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许谣

肇庆万洋众创城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了相应改革,从而明显改善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不善的情况。为了在日后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优势,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足;改进策略

1建筑工程深化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意义

        鉴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其总结了如下三点:

第一,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控制的同时,技术水平也能得到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更新。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应用新的施工技术,这也就促使了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的水平。第二,将建筑工程项目中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建筑工程涉及的领域众多,而且工序复杂,在各个环节的施工只有规范化,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第三,提高建筑内部的管理力度。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需要积极落实每一个管理岗位的职责,将职责具体落实到个人,这样可以促使建筑内部的管理力度,提升建筑内部的管理效率,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存在的不足

2.1施工技术较落后

        当前的科技发展迅速,尤其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水平的提升,要求建筑工程中要更新先进的技术,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完成当今时代对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使得建筑工程才能顺利竣工。但是当前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依旧在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造成施工技术不达标,很难支撑新时代对建筑工程新的要求。施工技术落后的另一个原因是施工团队缺乏掌握新技术的专业人才,为了追赶施工的进度,施工单位未开展关于新技术施工的培训工作,导致施工质量受到技术落后的限制,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2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建筑工程又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工程,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理论知识丰富,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能够理论加实践有效地融合运用到管理工作中。但是当前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不足,不能应对当前的施工企业管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施工设备和仪器逐渐应用到施工建设中,管理者若是不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知识储备,很难适应新的管理现状。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足导致施工中管理水平较差,因此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在所难免,难以保障施工质量符合建筑需求。

2.3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机制为保障项目的施工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当时一些小规模的建筑企业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未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施工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导致难以切实保障施工中的建设质量。质量管控机制不健全还表现在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效率低,不能对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质量监管工作不全面,容易产生质量隐患,不利于保障施工工作的质量。

2.4管理工作不明确

        一般建筑工程项目都会采取分包项目的管理方法进行工程的管理,因为有些项目涉及的领域复杂,一家施工企业很难独自完成。分包项目的施工管理方式有整合资源、减少成本的优势,同时又会造成管理工作不明确的弊端,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这是由于工程项目层层分包,管理制度被层层忽视,在施工中没有管理制度的约束,导致施工不规范化,比如未将具体的岗位职责划分清楚,一旦出现问题无人承担责任,导致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控不严格,难以有效切实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

2.5监督体系不完善

        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是需要监督部门的严格监督来辅助的,因此,项目施工中的监督体系必不可少。但是当前一些建筑企业中监督体系不完善,表现之一就是缺乏对项目质量的监督,缺乏整体把控项目的施工质量,造成项目施工中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监督体系不完善的另一个表现是监督管理人员人浮于事,占着管理的岗位而不行使职权,对施工中不规范的行为置若罔闻,导致施工问题频发。因此,项目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完善监督管理系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

3.1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的素质与项目的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施工单位要更新管理团队的人员构成,多吸纳一些年轻的高素质人才,使得管理团队年轻化、高素质化。其次,施工单位要积极开展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并制定考核,使得管理人员不仅具备管理经验,还要具备新的管理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中。同时,应该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细化管理工作,使得管理工作规范化。

3.2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控制工作

        管理人员的素质与项目的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施工单位要更新管理团队的人员构成,多吸纳一些年轻的高素质人才,使得管理团队年轻化、高素质化。其次,施工单位要积极开展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并制定考核,使得管理人员不仅具备管理经验,还要具备新的管理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中。同时,应该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细化管理工作,使得管理工作规范化。

3.2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控制工作

        众所周知,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是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因此施工单位首先要保障建材的质量,选购建材要购买有相关资料的供应商的产品,选择质量优价格低的建材;采购部门采购流程要规范化、合法化,禁止采购人员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以次充好的不法行为;购买后的材料应该合理科学地放置在专门的材料库房存储。避免环境的变化造成材料的损害;对于施工前的材料,检测部门要做好检测工作,确保建材能够符合项目施工的标准,检测合格才能使用;施工期间,保障建材能够合理的被调配,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3.3提高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能力

        有效控制项目施工的成本,能够使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为施工单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重视成本管控的重要作用,树立成本管控的理念,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要渗透成本管控的理念,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次,建立并完善成本管控的制度。为项目施工中的各个阶段建立制度,使项目的成本管理具有制度的约束,不至于失去管控造成无法有效管理的局面。最后根据项目的实际状况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措施,比如选择适合施工企业的成本定额,将成本管理纳入保障性的管理工作,发挥成本管理工作的意义。

3.4深化项目工程质量的控制力度

        首先,施工企业要制定项目的质量控制制度,以具体的制度规范具体的施工环节,切实保障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其次,施工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并随机管理监督每个施工的岗位是否遵守施工规范,发挥本岗位的作用。最后,项目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情况制定奖惩的方案并严格执行,最大限度地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与施工人员保持随时的沟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

3.5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在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阶段都要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以此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还要注重细节的监督管理,对施工是否规范、建材是否达标等都是监督管理的内容。完善质量的监督体系有利于项目施工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补救,以此降低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概率,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质量。

4结语

        总之,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建筑企业及整个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建筑工程管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真正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民群众可靠安全的居住地才可以得到良好保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对于存在的某些问题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建筑工程管理不规范、缺乏安全意识、建筑工程管理法律不完善及工程造价控制不合理等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结合这些具体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地应对与处理,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管理控制措施,如做好施工进度管理及安全管理、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法律、加大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视程度等等,由此认真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控制工作,从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庆峰.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J].门窗,2019(01):43-44.

[2]杨万兵.分析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J].四川水泥,2018(08):211.

[3]沈楝大.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之质量管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227.

[4]张建业.试论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0):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