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餐饮安全监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旅游景区餐饮安全监管

吕晓燕

青岛世园国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266041000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游客人数的迅速增加,游客和监管者越来越关注旅游场所饮食服务的餐饮安全。餐饮作为餐饮旅游景区的重要服务,其安全直接关系到游客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目前,中国旅游景区餐饮监管仍然存在日常监管、防范机制不足、监管困难、餐饮企业监管制度缺失、实施不力等问题。因此,要借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在食品监管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旅游场所餐饮监管机制,保证餐饮安全,促进旅游发展。

关键词: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前言

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旅游业的迅速和持续发展,也促使旅游业的竞争加剧。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一些不择手段的饮食服务提供者生产不规则的食物。食物质量差,影响人们的健康,危及人们的生命,甚至破坏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加强对中国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措施,将对完善和推进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生活水平发挥关键作用。

1 旅游景区餐饮服务行业监管现状

1.1日常监管松散、防范机制不健全

根据旅游景区调查,食品安全监管部在旅游景区的餐饮监管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经营主体分散,交通困难,行政监督不足,在监督方面部分方面存在着专门改正的松散现象,日常监督看不见人。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日常监管处于能见度、信息检索、惊喜和被动反应的状态。只有在发生重大餐饮安全事故时才会作出特别纠正,对非法经营者很难实行制裁和补救措施。此外,现有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1.2监测存在困难

风景名胜区不仅有现代化酒店,而且还有大量的低级小餐馆、小吃、冷藏室、小摊位甚至许多无证商贩。与此同时,餐饮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流动性强、供应渠道和对多样性的高度依赖,并面临着数量众多、管理困难、规模小、易遭遗弃、准入门槛低。特别是每年5-10月,是中国风景名胜区的黄金季节,但这期间气温高,湿度高,食物容易受潮。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用餐机会的增加和食品供应的增加,食品原料的检测工作也加大了力度。由于游客流动性很强,而且访问时间通常很紧,餐馆可能属于不同的行政管辖区,特别是在发生餐饮安全事故时进行自我管理的个人访问,可追溯性的阻力更大。

1.3餐饮企业安全体系缺失,实施不足

风景名胜区的大多数餐饮经营者缺乏餐饮安全、相关系统建设和法律意识方面的知识。餐饮企业的食品和原材料采购渠道几乎总是来自景区以外,大多数餐饮企业无法实施食品原料卫生管理制度、证书申请制度和买卖账户制度,一些餐饮企业共用加工场所和日常生活场所,一些餐饮企业厨房面积非常狭小,以扩大餐饮区。一些餐饮单位缺乏卫生保护设施和清洁的餐饮处理环境,造成许多环节的餐饮安全风险。

2 加强旅游景区餐饮安全监管措施

2.1建立垂直监管体制

统一和纵向监管模式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同时避免职能重叠和监管缺陷。建立一个有食品监督机构和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参与的食品监督委员会,以确保统一监督旅游景区的餐饮服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避免监管真空和政策不一致。有必要实行统一指挥、明确分工、集中和协调的原则,并建立一个监测旅游业餐饮安全的长期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阶段监督,个人负责。卫生部负责餐饮安全的综合协调,负责餐厅安全风险评估、餐饮安全标准的制定、餐饮安全信息的传播、检验机构资格的确定和检验标准的制定。企业和行业需要完善食品流通票券制度,提高有问题食品的可追溯性。景区旅游局严格监督主要经营主体,确保主要经营主体的进出,重点进行餐饮风险管理。这是一个动态和互动的监管网络系统,包括专业服务和业务对应方。

2.2加强日常监管

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景区餐饮服务企业和摊位的日常监督,坚持对餐饮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和餐饮摊位的地理布局和经营条件,旅游区餐饮单位可分为多个网架单位,网架管理可实施。监督餐饮企业编制职工健康记录,实施职工健康年度检查制度。编制监管完善的信用记录,加强对信用记录差的餐饮服务的监督检查;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基础上,推进旅游场所餐饮单位的定量分级管理,开展旅游场所食品安全示范项目建设,在示范店发挥领导和指导作用。确保新开放的餐饮单位、餐饮企业和过期的景区摊位符合健康系统、清洁环境、全面设施、运行标准和风险控制标准。

2.3加强部门合作,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旅游餐饮服务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地区和部门之间的积极合作。同样,饮食服务的管理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部门必须加强对旅游场所餐饮服务的监督,加强对食品安全和服务问题的监督。及时查明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确保有效执行政策和条例。加强餐饮服务监管和信息建设,应对餐饮业的快速发展,进行实时监控、实时理解和控制,实施餐饮业信息消费者评估制度,保护权益。

2.4加强社会监督

提高旅游景区管理人员、餐饮经营者和游客对餐饮安全的参与和问责意识,并参与对旅游餐饮安全的监督。其目的是通过多种通信手段提高游客对餐饮安全风险的认识,在景区开展餐饮安全宣传活动,在景区传播餐饮安全知识,加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教育,使其了解提高公众对人权和监督的认识,加强社会监督,通过12315等平台扩大投诉渠道,建立旅游质量监督之家,建立投诉信箱、举报电话、举报网站和接待服务。并建立健全的恢复安全信息系统,开放通知渠道,及时发布有关恢复安全的预警信息。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通过媒体宣传中毒事件和对旅游景区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事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打击食品犯罪,维持市场秩序。与此同时,扩大检查查出查处,把重点放在一些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影响的案件上,采取必要措施报告案件,抑制市场,保持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正富.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下工商部门防范事故责任连带化的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9):70-73.

[2]周应恒,霍丽弱.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3):91-95.

[3]胡卫华.中国旅游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1):49-52.

[4]陈幼红.完善并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探索:以浙江省为例[J].消费经济,2011(3):72-75.

[5]封苏琴.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P2(2):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