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有哪些实验室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8
/ 2

乙肝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非常高。乙肝患者可能因为各类途径而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会破坏乙肝患者的肝脏及免疫功能,如果长期患病,就会诱发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就目前而言,临床上找不到治疗乙肝的方法,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乙肝,进而大大降低发病的概率。乙肝病毒感染被誉为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世界上的百分之五的人口已出现慢性感染症状,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口将由最初的慢性乙型肝炎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由此可见,想要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就需从根源入手,及时检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鉴于部分研究人员在此方面已进行深入探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所以医者需基于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检测工作。如此,才可及时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才能及时进行防治。

什么是乙肝?

乙型肝炎病毒被称为乙肝病毒,它属于一种 DNA病毒。猩猩和人类很容易感染这种病毒。乙肝患者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发病,这种疾病的病程较长,乙肝患者的肝脏会出现慢性炎性病变,进而导致患者患上肝癌、肝硬化以及出现多脏器损伤的情况。目前来说,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仍然在逐年增长,大部分的患者患病都是由于对乙肝相关的知识不了解以及不重视预防乙肝,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乙肝相关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非常重要。

乙肝实验室检测有哪些?

1.快速检测

乙肝病毒感染快速检测技术为胶体金免疫层分析技术,其具备试剂稳定、检测时间短、标本用量少等优势。因乙肝病毒感染突如其来,倘若无法进行快速检测,将会造成错珍,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而快速检测技术可于简陋环境下快速生成报告结果,可为医者接下来的治疗奠定基础,所以在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电子显微镜技术

2.1常规电镜法

英国学者曾于1970年在电镜下发现了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通过不断探究后,发现这一方法于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观察较为直观、形象,制样速度较快,标本用量少。不过,常规电镜法不利于观察乙肝病毒应用,因为这种方法的观察灵敏度较低,且需要乙肝病毒大量存在于标本中。

2.2免疫电镜法

免疫电镜法指的是免疫技术与电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观察技术,常被运用于观察、研究抗原、抗体及其结合。利用这一方法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但对操作者技能有一定要求,倘若在样本制备过程中出现纰漏、差错,将会影响到最后的检测结果。

3.免疫学技术

3.1酶免疫测定法

酶免疫测定法的全称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通过抗体与酶结合的显色进行测定。因酶免疫测定法具备试剂稳定、无放射性等优势,所以成为了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的“常客”。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医者需将血液静置半个小时,待血液凝集后取出其中的血清。在完成这一步骤后,医者需在酶复合物中放入稀释液。等酶复合物稀释后,将之前取出的血清加入其中,并进行阴性、阳性对照。经过一小时的孵育后,医者需完成洗板、加底物、避光存放半小时、加终止液、读数等任务。通过最后的数字,医者可判定最终结果为阳性或阴性。

3.2固相放射免疫法

固相放射免疫法简单来说就是基于放射性同位素对已知抗原、抗体进行标记,使其与相应的抗原、抗体结合在一起,并将未结合部分洗去,借助γ计算器将放射性强度测定出来,进而将检测的抗原含量、抗体含量推算出来。相较于其他的检测方法,固相放射免疫法胜在灵敏度高,但因同位素稳定性差,可对周遭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固相放射免疫法已很少用于乙肝病毒感染检测。

3.3微粒子酶免法

微粒子酶免法是近几年出现的检测技术,因灵敏度高、准确率高、采用全新荧光技术被经常应用于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微粒子酶免法采用的原理是:将玻璃纤维当做载体,使微粒子借助玻璃纤维吸附于抗体、抗原表面。因这种方法增加了反应面积,所以医者可直接得出检测结果。

4.分子生物学方法

4.1核酸探针法

核酸探针法的本质为碱基配对,即:核算分子杂交以其组成的碱基当做依据,通过配对进行结合,使被标记过的DNA、RNA片段与其相对应的核酸序列进行结合。常见的利用核酸探针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方法有两种,一为DNA探针,二为RNA探针。因所有的病原体都有其独特的核酸片段,所以检测结果的准确率较高。此外,核酸探针法还具备敏感性强、特异性强的特点。

4.2PCR

PCR的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隶属于酶促化学反应。将其运用于医学检测中,可有效提高诊断灵敏度,可有效降低分析难度,因此,PCR法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医学爱好者的追捧,且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中。在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时,最常见的PCR法为定性PCR法和定量PCR法两种。

4.3.1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是PCR法的升级版,简单来说就是用两对引物先后扩增同一样品。不过,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无法直接定量,只能借助凝胶电泳进行判断,所以其属于定性PCR法。

4.3.2多重PCR

多重PCR又被叫做复合PCR、多重引物PCR,指的是在同一个PCR体系中加入两对以上的引物,扩增出多个核算片段。多重PCR虽与一般的PCR的操作类似,但其更加高效,可为临床提供准确且多的诊断信息,所以多重PCR法常被运用于样本的快速检测中。

4.3.3竞争性PCR

竞争性PCR指的是:把靶基因、参考模板放在同一反应管中,使其共同扩增,通过电泳分离、扫描将产物定量,再通过参考模板推算样本初始浓度。相较而言,竞争性PCR可对不同反应管建的扩增效率进行有效控制,但因靶基因浓度适应范围较大,所以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检测时需将凝胶电泳、Southern blot、同位素探针进行定量分析。

为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确定治疗方案,医学家们在不断的进行学习、探究,且在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技术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如:胶体金免疫层分析技术、常规电镜法、免疫电镜法、酶免疫测定法、固相放射免疫法、微粒子酶免法、核酸探针法、PCR法,但这些检测方法均有优缺点,所以医学家要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实践,要将开发快速、敏感、具有特异性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技术当做根本方向。如此,才能使医者及时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才能有效控制乙肝蔓延,才能使医者确定正确治疗方案,才能推动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