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康复护理在住院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个体化康复护理在住院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徐玉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230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个体化康复护理在住院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2020年我院收治的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实行常规的护理管理,后者实行个体化康复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衡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之后平衡功能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干预前,但最终结果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在康复的过程中实行个体化康复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个体化康复护理;住院脑卒中偏瘫康复;应用效果

在老年人群中,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这主要是因为患者脑血管循环出现障碍引起的,会导致大脑半球或者脑干的位置出现局灶性功能障碍,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偏瘫,这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在临床中发现,不同患者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在梗死的部位方面存在不同,偏瘫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对康复护理的需求不同[1]。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供个体化康复护理服务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可以在个性化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中女性25例,男性35例,患者年龄为46-73岁,平均(65.69±4.63)岁。实验组中女性26例,男性34例,患者年龄为45-71岁,平均(66.63±5.08)岁。计算发现,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可以比较(P>0.05)。

纳入标准:①结合影像学资料,本院专家医师判定患者偏瘫的症状是由脑卒中引起的;②患者临床资料齐全,个人信息完整;③患者依从性较高,并自愿配合调查,保证不会中途退出治疗。排除标准:①年龄在20岁以下或者90岁以上;②患有其他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③对治疗药物出现过敏反应;④患有精神类的疾病,无法将个人感受表达清楚;⑤依从性比较差,中途退出治疗,或者拒绝回答调查人员的问题;⑥中途转院或者放弃治疗。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实行常规的护理。在服务期间,患者需要完成常规体检,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症状、监测他们的体征,同时还要在饮食方面和用药方面为他们提供指导,并做好健康宣教。

实验组在这个基础上实行个体化康复护理。医院需要组建专门的护理团队,该团队成员以护理部工作人员为主,他们需要具有从事专业工作3年以上的经验,同时经过了系统化的康复护理知识培训,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要从心理层面为患者进行安慰和指导,帮助他们纾解不良情绪[2]。要基于认知和体位的层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比如通过播放音乐、读书、聊天等方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感觉功能形成刺激,并对他们的记忆力进行训练。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立位平衡,做好步行训练,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运动量。

1.3观察指标

首先,使用平衡功能评定表对患者身体的平衡功能进行测评,该评定表包含了7个动作,每个动作的得分为0-2分,总分为0-14分,分数高低与平衡功能状况呈正比例关系。其次,使用Spiter生活质量指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每项得分为0-2分,总分为0-10分,分数高低与生活质量呈正比例关系。

2结果

2.1患者干预前后平衡功能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身体平衡功能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得分不存在差异(P>0.05),干预之后两组得分均有所提高,但最终的结果为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当中P<0.04,具体的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  患者干预前后平衡功能得分对比结果统计表[(x±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实验组

60

2.4±1.1

6.4±1.4

16.422

<0.04

对照组

60

1.3±2.4

4.2±1.6

9.633

<0.04

t值

------

0.632

9.532

------

------

P值

------

>0.05

<0.04

------

------

2.2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得分不存在差异(P>0.05),干预之后两组得分均有所提高,但最终的结果为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当中P<0.04,具体的情况如表2-2所示。

表2-2  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结果统计表[(x±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实验组

60

3.6±1.3

6.1±2.2

9.532

<0.04

对照组

60

3.5±2.0

4.9±1.7

7.093

<0.04

t值

------

0.322

8.933

------

------

P值

------

>0.05

<0.04

------

------

3讨论

很多脑卒中患者都会在运动、感觉以及神经功能等方面出现一定的障碍,其中偏瘫是一种比较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运动障碍抑制,患者难以正常进行肌肉运动,他们会出现自理能力缺陷,日常生活需要照顾。因此,在为这些患者提供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要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和帮助,对他们的饮食进行指导,并通过语言沟通等方式来提供心理指导,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使他们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但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在护理的时候也要突出针对性,个体化康复护理展现出了较强的适用性,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3]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运用个体化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平衡功能方面的得分为6.4±1.4分,显著高于干预之前的2.4±1.1分(t=16.422,P<0.04),同时也高于对照组的4.2±1.6分(t=9.532,P<0.04)。而在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得分为6.1±2.2分,显著高于干预之前的3.6±1.3分(t=9.532,P<0.04),同时也高于对照组的4.9±1.7分(t=8.933,P<0.04)。由此可见,个体化康复护理的运用效果显著,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姜静静,高炳,赵淑娟,徐豆豆.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NOSIE评分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2,46(13):1605-1607.

[2]项丽敏,赵瑾,张振芳,张凌云.个体化改良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创伤后成长、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4):3689-3693.

[3]金菲,练纯,吴春秀,陈勇,刘爽,叶天申,洪丹.本体感觉训练结合下肢智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0):8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