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浅议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

黄建威

身份证号:440183199007163435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我国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电能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的重要性要求提高整个电力行业的管理要求。为解决配电网存在的各种问题,保障供电安全可靠,本文对配电网运行管理进行了优化分析。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

一、电力配网自动作用

配电网的自动化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有几点:⑴可以实现输配电点的自动控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控制,可以监测和测试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和需求,也可以与配电系统联动,综合通道终端设备形成一个封闭的控制系统,被监控的电力系统电力及时检查,如果出现不平衡在供需方面,这些信息将尽快传达给自动控制输配电系统,以便及早进行调整,平衡和改善配电网中的供需。配送调度的可控性。 (2)可以对配电网实施自动监控,要想提高供电质量,必须保证供电的稳定性,首先要做的是对整个配电网系统进行控制,但是,它配电网系统高效控制最基本的功能是控制和检查其运行状态,而配电网的自动运行正是这一功能。有效的管理是其制定和实施的根本. (3)配电网自动化运行,保证运行管理的合理性,实现对整个系统运行的自动控制,可以保证整个配电网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大大提高了将是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效益。社会效益 同时,随着电网规模的逐步扩大,配电行业发展较为广泛,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配电的合理、科学。为此,通过设置自动运行模式来提高供配电的准确性。

2.电网自动化的缺点

2.1 一些老旧动力设备纯粹的功能追求和综合科学思维。

但目前,由于变更、建设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地区的自动化规划不能统筹考虑,配电网自动化运行在没有系统规划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化系统可能会过度投资而回报微乎其微,从而导致灾难性的资本浪费。

近年来,积极开展电力体制改革和建设,但受各种因素影响,配电网设施老化、不稳定,部分设施仍在运行,但部分输电线路也出现老化现象,影响电网自动化的一个因素。

2.2线路缺乏科学性。部分地区电力供应行业平衡

国家电网长期以来未实施整体性、综合性整治。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配电工程分布不均衡。电源经常损坏,无法保证电源正常运行。这会导致配电网负荷不平衡,功率强度存在区域差异,并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老旧的配电网已不能满足日常需求,需要不断改造和建设配电网。不利影响导致负荷不平衡,大大降低了配电网自主驾驶的效率。

2.3 人力资源素质差

电网系统的发展增加了对高技能和专业水平的电气工人的需求,特别是在技术和计算机信息领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我国电网发展滞后,技术跟进较慢,缺乏与电网同步发展的高度专业化人力资源。目前,我国电力设备运营商业务水平普遍偏低,跟不上配电网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配电网运行管理整体水平偏低,留有空间改善。几乎从来没有。

三、相关优化措施

对于配电网,由于运行空间的复杂性,整体电力设备数量多、种类多、可靠性差异大、整套自动化运行。克服重重困难。因此,在该地区规划电网时,要作长远的、合理的规划,要根据本地区的运行标准,一一进行操作,不能只着眼于某一方面。

3.1 为开关设备选择合理的配网方式

旧设备无法尽快更换和部署,因此必须进行定期和严格的检查。协调和及早更换限制稳定性的电力装置 全球配电网络原则。比如老化线需要更换,放电线也需要同时更换。对于单台变压器,功率半径应尽可能小,以免因超负荷运行而发生事故。

配电网的不同运行方式对电力装置的影响并不相同。为了保证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的可靠运行,配电网的运行应该进行优化,特别是在一些供电部门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比较平衡的地区。根据您的需要,您可以选择更经济实惠的运营模式。例如,在管理整个配电网络的运行时,根据内容将其加入闭环运行,可以将巡检、维护、负荷转移等过程中对客户用电的影响降到最低。

3.2 严格检测

如果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尽可能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干扰,供电单位应建立相应的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监控系统,并对内部进行监控。整个配电网的运行过程 各种数据、设备运行等信用信息的严格监控和数据采集。通过监控系统,您可以检查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并收集数据和信息。万一发生突发事件,发出预警信号并输出异常信息符号,为配电网自动驾驶系统的事故判断和运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3.3 员工培训

配电网自动化运行方式的实施,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其能力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因此,有必要实施OJT和OJT。培训使他们获得专业知识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够满足他们的实际工作需要,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的效率。此外,企业还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案,规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行为,提高制度实施运行的有效性,避免不合理的操作影响配电网的运行管理。

3.4 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

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对应不同的电力装机、输电负荷和输电线路规划要求。通过优化运行模式中不协调的部分,构建科学的网格化运行模式。在现有机型的基础上,从专业和实用的角度进行改进、创新和优化,采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最高效的运行。同时,还必须为配电网系统建立配套的监控系统,通过有效的自主运行方式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我们将根据收集到的状态信息适当调整运行方式,努力不断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5 监控系统自动化

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控性,自主完善监控系统,有效采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并作为指挥运行的依据。监控系统的自动优化可以在配电网出现异常时检测识别故障情况,并根据识别结果响应控制故障程度。如果响应延迟,系统会发出警报并向管理员提供实时信息,以便维护人员在发现问题后可以立即采取行动,从而提高整体效率的运营管理。

结论

总之,配电网自动化的优化关系到电力行业的发展。优化流通网络,需要全民监督,齐心协力,为我国发展尽一份力。电力行业只有电网安全、有序、及时运行,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洪启武.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0).

[2]王萍.配网自动化系统现状及优化运行分析[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