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走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竞走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

张晓睿

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青岛 266000

摘  要:随着国内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比赛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重视。竞走是一种伴随有氧和无氧混合代谢活动,但以有氧代谢为主,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竞走技术的分析,结合教学体会,本文作者探讨了竞走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初学者在练习竞走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等,希望能对竞走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竞走;教学;动作;分析

竞走是在普通走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竞技体育运动,但与普通走步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摆臂有力,节奏感强,步幅大,步频快,骨盆沿着人体三个轴转动,特别是沿垂直轴转动的幅度较大,支撑腿在垂直部位时膝关节伸直和后蹬迅速有力。

竞走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 伴随有氧—无氧混合代谢的运动。 其特点是工作时间可长可短、运动负荷可大可小,对青少年及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竞走技术特点

竞走是一项由单脚支撑与双脚支撑相交替两腿不断交互迈步前进的周期性运动,竞走的一个周期(即一复步)人体要经过两次单脚支撑和两次双脚支撑。

1.1下肢动作

下肢动作是竞走技术中最主要的动作。在走的周期中就一条腿的动作而言,可分为支撑与摆动两个时期,支撑时期又可分为前支撑(前蹬)与后支撑(后蹬)两个阶段,阶段的划分是以身体垂直部位为分界线。

1.1.1前支撑(前蹬)阶段

前支撑阶段的动作是从脚着地瞬间开始到支撑腿垂直支撑瞬间为止,该阶段动作的主要任务是减小着地时的制动和由此而造成水平速度的损耗。

1.1.2后支撑(后蹬)阶段

后蹬阶段的动作是从支撑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脚趾末节蹬离地面为止,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后蹬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人体向前运动。

1.1.3摆动时期

摆动时期是从脚趾蹬离地面开始到摆动腿着地前瞬间为止。该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支撑腿的动作,增大步幅,加快步频,提高后蹬效果,此外,还起到放松在支撑时期工作的伸肌群的作用。同时摆动腿的加速前摆动作对促进支撑腿蹬离地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1.2躯干与两臂动作

竞走时躯干的姿势将会直接影响到骨盆的运动。正确的躯干姿势能避免由于上体过分前倾或后仰而造成的动作紧张,也有助于髋部的前送和加大蹬地腿的后伸幅度。摆臂的任务是维持人体平衡和调节步长、步频。

2学习快速低姿直摆前腿走

教学目的:教学开始就要用快速低姿直摆前腿走,目的是从开始就培养学生在快速节奏中后蹬,后摆与前摆腿都要取低姿势,即脚距地面很近,以防止高抬腿摆腿造成腾空犯规。

2.1摆动腿的脚以距地面最低的姿势由后向前的快速摆。要领: 后蹬结束脚尖不再后举,脚与体后略呈内翻,脚尖略勾起,同时重心逐渐前移支撑腿进入后蹬,摆动腿大腿带小腿并同侧髋在微伸膝的形式下,以脚外侧距地面最低高度,似擦地非擦地的前摆姿势向走进方向的正中方向上摆动,以足跟外侧先着地再滚动到全脚。两腿交互快速迈步前进,每步确保后膝对正前腿窝,前脚跟对准后脚尖在接近一条直线上落地。

2.2在低姿后摆与前摆基础上,前脚跟一着地其膝关节即基本伸直。要领:前摆时确保摆动要低,并要迈出适宜的步长,做到既不伸也不缩使步长尽量加大。在此前提下足跟一着地其膝就基本伸直。

2.3学习快速低姿微屈前摆腿与后磕足跟的伸膝摆动作。①在控制适宜后蹬角的前提下,前腿以低姿微屈膝形式前摆。要领:在高重心条件下后蹬脚在蹬离地面瞬时前摆,同时前摆腿带动小腿在同侧髋的推动下,小腿轻松地伸膝前摆。向前摆动既保持一定幅度又不要伸拉,伸直的膝关节既不紧张也不能出现反弓现象。②后蹬结束同时微屈的前摆腿的足跟后磕着地,其膝基本伸直。要领:后蹬脚蹬离的同时,微屈膝前摆腿以摆向前进方向正中线上空,其脚尖指向斜前方,当足跟着地前瞬时大腿有外旋,膝处于极度放松,造成放松的小腿在呈微背屈的脚在外旋腿带动下迅即足跟后磕着地,使膝关节基本呈伸直。

3骨盆与下肢动作的协调

配合骨盆在竞走中不仅有助于增加步长和鲜明地展示垂直支撑, 而且对于协调全身动作都是不可 缺少的中心环节。

3.1学习骨盆主要绕垂直轴进行前后转动的技术。目的:体会后蹬顶送同侧髋,同时另一侧髋前移,使下肢处于游离放松状态的前摆,以增加步长和协调全身动作。要领:当一腿处于垂直支撑和进入后蹬时顶送同侧髋向前,另一摆动腿在低姿前摆与同侧髋的推动下,其脚略呈内翻和背屈,以距地面最低的姿势向走进方向的中前方中线上迈出,既不伸大步,但又有适中步长的步子落地。此时落地腿前后膝重叠相对,则骨盆势必参与绕垂直轴转动的运动。

3.2学习后腿蹬离的同时前腿

后磕足跟伸膝与重心快速前移的体会。目的:运用骨盆绕三轴运动的条件来协调两腿的蹬摆用力与重心快速前移的协调配合体会。要领:当后脚尖蹬离地面前的瞬时,微屈膝的前腿在脚略呈内翻和足背微屈姿势,以距地面最低高度向后脚尖的正前方摆出,在膝踝比较放松的情况下,小腿突然与前摆中脚足跟外侧后磕着地,同时后脚跟蹬离地面。由后腿的后蹬和前腿与前摆中的突然脚跟的后磕,不仅是摆动腿膝关节基本伸直,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发生后腿蹬送推动重心前移,同时前腿前摆的用力之末的重力作用即变为摆动腿的回收后磕,使摆动突然终止,由此产生的杠杆作用促使人体重心的快速前移。

4两腿蹬摆与全身协调快速配合目的:使全身尤其是上下肢和骨盆做到快速、准确和协调、省力的配合

4.1原地反复做后脚蹬离同时前脚后磕,即基本伸直膝、骨盆与重心快速前移,肩带与骨盆交叉。要领:后脚蹬离同时前腿及后磕伸膝着地,使重心得到迅速的前移,与此同时借后腿顶送同侧髋并使对侧髋前移,形成骨盆与肩带处于交叉,使上下肢协调对称的运动。

4.2将上述练习形成动作意识,即以意识来控制动作。可将其练习简化为后腿一蹬随即前脚足跟即后磕,使略有前倾的上体与重心得到快速的前移。为便于记忆可归纳简化为:蹬、磕、移。要领:四肢的摆动要协调,动作关键在于快速、准确。如一蹬离则前脚即后磕,其膝即基本伸直,此时重心也就快速前移到原来的摆动腿现变为支撑腿上来,动作快速交替进行,肩髋成交叉。

5结语

总而言之,竞走是一项技术综合性强的运动,对学习者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要求,竞技体育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只有保证技术规范与稳定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必须遵循合理的教学原则,并辅以科学的训练理论方法指导,同时还要提高竞走技术教学实效。学校是培养竞走人才的主基地,但长期以来,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受制于多种主客观因素。所以如何有效地进行竞走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竞走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竞走技术动作教学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竞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对竞走教学和训练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何志敏.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1):78-80.

[2]杜云鹏.对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认识与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