国依然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理应成为变革现实的先导。为此,马克思积极思索黑格尔之后的哲学走向问题。由于马克思认为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哲学走向和黑格尔之后的哲学走向有某种相似之处,因此马克思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流派上,并最终确定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博士论文》的主题。在《博士论文》中,由于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及出于迫切改变德国思想界沉闷气氛的需要,马克思凸显了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哲学,倡导思想自由,提升人民的思想观念。马克思虽对伊壁鸠鲁自我意识哲学作了较高的评价,但也表现了其不满,这不满主要体现在伊壁鸠鲁最终把哲学的注意力引入自身,缺乏对现实的考察。为此,马克思考察了哲学和现实的关系,阐明了哲学具有的实践批判力量,以回应德国现实改造的需求。

“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这是一条心理学规律。”马克思认为,哲学是自由的,它是“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作为自由的理论精神的哲学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僵死体系。因为哲学对内转向自身,寻求自我意识,对外必然要“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转向现实,和现实打交道。由此可见马克思首先揭示了哲学必将和现实发生关系,并成为一股实践的力量。“不过,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正是批判根据本质来衡量个别的存在,根据观念来衡量特殊的现实。”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是对现实的理论概括,总是代表普遍,而现实是个别和特殊的存在。可见,哲学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因此哲学转向现实后,会对现实进行理论的批判。可见,这里所说的“实践”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实践,而只是一种理论的实践,是一种理论的批判。至此,马克思阐明了哲学和现实之间充满矛盾和张力的相互关系。为此,他进一步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展开论述了哲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从客观方面来说,“当哲学作为意志面向现象世界的时候,体系便被降低为一个抽象的总体,就是说,它成为世界的一个方面,世界的另一个方面与它相对立。体系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反思的关系。”一般而言,哲学和现实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哲学是现实的理性原则,是现实世界发展变化的先导和动力;而现实则是哲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和展开。因此,当哲学的理性原则在现实中得到体现时,哲学和现实就联结在一起构成世界的统一整体。但哲学具有自由的精神和能动的本质,是不断发展的,而现实却具有一定的惰性和滞后性。且哲学并不是简单地回答世界“是什么”,还包含有“应该是”、“可能是”的东西。因此当现实落后于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时,哲学与现实就处于对立状态。于是哲学就起而反对现存的世界,批判现存的秩序,希望现实按照其理性原则发展。“体系为实现自己的欲望所鼓舞,就同他物发生紧张的关系。它的内在的自我满足和完整性被打破了。本来是内在之光的东西,变成转向外部的吞噬一切的火焰。”

    在哲学和现实的这种紧张关系中,解决此种对立的过程就是“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就是它的丧失。”所谓“世界的哲学化”,就是要将哲学的理性原则运用到现实中,使与哲学相对立、不统一的现实得到哲学的改造,通过哲学的理论批判使得现实朝着理性的世界发展,以此消除现有与应有之间的对立。而“哲学的世界化”,就是指哲学在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的过程中,不断与现实的世界冲突、融合,从而克服了自身的抽象性,抛弃那与现实世界不相符合的思辨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哲学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成为世界的原则,与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这里所说的“哲学的丧失”并不是哲学的消失,而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指导通过,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哲学在实现自己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消灭自身思辨形式,变成现实。“哲学在外部世界所反对的东西就是它自己内在的缺点,正是在斗争中它本身陷入了它所反对的缺陷之中,而且只有当它陷入这些缺陷之中时,它才能消除这些缺陷。”也正是在这样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中,哲学进入现实,获得具体性的补充,从而消除作为思辨形式所内涵的缺陷,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这也就是马克思所指的由精神世界的自由向现实世界自由的转变。

“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把事情纯粹客观地看成哲学的直接的实现的话。但是,事情还有主观的一面,不过这只是它的另一种形式。这就是得到实现的哲学体系同它的精神承担者即表现哲学体系的进步的那些个别的自我意识的关系。”哲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除了体现在客观方面,还体现在主观方面。当哲学和现实不统一时,为了实现再次统一,哲学需要把理性加给现实,以实现对现实的改造。而这就需要有一个“精神承担者”,以便把自己变为行动的哲学,变为实践的力量。而这个“精神承担者”就是哲学家,就是个体自我意识。为此,哲学对自己的精神承担者提出“双刃”要求。“在哲学的实现中有一种关系同世界相对立,从这种关系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个别的自我意识始终具有一个双刃的要求:其中一面针对着世界,另一面针对着哲学本身。”“双刃”的要求是指,一方面作为个别自我意识的哲学家应该面对世界,应用自己的哲学把现象世界从非哲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哲学思想的承担者哲学家本身又要把自己从哲学中解放出来,不断对自我意识进行清算,以完善和发展自身,促进哲学的发展。“因为在事物中表现为一个本身被颠倒了的关系的东西,在这些自我意识中表现为二重的、自相矛盾的要求和行为。这些自我意识把世界从非哲学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就是把它们自己从作为一定的体系束缚它们的哲学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哲学必须在不断改造现实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改造和完善,哲学家必须在不断改造哲学的同时实现对自我意识的改造和完善。由此可见,哲学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包括对客观世界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可见,马克思对哲学和现实的关系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之中,这二者是同步进行的,是同一过程即哲学发展过程,亦即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但是从哲学方面来说,重要的是着重说明这些方面的特点,因为从这种转变的一定方式可以反过来推论出一种哲学的内在规定性和世界历史性。”哲学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对世界和哲学本身进行双重改造的过程。正是哲学和现实的相互作用,才带来了世界新发展的产生和哲学体系向更高环节的深化和完成,从而使现实更加符合理性,理论更加充实、具体。而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又是无限发展的,包含着无限发展的阶段。

虽然此时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但他对哲学和现实关系的分析,显示了对黑格尔的保守方面的批判及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自我意识哲学的超越,为其后创立科学的实践观打下了良好的理论铺垫。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博士论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2.罗晓颖: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3.何萍: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问题[J].学术月刊,2002(09).

4.王兴赛:作为实践的哲学与世界的哲学化——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哲学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专辑,2016(03).

基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理论政策类项目“大类培养模式下低年级本科生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D50002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