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分析

占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梦笔学校  353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处于稳步上涨趋势,但同时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以及儿童生活教育的巨大成本使得大量父母外出务工将子女留在家中接受教育,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出现,而由于缺少父母的呵护与关注,导致留守儿童正面临着来自于家庭、自身以及学业的三方面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留守儿童”的定义,分析了“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关联性特征,最后从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希望帮助“留守儿童”父母做好子女教育工作、提高陪伴子女的时间,同时也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学业成绩

1 “留守儿童”定义

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务工人员迫于现实因素将子女继续留在农村学习生活,因此也导致“留守儿童”群体产生。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的《意见》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由此无法上父母共同生活16周岁以下的农村户籍儿童[1]。从留守儿童的定义可看出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为农村户口,因此可默认农村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概念大致相同。

2 “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关联性特征

2.1 调查样本概述

本研究对当地“留守儿童”进行取样分析,其中“留守儿童”样本数量概况见下表。

表1 当地学校“留守儿童”总数

学校

学校“留守儿童”总数

四、五年级“留守儿童”人数

光明中心小学

98

28

梦笔学校

107

31

仙阳中心小学

121

34

石陂中心小学

56

10

枫溪学校

26

9

总计

408

112

2.1 家庭环境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在针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家庭环境以及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后得知,并非所有家庭环境不佳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几乎每一个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儿童”都拥有较为不幸的家庭环境,同时这种由家庭环境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趋于严重化、显著化,虽然四五年级“留守儿童”心智较为成熟,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表现的更加极端,足以说明家庭环境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从问题类型来说,大多数“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陪伴而存在怕生、怯懦、缺乏安全感、渴望陪伴与关怀、沟通困难、社交障碍等问题,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因目前家庭环境问题而对外部环境抱有较强敌意,或行为具有较强攻击性。

2.2 心理健康导致学业成绩问题

从实际调查结果了解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当中,大部分学业成绩不佳,尤其四五年级“留守儿童”表现的更为显著,当地四五年级“留守儿童”的平均期末测试评分为B+,而“留守儿童”的评分仅为B-,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也可得出类似的结论,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拥有心理健康问题,而对相关性进行分析后,了解到正因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才导致学生学业成绩受到心理因素影响,无法投入学习当中,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

3 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有效策略

3.1 教师转变自身教育观念

教师要懂得用积极的暗示和表扬鼓励儿童,建立温暖、关爱、互信的课堂氛围,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对他人的信任感[2];鼓励儿童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集体意识、友谊感和归属感;鼓励儿童学会关心他人、帮助别 人,赢得他人的尊重,增强与人交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课堂内外应当用各种方式为儿童补充与亲人或旁人的相处方式的学习,并且教授他们一些如何倾听、并与人交流的技巧、方法,补齐他们人生中的必修课程。     

3.2 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

教师要主动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给予“留守儿童”正确人生取向。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起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和培养儿童的观念,促进亲密亲子关系的建立,明确作为监护人和家长要提高关爱儿童的意识,特别是引导家长积极陪伴儿童、努力创造机会与儿童团聚。

3.3 提高家长与“留守儿童”沟通频次与时间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相互的,同时也是连续性的,而在襄城县农村大多数家庭中沟通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频率高而时间短,二是频率低但时间长。这种低效的沟通对改善亲子关系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如果电话形式已不能满足情感需求,可进行视频通话,孩子也可以通过视频向父母展示自己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当看到对方熟悉的面容以及由心的微笑时,会更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让双方暂时忘记身居异地。利用这种沉浸式的沟通方法,可以营造令人愉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宠爱,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内心的孤独感。

结语:总结而言,“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也会反过来影响学业成绩,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自身应当转变教育观念,同时提高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质量、帮助家长提高与“留守儿童”的沟通频次和时间。

参考文献:

[1] 平娜.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以陕西省蓝田县曳湖镇为例[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21(003):79-82.

[2] 孙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重要性探究[J]. 家庭·育儿,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