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机场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论中小机场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方路

黔南州荔波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荔波  558400

摘要:中小机场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也是形成枢纽、干线、支线机场网络布局的重要环节。截至2021年,我国境内共有颁证民用运输机场248个,其中年旅客吞吐量50万人次以下机场119个,占总数47.98%,这部分机场因自身生产经营发展的局限、经济效益的困难和压力,必然会导致在消防保障投入有所不足,只能咬牙满足必备的消防车辆和人员配备,而消防站的基础设施,消防员个人技能、防护等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达到快速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思考,提出以下几点中小机场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思路,为民航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一、强化党建引领,建立自上而下的消防应急保障文化

一是切实发挥好消安委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两个至上”总方针以及习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消防工作重要指示,以认识再提高,站位更精准、标准再严格为目标,始终围绕党委决策部署,建立好部门联动、信息报送、分析研判、闭环处理等工作机制,定期对机场火灾形式、消防隐患、履职尽责自上而下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当好“侦查员和评判员”;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性教育,培育战斗精神,通过成立党员消防救援先锋队,把党旗插进消防救援第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党性教育的开展与进行,建立全员消防理念,弘扬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文化,形成浓郁的全员消防安全文化氛围统筹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全面消防救援管理体系

(一)掌握消防员在岗动态,提高消防备勤力量。一每日岗前对专兼职消防员进行车辆定员安排,确保突发情况时出动井然有序。当日在岗兼职消防人员作为消防救援执勤人员,各部门不能擅自安排离开机场区域,如有特殊工作任务需向机场消防管理部门报批,有效掌握在岗专兼职消防员实时在岗情况,确保消防救援集结出动满足应答时间要求 。二是建立航班保障备勤制度,提高航班保障期间消防备勤力量。根据各部门航班保障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勤务,协调兼职消防员在航班起降期间到消防岗进行消防备勤保障。

通过充分掌握并了解当日消防员在岗动态的相关情况,针对性地加以管理,以便于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后续实施工作,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制度,并在这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根据各部门航班保障的工作情况合理安排相应勤务工作,让其现有的兼职消防员也能够较好地参与到消防保障工作之中,让其人员工作安排更加合理,立足于实际工作需求,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工作调整。

(二)着眼救援方案要素,提高预案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本场重点要害部位要做到“一处一案”,定期了解各要害部位情况,检验评估灭火救援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对不适用的灭火救援应急预案,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进行修订,明确应急救援出动路线,目标现场救援车辆位置停放,人员力量部署及退防路线等关键要素,开展重大火灾事故模拟情景构建,结合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排列出事件孕育、发生、扩大、控制到再次衍生灾害的应对各阶段的情景过程,对现有的消防应急资源和能力进行检验,进一步修订完善预案。

目前应急预案的种类相对较多,预案在具体进行操作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那么为了保障其救援方案能够高度贴合实际需求,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在救援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其方案的特异性和自身差异进行制定,同时针对其应对方案反复进行情景演练,以保证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此外,还应对现有的能力进行分析制定出完整且高度贴合实际中小型机场需求的工作模式,让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更加具备特异性,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三)科学施训,明确目标。以XX中小机场为例,地方消防救援力量紧急出动到达机场参与救援时间为25分钟,结合机场救援能力实际,针对性开展25分钟内救援处置能力提升训练,确保地方救援力量达到前,可持续开展灭火救援,提高本场前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定期组织紧急拉动测试,三无演练等方式,使机场消防救援人员随时保持良好战备状态,一旦紧急情况来临,做到人员设备快速出动,有序处置。

这种明确目标的工作方法及相应的工作理念,有助于促进其工作质量等方面的提升,让救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并极大程度上让民航消防灭火救援更加具备针对性。通过前期的各类科学训练明确相应目标之后,现有制度建设也可以更加具备针对性,能够科学的实施相应演练及处置能力提高的专项训练,同时围绕着中小型机场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特异性特征,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手段及措施,让其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强化完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的完善是目前开展实际工作时的关键基础,要着重对其设施进行性能运行检查,特别对重点部位要进行针对性排查,对老旧或者是存在运行隐患的统一进行更换,提升其系统的适用性,提升其总体的应对保障能力。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需加强其相应的救援装备建设,实时动态关注机场航班起降信息,做好消防保障等级升级前置工作,根据《民用运输机场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要求,对于相应的设施装备,人员需求等方面,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从而合理的进行投入,确保其消防保障等级满足行业标准,避免出现航班量的快速增长与消防保障等级不匹配。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工作模式,相应的工作方法,后续工作的开展与快速增长运行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与保障,避免各类风险问题的出现。

三、强化地方协同,构建“双向融合”共同提升机制

(一)打通培训壁垒,创新研训模式。一是与地方消防救援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以强化地方火种救援能力为依托,将机场航空器救援知识科目,纳入地方消防日常培训课程,提升地方消防队航空器救援知识面及机场应急救援特点,使之达到作为机场消防主要增援力量到场后,第一时间投入到应急救援工作中;二是建立驻勤联训机制,充分考虑到中小机场消防员长期处于“无火可灭、无灾可救”的局面,可根据航班周期,定期分批派员到地方消防救援队参加封闭式驻勤训练,稳固提升基础技能,强化机场消防员情景意识;三是建立协助指导机制,每季度地方消防教员对机场消防队伍日常训练和防火救灾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四是建立联合训练,协同演练机制,根据双方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开展联合训练,定期开展联合火灾救援处置演练,磨炼双方协同作战能力,确保突发情况下双方能够及时高效的完成灭火任务。

(二)构建联动研训一体化模式。双方联合成立应急救援技术研究组,开设机场消防应急救援课题、特勤火灾处置等专项研究,通过地方消防救援专业知识,紧密围绕机场航空器救援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机场消防各类应急救援预案,装订成册,纳入双方日常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切实提升双方队伍处置“多灾种”的应急救援能力,逐步实现机场和地方消防救援人员各项综合素质满足双方执勤备战条件后,再进行深度融合,与地方消防救援队伍建立联勤机制,定期轮流互派消防员到双方消防队开展执勤备战工作,着力实现多能一体、一专多能的机场消防救援队伍。

结束语:由此可见,具体开展实际过程中,要确保其装备能力和文化实现内外结合,进一步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让其工作质量得到优化和提高,为其现有安全防范和消防处置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综上所述,这便是我对当前民航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一些策略研究,笔者认为,如机场消防应急救援统一由地方消防救援队伍负责,将会减轻中小机场经营负担,助力我国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有不当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晶.消防工程验收现状及应对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2(20):122-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