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技术中宫颈巴氏涂片与液基薄层技术的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病理技术中宫颈巴氏涂片与液基薄层技术的对比

王方帅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4400

【摘要】目的浅析液基薄层技术与宫颈巴氏涂片在病理技术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60例行宫颈疾病筛查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筛查时间为2022.1-2022.12,均予以液基薄层技术与宫颈巴氏涂片技术检测,浅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最终应用效果。结果经病理活检确诊SCC、HSIL、LSIL、ASC各检出4、7、10、16例,液基薄层技术检出SCC、HSIL、LSIL、ASG各有4、6、10、16例,总检出率为60.00%(36/60),宫颈巴氏涂片检出SCC、HSIL、LSIL、ASC各有2、3、4、5例,总检出率为23.33%(14/60),两种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疾病筛查中,液基薄层技术相较于宫颈巴氏涂片,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显著提升临床宫颈疾病检出率,值得应用与借鉴。

【关键词】液基薄层;宫颈巴氏涂片;病理技术;宫颈疾病筛查

宫颈癌作为临床女性疾病系统中常见疾病,属于恶性肿瘤,其高发年龄范围在25-35岁以及40-60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病情发展,可将高发年龄确定为45岁左右[1]。临床目前暂未寻找到宫颈癌疾病形成原因,诸多因素均可引起宫颈癌,其中包括性生活次数过多或分娩次数相对较多等因素,均会损伤宫颈,导致其出现撕裂或感染情况,另包皮垢、慢性炎症以及梅毒等造成的刺激也会引起宫颈癌,梅毒感染逐渐成为潜藏因素之一,多种病毒均会增加感染问题[2]。宫颈癌疾病所导致的痛苦虽较多,但该疾病可通过相关措施得到预防,若在早期做好医疗干预工作,能够有效宫颈癌发生。故选择合适的病理技术进行检测极其重要。本文旨在对液基薄层技术与宫颈巴氏涂片在病理技术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2022.1-2022.12开展行宫颈疾病筛查的60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30-64岁,平均(51.27±6.25)岁,均为已婚女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大学、大专及以上各有14、21、25例。

1.2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在月经后3-7d进行标本采集,对接近绝经期女性需在月经中后期采集标本,确认其检查前未对阴道用药及冲洗,未使用抗生素或进行性生活。

宫颈巴氏涂片:充分暴露受检者子宫颈外口,使用无菌棉球擦拭表面分泌物,使用刮板在宫颈外口按照360°旋转刮取鳞状与柱状上皮交接部位的分泌物与黏膜,将其涂抹于载玻片上,使用乙醇(95%)固定,持续15min后实施巴氏染色处理,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检查。

液基薄层技术:备好相关检查用物,其中包括离心管、无菌棉球、采集器、细胞刷以及保存细胞溶液的专用塑料瓶等;使用无菌棉球擦拭受检查宫颈表面分泌物,随即将细胞刷置于宫颈内,顺时针围绕宫颈轻轻旋转5-8圈,采集鳞状与柱状上皮交接部位脱落细胞;随即将细胞刷快速置于细胞营养液(20ml)中,并多次搅拌,充分溶液细胞刷上细胞;应用采集器采集溶液中的细胞进行制片,将其置于离心管中离心处理30min,使用液基薄层技术经程序化处理制作成直径为20mm薄层细胞标本,使用乙醇(95%)固定15min,染色后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其中观察项目包括鳞状细胞癌(SCC)、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病理活检确诊SCC、HSIL、LSIL、ASC各检出4、7、10、16例,液基薄层技术检出SCC、HSIL、LSIL、ASG各有4、6、10、16例,总检出率为60.00%(36/60),宫颈巴氏涂片检出SCC、HSIL、LSIL、ASC各有2、3、4、5例,总检出率为23.33%(14/60),两种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比较两种方式检出率(%

组别

n

SCC

HSIL

LSIL

ASC

检出率

宫颈巴氏涂片

60

2

3

5

4

14(23.33)

液基薄层技术

60

4

6

10

16

36(60.00)

χ2

-

-

-

-

-

16.594

P

-

-

-

-

-

0.001

3讨论

宫颈癌作为临床常见且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发病率约占全国肿瘤疾病的三分之一。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的关键措施[3]。临床以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演变为宫颈浸润癌与原位癌较为常见,病理过程一般可长达10-20年,为临床早期防治宫颈癌提供机会。宫颈癌筛查作为防治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其筛查目的主要在于能够早期鉴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液基薄层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变临床以往常规巴氏涂片的检测方式,在取出标本后,能够将其立即置入保存液中,充分保留全部细胞,有效避免涂片出现干燥现象;分析炎性细胞与血液、黏液,制成均匀薄层图片,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的清晰观察。研究表明

[4],液基薄层技术能够充分提升宫颈疾病的检出效果,在检出宫颈癌分级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液基薄层技术检出高于宫颈巴氏涂片,检出率更加接近病理活检,P<0.05,由此能够得知,液基薄层技术被临床应用于筛查宫颈病变中,能够显著提升宫颈病变检出率与涂片质量满意度,能够便于临床医生与细胞学医生开展良好沟通,确保后续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液基薄层技术应用于宫颈疾病筛查中效果确切可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减少误诊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杜亚娟,杨利,王春玲.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J]. 浙江临床医学,2022,24(8):1199-1201.

[2] 武振宇. HPVE6/E7?mRN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10):2414-2419.

[3] 张云清,郝文东,薛丽娜,等.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不同年龄女性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J]. 癌症进展,2022,20(11):1151-1154.

[4] 周艳,陈晓西. 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癌症进展,2022,20(12):1239-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