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非前哨淋巴结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乳腺癌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非前哨淋巴结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王雪男,穆为民,李毅

【摘要】目的 探讨1-2枚前哨淋巴结(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SLN)状态的影响因素,合理预测NSLN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且排除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后新辅助化疗小于4周期的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概率法分析其 NSLN 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73例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转移者19例(26.0%),仅前哨淋巴结转移者54例(74.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者两组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SLN阳性数目与NSLN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是否新辅助化疗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是否新辅助化疗是影响乳腺癌1-2枚SLN阳性患者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乳腺癌,1-2枚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

对于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清扫仍然是局部控制的标准处理方式。然而,在这部分患者中有40%~70%的患者仅出现前哨淋巴结阳性[1-3],不能从腋窝淋巴结清扫中获益且增加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大样本、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ACOSOG Z0011结果表明[4],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临床T1-2N0M0经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示1-2个阳性,成功保乳且接受术后放疗及标准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可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但是,只有10%左右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病例符合 Z0011试验标准[5]。对于大部分不符合Z0011标准的1-2枚SLN阳性的患者有没有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能呢? 本研究应用前哨淋巴结1-2枚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索这种条件下的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20年12月于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早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73例,均为女性,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4.6岁。均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且病理为1-2枚阳性、均接受进一步腋窝清扫手术。排除SLNB后新辅助化疗小于4周期的患者。其中71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符合保乳条件或不接受保乳),2例新辅助化疗后接受乳腺癌保乳+腋窝清扫手术。42例前哨淋巴结活检后接受新辅助化疗。31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完整。

1.2 方法

所有患者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定义为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无异常或超声引导的异常淋巴结穿刺病理结果为阴性。示踪采用美兰或核素示踪,核素法使用99 Tcm 标记的利妥昔单抗(瑞士罗氏公司)作为示踪剂。术中找到蓝染淋巴结或放射性计数达到或超过探测最高计数值10%的淋巴结SLN,予以摘除,送石蜡病理检查。后续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并送常规石蜡病理学检查

1.3 判定标准

激素受体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HC),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1%癌细胞核着色

判定为阳性。

HER⁃2 阳性:当IHC为阴性或 1 + 时,将HER2定义为阴性;当IHC为 3 + 时,定义为阳性。当结果为 2 + 时,根据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结果确定HER2的性质。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信息汇总,分类变量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χ2 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 均采用双侧检验,P <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SLN及NSLN结果

患者SLN及NSLN结果:本研究中前哨淋巴结检出平均数为2.64枚,发现1枚SLN 阳性的占82.2%(60/73),2枚阳性的占17.8%(13/73 )。本组病例NSLN转移率26.0%(19/73),其中1枚 SLN 阳性病人中 NSLN 转移率为 25.0%(15/60),2枚 SLN 阳性病人中 NSLN 转移率为30.8%(4/13), NSLN未转移的占74.0%(54/73)。

2.2  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

将73例患者按照NSLN是否发生转移分为阴性组(54例)和阳性组(19例),两组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SLN阳性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无新辅助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例]

影响因素

NSLN

阴性

阳性

χ2

P

年龄

0.961

0.327

≤50 岁

24

6

>50岁

30

13

绝经状态

0.961

0.327

30

13

24

6

肿瘤大小

0.548

0.459

≤2

15

7

>2

39

12

病理类型

0.543

1.000

浸润性导管癌

49

18

浸润性小叶癌

1

0

其他

4

1

组织学分级

2.523

0.233

I

5

1

II

43

13

III

6

5

ER

0.000

1.000

阳性

44

16

阴性

10

3

PR

0.009

0.922

阳性

43

16

阴性

11

3

HER-2

0.009

0.922

阳性

11

3

阴性

43

16

Ki-67

0.183

0.669

≤14%

20

6

>14%

34

13

SLN阳性数目目数目

0.007

0.935

1

45

15

2

9

4

新辅助治疗

7.082

0.008

36

6

18

13

3讨论

本研究中73例1-2 枚SLN 阳性患者NSLN转移率26.0%,与ACOSOG—Z0011的NSLN 27.3%的转移率相似。其余的74.0%患者NSLN未发生转移,既往研究仅1-2枚SLN 阳性者,有61.4%~ 64.5% 患者NSLN 未发生转移,本研究略高于既往研究,考虑本研究纳入新辅助治疗患者导致NSLN未发生转移比例增加。从理论上说明,NSLN未发生转移患者无需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仅SLNB就完成了腋窝治疗。

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在 1~2 枚SLN阳性乳腺癌患者中,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提示只与是否新辅助化疗有关。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而且本研究部分患者使用亚甲蓝作为单示踪剂,可能增加了SLN的假阴性率,待之后扩充样本量改进示踪方式后进一步论证。

参考文献

[1]Eldweny H, Alkhaldy K, Alsaleh N, et al. Predictors of non-senti⁃ 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itive sentinel lymph node[J]. J Egypt Natl Canc Inst, 2012, 24(1):23-30.

[2] Biolchini F,Vicentini M,Di Felice E,et al. Axillary nodal metastases in Italian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itive sentinel lymph node: can axillary node dissection be avoided by using predictive nomograms [J]Tumori,2015 Apr 2. doi:10. 5301 / tj. 5000281.

[3] Dingemans Sa,de Rooij PD,van der Vuurst De Vries RM,et al. Validation of Six Nomograms for Predicting Non-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a Dutch Breast Cancer Population[J].Annals of surgical o n c o l o g y ,2 0 1 6 ,2 3 (2 ):4 7 7 -4 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