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策略研究

王紫慧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一项有计划、有规律、有针对性的课堂学习与训练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对课堂上的教学知识加强巩固,掌握数学计算技能,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思考能力。本文主要基于数学练习设计的实际需要,探究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探索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课堂练习设计的是否有效同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新学的知识,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及能否真正的使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其主体地位,进而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综合设定数学课堂练习内容,有效、合理的利用课堂练习时间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效率,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一、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大部分小学生提高自己数学能力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帮助自己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加深所学知识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教师在有效练习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一定要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固有规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引领学生参与到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具体的数学模型,并开展数学解释与数学应用的过程。所以,关注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和体验数学知识,然后再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的确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好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提高有效练习课程的教学质量,那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一些教学实践活动,让各位同学在实际操作过程反复推敲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对它们进行查漏补缺,比如在针对平行四边形知识进行有效练习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四根木条,制定出一个简易的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通过这个简易道具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加强练习设计与教材密切相结合

课堂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巩固课堂上数学知识骨架,因此在习题的设计上一定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习题练习,以基础教材为主,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出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教材纲要结构编制、设计课堂练习题。这样设计的练习内容才具有针对性,具体到某公式、规律或理论。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练习题的实用性,在抓住主旨的情况下,进一步延伸习题的实用性,目的是让小学生能够切身体会,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不仅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一节学习中,教师根据教材基础内容,课堂讲解的知识点,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一个长方体,长为6分米,宽为5分米,高为5分米,那么数一数在这个长方体中长是5分米的棱可有几条,有几个面的面积为30平方米。利用问题加强学生对长方体图形的认识,并扩展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想象能力,同时教师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延伸练习题的内容,比如一个以正方形为底面的长方体,正方形边长10厘米,长方体高30厘米,若将高延长6厘米,那么长方体表面积会增加多少。通过加深习题的设计,来提高学生在基础教材内容的掌握上扩展思维能力。

三、加强练习设计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教给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数学教学偏离了生活实际,数学学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学生有兴趣、有意义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确实是有些枯燥,但有很多的趣味性元素可以挖掘,目前一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练习时,只会让各位同学进行程式化的习题训练,这种做法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于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制定有效练习教学计划时,可以以实际生活知识为素材,吸引各位同学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获得数学教师理想中的教学效果。比如在针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进行有效练习时,首先可以让各位同学列举自己所见过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其次让学生阐述这些物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最后布置相应习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缓解给同学的学习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加强趣味性作业设计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对任何事情都特别感兴趣,所以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题目或者数学游戏,这样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其中,由被动参与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比如,可以设计如下作业。

(一)游戏作业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所以很多作业可以设计成游戏形式。如,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后,如果单纯进行加减计算,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所以可以设计“拿扑克牌”游戏,事先准备一副扑克牌,同桌两人一组做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同时拿牌,一人一次拿两张扑克牌,用这两张扑克牌上的数字进行加减计算,算得又对又快者得一分;一局结束放回,把扑克牌打乱再继续。再比如,认识了方位“左、右”之后,可以玩“指鼻子”游戏。这些游戏类作业可以在课内玩,也可以在课后学生和家长一起玩。

(二)说说作业

说,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一年级学习了“认识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二年级学习了乘法口诀,让学生用“9×5”讲一个身边的数学故事。计算题,让学生说算理、算法;脱式计算,让学生说运算顺序;解决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

总之,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练习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需求,切实发挥课堂练习的功效,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福祥,白雪清.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的实践与研究[J].新教师,2020(04).

[2]田德庆.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建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