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孙伟文

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中学810000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这样教师就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成就更高效的课堂。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教师要注重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打造更高效的课堂。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引言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及新教材的广泛化运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注重传统化教学方式的改变,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钻研,以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自学能力。高效课堂的构建目的就是为了落实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创新不够

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所以教师需要对其积极引导,要加强教学创新,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枯燥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关注与反馈不够,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习内容不够有趣,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学习也往往敷衍了事,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这就加大了语文课堂的教学难度。

(二)教学评价相对滞后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评价方法比较单调,比较滞后。大多数初中语文老师只根据考试分数来评定教学效果,但其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无法对学生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也无法促进教师的教育质量提高。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单调的评价模式,从多角度综合评价学习效果、提高能力、发展前景等,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从而防止能力和成绩不匹配,确保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

(一)开展网络教学营造氛围

在开展网络教学活动时,可以将重点集中于《纪念白求恩》《最后一次讲演》等相对枯燥的文章,以《最后一次讲演》为例,教师可以使用网络课堂给学生播放闻一多先生相关影视资料,播放前要求学生对人物神态等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讲演立体形象,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视频资料对讲演知识进行探讨,再结合讲演场景,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接受知识内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将资料收集工作交给学生,促进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加。或是在《邓稼先》教学后,结合其感人事迹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要求学生阅读,并写一段感谢词,依托于线上课堂创建高效、虚拟的第二课堂。

(二)合理地组织学生的活动

语文的学习与现实的联系紧密,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具体的生活实例对其进行解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同学的生命情感,减轻对知识的认识,对《春》进行了生动的讲解,把课堂上所描述的春光和自己的人生经验相联系,比如通过发问,使他们回想起自己的春日。让同学们回想一下他们在课堂上碰到的有关春季的词汇和句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同学们在“春”这个场景中获得更多的情绪经验。在教学中,还要搜集和梳理各种教学资料,使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并使其具备良好的语文表达功能。

(三)及时评价关注方法

首先,语文教师需注重评价学生的发展,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肯定,缩短师生关系的同时,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其次,语文教师在评价时需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不仅需给予认可和赞赏,而且要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加以引导,以促使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最后,语文教师需注重评价学生的真诚度,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需注重学生的人格,而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与积极性。同时,语文教师在评价时,需注重实事求是,以促使学生感到真诚,愿意接受教师给出的评价,积极改正自身的不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让课堂教学真正走向高效。

(四)设计表演式情境实践教学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教师选择以情境游戏的方式延展本课教学,让学生脱离一板一眼的学习模式,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解锁故事细节、体味人物性格。教师需将学生按照角色扮演的人物分类,以课文内容为抓手,从文本细节、关键词中延展想象空间,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心理建设做出大胆设想,为学生“讲戏”,促使学生对自身扮演的角色产生立体、清晰的认知。分析文学形象过后,教师请学生回归至小组中自主排练,并请小组模仿教师的讲戏思路自主设定故事背景,交代事情经过,以想象力补齐课文的留白空间,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流畅,更符合逻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性格自主设计舞台动作,更好地感受故事情节中“我”旁观父亲对叔叔于勒近况真实了解后的惊讶、愤怒与失望,近距离对叔叔于勒展开细致观察,与文学形象微妙、复杂的情感产生深度共情,以此凸显“我”富有同情心、重视亲情的高尚品质。

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学习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无论对教师还是新时代的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初中生的教育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学习会更有热情,高效课堂的教学成果会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康淑娟.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资讯,2020(25):106-107+110.

[2]黄子英.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4):22-23.

[3]张立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1(0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