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配合四白穴按摩对小学生近视影响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3

耳穴配合四白穴按摩对小学生近视影响的疗效观察

叶丽芳

厦门市湖里第二实验小学  邮编:361009

目的 本文拟通过观察耳穴配合四白穴按摩对小学生近视产生的影响,探索其防控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提供简便、有效的方法及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招募了2016年至2021年在湖里区第二实验小学的1860名6-12岁小学生,并测试了视力,根据视力情况制定相关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共筛选了310名近视小学生(患眼632只)纳入本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按治疗方法将所有近视小学生分为对照组(155名,患眼316只)和试验组(155名,患眼316只),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配镜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耳穴配合四白穴按摩治疗,治疗周期1年,分别记录两组小学生的裸视视力、屈光度、临床症状评分及中医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1年后裸视视力比对照组提高、屈光度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1年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耳穴压豆配合四白穴按摩在改善小学生近视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满意度高等优势,可进行推广应用于防控小学生近视。

【关键词】耳穴;中医;小学生近视;疗效

中医传统外治法主要通过整体辩证,分型论治,在疏通眼部周围经气的同时,改善全身气血,调整阴阳,从而提升阳气、改善视力[1]。耳与脏腑、经络系统息息相关,耳穴可以很好反应经络系统及五脏六腑的疾病,耳穴压豆可以达到疏通经络、养肝血明目的作用[2]。所谓“四白穴”,就是“四方明亮”之意,通过对四白穴进行按摩,可以对缓解眼部肌肉疲劳,眼部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还可以缓解面部痉挛等症[3]。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耳穴压豆配合四白穴按摩可以有效防控小学生近视,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招募了2016年至2021年在湖里区第二实验小学的1860名6-12岁小学生,并测试了视力,根据视力情况制定相关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共筛选了310名近视小学生(患眼632只)纳入本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按治疗方法将所有近视小学生分为对照组(155名,患眼316只)和试验组(155名,患眼316只);对照组平均年龄(9.4±2.5)岁,试验组平均年龄(8.7±3.5)岁;对照组治疗前裸眼视力平均(0.60±0.17),试验组治疗前裸眼视力平均(0.62±0.14);对照组治疗前屈光度平均(-1.65±0.58)D,试验组治疗前裸眼视力平均(-1.59±0.64)D;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①传统健康宣教:1)改善视觉环境,注意台灯色温、角度,不宜使用裸灯,防眩光;2)眼放松,连续用眼时间超过20-30分钟,至少活动性休息10分钟;3)读写姿势调整,读写姿势要保持“一尺、一拳、一寸”,不躺读及观看电子设备;4)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日保持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5)严控电子设备使用时间;6)定期检查视力,积极配合治疗;7)注意营养均衡,保证睡眠时间充足。②配光中心进行视力及屈光度检测,对于需要光学矫正者根据屈光度进行综合验光检测,插片试镜,观察视力矫正情况,同时选择弹性好,安全,形态稳定性好、可调鼻托的外框架和光学中心与瞳距偏差较小的镜框。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①耳穴压豆:主穴:肝、脾、心、肾;配穴:眼、目1、目2、神门穴,以上穴位任选1-2穴。具体详见图1。每周贴1次(贴后5取下,休息2天后换一耳再次贴上),贴后每天早中睡前自行按压3次,每次10-20下,使之产生酸、麻、痛、热的感觉即可,贴4周休1周为1个疗程。②四白穴按摩: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四白穴上,大拇指抵在下颌凹陷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有节奏的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学习或观看电子设备等用眼后均可做一次。

646387574288061998

图1 耳穴压豆定位图

1.3 注意事项

①胶布不能潮湿、不能污染、尽量避水,如因出汗等压豆掉落,应及时更换耳穴压丸;②儿童皮肤娇嫩,按压力度应适中,不宜过重,治疗前需提前告知;③如贴压“神门”穴出现不适症状,可更换以下任一穴位:目1、目2、眼穴。

1.4 观察指标

1.4.1裸眼视力:在没有任何遮挡、干扰且明亮一致的光线下,距离国家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5米处,眼睛与视力表视力1.0这一行水平,必须单眼检查,检查时用遮眼板凹面遮盖一眼,常规先检查右眼后查左眼,不能偷看,检测时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一行一行地测试,最后记录受试者能清楚地识别出的最小的标记行的视力。轻度近视:0.3~1;中度近视:0.12~0.25;高度近视:<0.1

1.4.2 屈光度:受试者坐在电脑验光仪器注视前方视标,机器自动进行测算,检测者通过检影镜进行检影,并更换镜片,直至度数接近患者真实度数。低度近视:-0.50D~3.00D;中度近视:-3.25D~6.00D;高度近视:>-6.00D

1.4.3 临床症状评分:参照《中医眼科学》近视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视物不清或重影、眼睛干涩、眼部胀痛、久视瘙痒或流泪,按照症状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拟定小学生近视临床症状具体量化评分,计算总分。

1.4.4 疗效评定标准[11]:①治愈:干预后全部或主要临床症状消除,患者裸眼视力恢复正

常(≥1.0);②显效:干预后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除,裸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但未达到正常(<1.0);③有效: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裸眼视力提高1~2行;④无效:干预后临床症状有好转或未见好转,但裸眼视力提高不到1行或无提高。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IBM公司,Armonk,纽约,美国),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级资料比较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的小学生均完成1年的治疗,并在1年后获得随访。

2.1 两组小学生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对比

两组小学生治疗后裸眼视力及屈光度逐渐恢复,而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1年后裸视视力比对照组提高、屈光度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小学生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对比

组别

患眼数(只)

裸眼视力

屈光度(D)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后1年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后1年

对照组

316

0.60±0.17

0.70±0.22

0.68±0.19

-1.65±0.58

-1.60±0.56

-1.56±0.61

试验组

316

0.62±0.14

0.88±0.23

0.94±0.16

-1.59±0.64

-1.40±0.47

-1.05±0.51

统计值

t

0.763

9.769

10.113

0.078

8.494

11.234

P

0.452

0.020

0.001

0.830

0.031

0.000

2.2 两组小学生近视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两组小学生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而治疗后6个月、1年试验组患者近视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图表)

2.3 两组小学生中医临床疗效对比

在治疗1年后对两组小学生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定,其中对照组总体有效率53.48%(169/316),试验组80.38%(254/316),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小学生中医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患眼数(只)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316

0

25

144

147

53.48%

试验组

316

10

98

146

62

80.38%

统计值

F

1.527

P

0.004

3 讨论

近视目前被认为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视的患病率在地理上有所不同;在亚洲,不同地区学龄儿童近视的比例达到80-90%,然而在欧洲,西班牙5至7岁儿童的患病率为20%[4]。如上所述,最近的研究发现,更多时间的户外活动可以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尽管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一些理论表明,多巴胺在紫外线照射下释放,从而减少眼睛轴向长度的增长[5]。因此,对于阳光照射少、室内用眼时间长的儿童中,患近视的风险高2.6倍。几项研究表明近视程度的进展与室内用眼时间呈正相关,其中长期使用电子设备与儿童近视风险的增加高度相关[6]。在中国,有学者研究发现学龄学生的总体近视率为63%,高度近视为9.4%,视力障碍为55.1%。这些比率与包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在内的东南亚发达国家的学龄儿童报告的比率相似,但高于中国先前研究报告的比率[7]。有研究报道[8],年级与近视和高度近视呈非线性关系,幼儿园儿童的近视患病率为12%,小学6年级学生为76%,中学生为80%以上,高中学生为90%左右。幼儿园儿童高度近视的患病率较低(0.5%),但小学6年级学生的患病率为5.7%,中学9年级学生为14.5%,12年级学生为26%。

综上所述,近距离用眼时长、读写姿势、视觉环境、户外活动时长是目前影响学生近视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医认为近视是眼部调节机能异常、脏腑功能失调,肝气不足、眼部气血不畅或后天用眼不当、久视伤目等导致的。中医基于“治未病”思想,通过滋补肝肾、补益气血,调节脏腑功能发挥预防近视的作用,在近视防、控、治方面疗效确切,在覆盖近视防控全周期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

运用耳穴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灵枢》记载的“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就是运用耳廓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9]

耳穴压豆具有舒经活血、清肝明目,健脑宜视的功效,对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向低度近视进展、低度近视向中高度近视进展临床确有疗效,且简便易行,安全无痛,经济实惠,儿童青少年易于接受,不影响正常的上学作息时间。

耳穴压豆是用胶布将中药王不留行等药豆,按耳穴位置埋在压痛点处,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经络传导,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每日用手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达到防治目的。贴一次可保留2-3天,按时更换。十天为一疗程,间隔数日可进行下一疗程。同时要端正看书、写字的姿势,保持光线的适度,并且要注意经常保持眼睛的适度休息

[10]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耳穴压豆配合四白穴按摩是有效的小学生近视防控措施;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治疗1年后裸眼视力明显提高、屈光度逐渐减少,近视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在治疗后1年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许多小学生完成度仍有待证实,虽然并不影响研究结果,但应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考虑。

4 参考文献

[1]Tideman JWL, Polling JR, Jaddoe VWV, et al.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Can Reduce Axial Length Elongation and Myopia Incidence in 6- to 9-Year-Old Children[J]. Ophthalmology. 2019 Jan;126(1):127-136.

[2]Pärssinen O, Soh ZD, Tan CS,et al. Comparison of myopic progression in Finnish and Singaporean children[J]. Acta Ophthalmol. 2021 Mar;99(2):171-180.

[3]李仕明,康梦田,李蕾,等.小学生远视储备与近视眼发病率关系的队列研究:安阳儿童眼病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22,58(10):754-759.

[4]Bremond-Gignac D. Myopie de l’enfant [Myopia in children][J]. Med Sci (Paris). 2020 Aug-Sep;36(8-9):763-768.

[5]王红峰.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 预防近视还需综合施策[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2(Z2):58.

[6]Enthoven CA, Tideman JWL, Polling JR, et al. The impact of computer use on myopia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The Generation R study[J]. Prev Med. 2020 Mar;132:105988. 

[7]钟盼亮,刘云飞,马宁,党佳佳,董彦会,陈曼曼,马涛,马莹,陈力,师嫡,宋逸.中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小学生户外时间对近视发生影响的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07):1099-1106.

[8]朱勤,周圆,张晓帆,等.0.05%阿托品滴眼液对小学生近视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02):170-172+176.

[9]Kaiti R, Shyangbo R, Sharma IP. Role of Atropine in the control of Myopia Progression- A Review[J]. Beyoglu Eye J. 2022 Aug 5;7(3):157-166.

[10]李华宏. 揿针联合补精益视片对小学生轻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10]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