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的临床效果研究胡毅

钟祥市中医院,湖北钟祥,邮编:431900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ph值、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结果 治疗24h后,观察组的血气指标和呼吸频率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不同的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对于患者改善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COPD;急性高碳酸血症

COPD在临床上叫做慢阻肺,一般由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组成[1]。病情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和急性高碳酸血症(AHRF)。AHRF指血液中的CO2出现不正常的水平上升的情形,但是COPD造成肺部损伤,无法排出CO2,造成浓度变高,引起呼吸性酸毒症[2]。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方式是通过面罩等对患者进行无损害的协助性通气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使肺部的体积保持稳定,从而提高肺部的通气和呼吸能力[3]。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PPV治疗),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为(52.34±5.16)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为(53.24±6.3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吸入皮质类固醇、支气管扩张剂,在医嘱下服用抗生素,呼吸困难患者使用氧气机,保证正常呼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进行治疗,采用斯百瑞无创呼吸机ST-30C(注册证号:湘械注准20192080049),通气模式为S/T模式,调整仪器设备以适应患者病情,由低剂量逐步提高至病人所能忍受的程度。呼吸频率为10~16次/min,初始吸气压(IPAP)从4cmH2O开始,适应后IPAP为12~20cmH2O;呼气压(EPAP)从4cmH2O开始,适应后设置为4~8cmH2O,保证压力满足患者的潮气量在7~12ml/kg。调整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使血氧饱和度在88%~92%,2h/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ph值、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反映,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ph值、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O2、PaCO2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hph值、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sn=38]

组别

时间

ph

PaO2(mmHg)

PaCO2(mmHg)

心率

(次/min)

呼吸频率

(次/min)

观察组

疗前

7.16±0.08

49.21±5.63

77.23±8.54

108.24±12.31

28.74±2.42

疗后

7.43±0.09

88.56±8.34

43.12±6.23

85.42±10.24

22.35±1.43

对照组

疗前

7.13±0.06

49.16±5.59

78.75±8.62

107.36±11.94

29.14±2.12

疗后

7.41±0.08

82.91±8.45

47.36±6.24

86.51±10.74

23.37±1.51

t(两组治疗前)

-

1.849

0.039

0.772

0.316

0.766

P(两组治前)

-

0.068

0.969

0.443

0.753

0.446

t(两组治疗后)

-

1.024

2.934

2.964

0.453

3.024

P(两组治疗后)

-

0.309

0.005

0.004

0.652

0.003

3、讨论

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患者常出现呼吸道堵塞、呼吸困难症状,临床表现出通气量降低、PaO2下降和PaCO2增长,需要更多的辅助呼吸支持[4]

无创正压通气方式能降低病人的呼吸功,减少通过气管插管等传统方式的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接受度[5]。无创正压通气方式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以提高治疗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可能会引发患者昏迷,治疗时可能会导致呼吸道误吸、堵塞等不良情况,所以无创正压通气需要在患者清醒是进行。在本次研究中,运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无创正压通气的观察组,在治疗后24h对ph值、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PaO

2上升、PaCO2下降,以及呼吸频率的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高碳酸血症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减缓呼吸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聪,崔少帅,安君娜,等.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3):1214-1217.

[2]刘晓静,张昌红,刘雪梅,等.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不同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0):94-95.

[3]张金兰,黄支隆,唐静.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不同通气模式治疗的疗效比较[J].名医,2020(07):31+33.

[4]徐艳,丁惠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急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早期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12):1588-1591+1597.

[5]贾民勇,王少芳,李丹丹,等.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对比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05):59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