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红色旅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陈继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  850000

摘要:红色旅游拥有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等特点。因此包含升华精神品格的

因素。当前我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民族地区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红色旅游,既能弘扬民族精神,也有助于经济发展。

关键词:红色旅游;旅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红色旅游不但资源丰富,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通常概念为通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和缅怀学习等主题活动。主题内容通常表现为革命和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坚强斗争,最终建立丰功伟绩纪念地或标志物等。通过发扬蕴藏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达到游览参观缅怀教育相结合的目的。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历史河流源远流长,时间进入近现代之后,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经过长期而又持续的努力,最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并建设了伟大的祖国。这期间,涌现出了一位又一位的历史人物,出现了一件又一件可歌可泣事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在丰富并延伸。进行长期的斗争环境中,各种历史故事的发生地、纪念地等等的数目众多,在未来旅游行业大发展中,正具突出特点和独特优势。该类景点经过开发后,作为旅游景观的出现,不但可发挥经济优势,而且可彰显历史意义,同时体现民族精神的汇聚,对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深远。在爱国主义这一民族精神的内核里,在不少红色旅游景点的主题蕴含中,中华民族精神被从多角度深刻体现,尤其是铸牢中华民族意识变现突出。很多可歌可泣历史人物和故事表明:当代中国历史是交融汇聚多元一体,是各族共同缔造并巩固且不断发展。在如今的关键时期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需凝聚力量团结一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红色旅游及相关文旅行业的与时俱进,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2.仍有巨大发展潜力。持续兴建各类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业配套服务,既为当下的旅游产业持续赋能,也为将来的产业拓展留足空间。文旅创新,完善基建,产业配套等均需立足长远。长远发展未来旅游的基础,既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也需要配套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吸收民营资本。随着交通酒店等文旅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为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典型表现在如伴随着红色旅游建设的进程,已形成大批经典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在参观博览的同时,不但可以观光风景,还能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对个人在将来工作里,通过红色旅游过程中,收获的各种精神财富,激励每个人奋勇前进。通过潜移默化受教育,吸纳共同体意识元素,对社会有助增进团结,为实现伟大复兴奋斗。有助于建立爱国理想,树立远大志趣,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努力实现共同的富裕与繁荣。另外,早在2020年,红色旅游就已超过1亿人次,未来几乎可确定会持续增长。这些可主要归因于以下几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由于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迅速,自然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追求。红色旅游的兴起、存在与发展,恰恰反映这样的客观物质情况,满足了更向往的精神需要。(2)红色旅游经典案例越来越突出,线路或景区的建设越来越多样,服务如酒店等设施越来越完善,行业的管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些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3)虽然实践中暴露了一些红色旅游景区存在不足,但是恰恰说明该行业仍有巨大的改进提升空间。由此,可得结论,伴随红色旅游增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越之处,将越来越得到体现。

二、红色旅游活动自身特点就包含升华精神品格的因素

在红色旅游过程中蕴含着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等三大基本特点。

1.学习性。伴随GDP总量不断增长,旅行变得越来越普遍。借助旅游这样逐渐普及方式,可潜移默化地在本身过程中,学习近现代史和革命的故事。具体来讲,学习与旅游,都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如,通过营造自我启发教育氛围,可寓教于游、润心无声,达成“游中学、学中游”效果。自古以来,历史上就重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就有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当下开启动红色旅游浪潮,正是这种优良传统的传承。通过红色旅游中的学到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部分。在实践中的案例不胜枚举。

2.故事性。红色旅游中教学因素需被妥善处理,尤其,是它与普遍意义上旅游的辩证关系。为取得学习历史良好的效果,关键要以人说史,见微知著。历史典故的形象越生动有趣,越贴近日常生活,就越有着亲和力,越使历史更鲜活。英雄形象和故事也融入了人民心中。说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创造者。为避免林林总总、数目繁多红色旅游景点大面积雷同,降低旅游服务内在品质的情况产生,还要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真情实景厚重的历史感,当地故土特有的亲切感,以及旅游本身存在美感,彼此交融,才能让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3.参与性。和通常旅游景点一样,红色旅游景点和路线,也需让游客参与其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这也是旅游业的共性。红色旅游本身就有实践意义学习,为了获得更佳的学习性和故事性,尤其是游客的主动参与必不可少。各旅游点应紧跟文旅体验的潮流,突出红色旅游项目的多种参与性。即使部分景点旅游过程相对艰苦,也不该过度趋向非真实的舒适化,和过度商业化和旅游地产化倾向。否则会影响还原历史本真的特质。

三、红色旅游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红色旅游已成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另外发展红色旅游,还可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依托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开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新范式。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既是传统革命教育方式的创新,又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还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如,在民族地区的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者将民族地区革命事业,置于中华民族视阈的背景下,经过审视和客观评价,进而会出现情感共鸣,然后内化为积极的价值观。凸显出民族地区红色旅游的价值观塑造功能,形成对民族地区革命贡献与建设成就的认同,进而凝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最终升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

2、既再现革命实践,也有助经济发展。红色旅游将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产业的观念进行了与时俱进的结合,既是观念的创新,又是产业的创新,成了旅游产业新的重要方面。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在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也扩大了就业环境,促进周边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悦,秦兆祥,张薇,谭慕华.民族地区红色旅游的价值内化与认同凝聚:表征、过程与机理[J].旅游论坛,2021(6):107-119.

[2]安博武,陆朋.京津冀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产业经济论坛,2021(16):17-18.

[3]杜晨新,孟宋伶,崔毅,马学硕.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创新发展研究——以正定塔元庄为例[J].中国经贸导,2021(5月中):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