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诊断技术在儿科神经肌肉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电诊断技术在儿科神经肌肉病中的应用

王芳诚

赤峰市医院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0

摘要:当前神经肌肉病的诊断模式以基因检测及神经影像为主,电诊断技术的作用依旧无法替代。儿科神经肌肉病患者因操作、耐受、分析等因素影响,低龄儿童电诊断检查难度更大。为了增强儿科神经肌肉病诊治质量,提高肌电图诊断水平,应深入分析电诊断技术在儿科中的应用措施,将其与成人电诊断技术区别开来,充分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关键词:电诊断;肌肉病;神经病;儿科

儿科门诊中周围神经及肌肉病占比超过33%,该病主要发生在颅内经核、神经根及其周围神经、神经肌接头、肌肉等部位。在儿科神经肌肉病诊断中主要通过电诊断的方式对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及肌电图进行检测。由于电诊断方式具有无伤无痛的特点,因此在儿科神经专科门诊中十分常用。电诊断技术在儿科神经肌肉病中发挥着指导及评估的作用,可有效缩小诊断范围,甚至是直接对疾病进行定性。由于儿科患者耐受性较差,对其进行电诊断检查时应熟悉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技术操作、引导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最大限度改善电诊断技术在儿科神经肌肉病诊断的应用效果。

1 神经机构并临床常见的电生理特征

1.1神经肌肉病主要诊断项目

儿科神经肌肉病诊断的目的是评估患处是否病变及病变的程度及分布,同时也要分析患处的病变性质,如混合型、轴索变性等。在对儿科神经肌肉病患者进行电诊断时,还需分析患者是否存在病变进展及转归,主要诊断内容详见表1。

表1 神经肌肉病电诊断项目

项目

描述

运动神经传导

评价指标为传导速度、符合反应电位CMAP波幅、远端潜伏期。

感觉神经传导

评价最表为潜伏期、反应电位SNAP波幅。

迟反应电位

主要用于膝、肘以上肢体近段神经功能测试。(1)F波:(2)H反射。直接依据两者潜伏期判断。

针电极EMG

据插入电位、自发电位、单个运动肌电位(轻收缩时)和干扰相(最大收缩)等分析判断。

1.2神经肌肉病临床电生理特征

主要以脊髓前角细胞疾病和周围神经疾病为例。首先为脊髓前角细胞疾病。针对周围神经传导功能测试,此类疾病CMAP波幅处于正常水平,或肌肉萎缩而下降,感觉神经传导功能处于正常水平。针对针电极EMG,表现为正向尖波、高波幅多相电位。针对迟反应电位,保险为F波或H反射潜伏期延长。其次为周围神经疾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测试表现为CMAP、SNP波幅降低或不同程度缺失,传导速度处于轻度延迟。针对针电极EMG,表现为失神经电位,且肢体远端肌肉群常更明显。针对迟反应电位,若NCS异常表现为缺失,否则为正常状态。

2 电诊断技术在儿科神经肌肉病中的应用

2.1 优化操作方法

儿科神经肌肉病电诊断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别,对低龄儿童进行电诊断检查时需考虑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及神经电生理参数的特性。首先,在对儿童进行神经传导检查过程中应注重测量距离及技术的错误关系。儿童肢体相比于成人要短,因此肢体活动产生的误差更大。神经传导检查中,儿童神经节段很可能仅有几厘米,因此一厘米的误差就会让神经传导速度改变20%左右,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对此,在测量距离的过程中,需确保数据精准。低龄儿童肢体相对较小,神经间的距离较短,与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同时刺激相邻的神经,因此刺激神经时需保证强度的渐进式增长,一是为了让儿童配合及满足儿童耐受,二是为了避免同时刺激相邻神经。其次,在肌电图检查过程中,儿童运动单位的形态相对较小,因此需区分肌源性损害,同时区分纤颤电位及终板棘波。儿童终板与成本相比面积占比更大,更容易区分终板电位。在检测过程中,应随时关注自发电位模式及起始波偏离方向,以此正确的区分电位及波幅。此外,在对儿童进行肌电图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将其与成分区分,依照儿童实际情况调整检测顺序。检测之前,应结合儿童病史及身体体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选择痛苦最小、最容易操作的方式,在保证诊断价值的基础上让幼儿配合检查。

2.2 合理处理医患关系

首先,儿童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家长是在儿童肢体活动之外决定电诊断效果的主要因素,需处理好医患关系。在对儿童进行电诊断检查时,医疗人员应向儿童的父母说明各项检查的作用,告知儿童家长在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舒服情况,让家长辅助医师做好对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儿童配合检查。其次,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多用鼓励性话语来消除儿童的恐惧,可以用趣味化词语来替代检测用语,如将“电流刺激”更改为“水龙头喷洒”。在电诊断检查中,家长需陪在儿童身边,对儿童进行鼓励。电诊断检查作为神经肌肉病常用的诊断手段,对成人检查相对简单,但对低龄儿童进行诊断难度较大。相对婴幼儿而言,他们对外界事物没有详细的感知,因此电诊断检查相对容易,但对于年龄在2-6岁的儿童而言,他们对外界事物具备一定的感知,对未知的事物持有先天性恐惧,因此大多数儿童在检查中会下意识的抵抗。针对儿童哭闹严重的情况,医生可在检查前三十分钟在儿童体内注射水合氯醛。若水合氯醛镇静效果不佳,可在麻醉师配合下注入少量的易炳酚。当儿童从麻醉中苏醒后,医生可以观察到运动单位电位。

2.3 结合正常值对儿童神经肌肉病进行诊断

对儿童进行电诊断检查过程中,由于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正常值的界定十分困难。相对新生儿及婴幼儿,他们的闯到速度与成人相比要慢,如果依照成分标准界定脱髓鞘范围,那么诊断结果必然失真。婴幼儿周围神经的髓鞘大约从3个月开始发育,持续到3到5岁,因此婴幼儿最大神经传导速度与年龄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应结合儿童年龄分析最大神经传导速度。考虑到周围神经的纤维在不同时段会出现髓鞘变化,出生三个月的婴幼儿和年龄在4到6岁之间的儿童表现出的动作电位存在显著差异,两个不同时段的儿童会表现出两个分离的峰,此种分裂动作电位完全正常,但在年龄增长下分离峰纤维完全髓鞘化,并向左移动和首峰结合。在神经肌肉病的电诊断中F波和H反射通常用来判断近端神经,也可以分析整条神经,从刺激点入手再到脊髓,随后返回,可将冲动回传到肌肉中。髓鞘成熟度和肢体长度等因素会影响潜伏期,所以对儿童进行电诊断检查中应结合年龄及高度和正常值比对,按照百分比确定终值。

结束语:基因检测及影像检测在神经肌肉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病中依旧是十分重要的工具。在儿科神经肌肉病中应用电诊断技术可缩小诊断范围,甚至直接得出诊断结论。电诊断技术在提高疾病诊断质量及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儿科应用中需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及体征给出科学的判断,为儿科神经肌肉病诊断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田雨灵,张喜莲. 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验案3则[J]. 江苏中医药,2021,53(12):59-61.

[2]李梦男,王菲,孙莹莹,吴艳平,韩永鹏. 建立区域心电诊断及质控中心的必要基础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20,35(S2):178-180.

[3]周珂,骆杰民,夏智源,周锡炜,车彦军. 神经外科患者并发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肌肉病6例临床分析[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17(05):574-576.

[4]杨安琪,李文竹,黄真. 神经肌肉病患者功能评定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08):923-929.

[5]黄云峰,黄致敬,罗燕飞,陆霜霜. 合理运用遗传病检测新技术提高儿科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水平[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9.

[6]陈土容,黄美欢,曹建国. 神经肌肉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的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09):1043-1047.

王芳诚(1986.12),男 满族 内蒙古赤峰市人,本科,医生,从事儿科神经专业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