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恶性黑色素瘤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的安宁疗护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1例恶性黑色素瘤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的安宁疗护实践

李舒雅

和平里医院  北京市   东城区   100013

摘要本文报告1例恶性黑色素瘤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在住院期间给予安宁疗护实践,通过使用安宁疗护技术使其患儿的疼痛得到缓解、心理支持及精神抚慰,优化护理流程。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安宁疗护;护理

前言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是因黑色素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常见于老年人,儿童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较少见,尤其发生在先天性黑色素痣细胞基础上的恶性黑色素瘤更少见[1]。MM是皮肤肿瘤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为异常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导致出现细胞恶性病变。虽然原发性 CMM 患者的存活率相当高,但转移性黑素瘤患者的存活率较低,其中位生存期为 6 个月。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扩大,伤口疼痛剧烈。疼痛不仅影响患儿心理和精神状态。还会导致机体发生病理生理改变[2]

我儿科收治1例恶性黑色素瘤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其存在严重身体疼痛,对疼痛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患儿出现情绪焦虑,护理人员运用安宁疗护的专科技能及理念减轻患者身体症状、满足身心需求,最终患儿在平静状态下安然离世,此文运用安宁疗护理念、知识与技能总结了对 1例恶性黑色素瘤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的安宁疗护的实践体会。现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患者资料

患儿,女,4岁,身高100cm,体重15kg。曾在外院行体表散在黑色素痣切除术,此次患儿因恶性肿物破溃感染,患儿以“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收入院。患儿源于出生时即被发现全身多处大小不一黑色素痣,随患儿生长发育黑色素斑逐渐增大,颜面部、颈部及前胸可见散在黑色素痣,痣呈不规则形。背部可见成片黑色素痣,皮损高出皮肤,可见皮纹,满覆于躯干部,边界清楚,右侧背部可见6.5cm*18cm*16cm巨大肿物覆盖,触软,无波动感,皮肤破溃有少量渗出液,其表面分别可见7cm*5cm,0.5cm*1cm大小椭圆形结痂。

既往史:患儿背部的巨大黑色素痣部位反复感染化脓,经抗感染及清创处理治疗可愈合。曾在外院行体表散在黑色素痣切除术,此次患儿因恶性肿物破溃感染,患儿以“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收入院。

治疗:遵医嘱给予皮肤破溃处予康复新液2ml予灭菌注射用水40ml稀释后予无菌纱布敷于患处每日三次,一次10min,进行皮肤抗感染治疗。并每隔两小时用生理盐水擦拭破溃部位,防止因破溃部位瘙痒而影响婴儿睡眠。护理患儿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推拉拽,对皮肤造成损伤,保护创面不受外力因素导致再次破损。体温38.6℃遵医嘱给予开包降温喂水30ml及口服泰诺林0.4ml;10时30分体温为37.5℃,患儿连续间断高烧,6.17;14:00最高体温39.2℃,遵医嘱口服泰诺林0.4ml及物理降温并喂水30ml,继续予以抗感染治疗;给予小儿发热推拿治疗1次qd,连续四天,给予小儿退热贴7付st外敷(涌泉穴双侧)。患儿6.19 18时体温36.5,恢复正常。

(二)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差、病情严重:恶性黑色素瘤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需要接受细致的专科护理服务。

2.心理状况较差:患儿对疼痛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患儿出现情绪焦虑,沉默寡言,性格内向。

3.疼痛感:疼痛是临终者最为常见的不适症状,严重影响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4.潜在并发症:与患儿伤口、敷料、感染有关。

护理目标

给予患儿优质的专科护理措施,缓解患儿焦虑情绪,给予患儿有效地疼痛控制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安宁疗护的有效性。

(四)护理措施

1.专科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床单,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出汗较多者应避风甚寒风。患儿腹泻症状与菌群失调有关,应遵医嘱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及蒙脱石散可调节肠道菌群。观察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及里量,并收集送检,及时报告医生预防患儿出现水电解质紊乱[3]。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体液继续丢失,通过调整饮食和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加强臀部的护理,预防尿布疹,每次排便后进行肛周护理,减轻粪便对皮肤的刺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大小便后要及时更换尿布,温水擦拭,保护肛周及臀部皮肤清洁干燥[4]

  1. 心理干预

由心理专科护理人员针对患儿的情绪状态进行量表评估,然后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状态,给予患者相应的干预措施,积极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做好每周的随访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消极情绪;可采用芳香疗法缓解患儿的焦虑症状,在了解了患儿对气味的喜好后,为患者选择什么在病房香薰,不仅有症状也改善病房环境的气味,提升患儿舒适度。

3.疼痛控制

护士在临终者疼痛评估、疼痛干预和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患者入院后配合使用主观疼痛评估工具.因此使用VAS量表进行疼痛评分,对疼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诱发或缓解的因素等。

4.伤口护理

观察患儿用药的不良反应及疼痛控制情况;准确记录患者每日是否出现爆发痛按压自控按钮以追加剂量,追加频次,与医生进行沟通;保持体外导管的通畅,保证药物持续足量输注;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是否出现渗出液的情况。

(五)护理结果

安宁疗护是指当临终患者对治愈性医疗无反应时,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的全方位护理照顾,使其在临终时获得尊严和安宁,从而提高死亡质量的护理模式。儿童安宁疗护与成人区别颇大,不同疾病情况不同,预后相对难估测,疼痛不仅影响患儿心理和精神状态.还会导致机体发生病理生理改变。

参考文献

[1] 王霜霜,王鑫鑫,郭玉芳等.癌症儿童安宁疗护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9,36(05):45-51.

[2]唐涵,何文奇,崔盼盼,等.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灵性照护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 志,2019,34(7):103 - 106.

[3]王旭梅,王莉,王希思,等. 芳香疗法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化疗相关恶心呕吐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2017,31(22):2712-2717.

[4]王鹏程,孟爱凤,智晓旭,等. 芳香疗法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及呕吐的系统评价[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