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不同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鲍雯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 目的 观察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实施不同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2019.5-2021.5在我院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考,将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40,采用传统带教模式)与实验组(n=40,实施不同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对比两组护生带教后理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术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实施不同带教模式有利于改善护生实习感受,提高护生手术室理论知识、手术室护理操作技能、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同带教模式;传统带教模式;护理带教

  手术室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高以及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随之提升[1]。尤其是手术室护理要求,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预后效果。因此,学生临床实习时,护理培训必不可少,但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带教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培训形式和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带教模式现今已不能满足学生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如何高效、便捷且生动的对护生进行带教,是手术室护理带教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本研究将在我院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实施不同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5-2021.5在我院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名,对照组:女性18名,男性22名,年龄19-25岁,平均(20.35±1.89)。实验组:女性21例,男性19例,年龄20-24岁,平均(20.21±1.65)。两组实习护生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根据教学要求对实习护生进行手术室护理方面的带教,完成带教后进行相关考核。

实验组:实施不同带教模式,具体如下。(1)入科教育模式,护生第一天开始实习时,带教老师带领护生参观手术室内环境以及设备运用等,并为护生讲解手术室内环境要求和规章制度,使之尽快熟悉操作流程。(2)集体示教模式,带教老师选取典型案例,以集体示范形式,将手术室护理操作难点及重点向护生演示,并鼓励护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了解。(3)一对一岗位带教模式,根据护生具体情况展开一对一岗位带教,与之进行有效沟通,帮助护生解决各种手术室护理问题,充分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4)小组讨论模式,定期进行小组相互讨论,讨论在实践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及时解决问题。

1.3 观察指标

第2学期末课程教学结束时,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相同的理论考核和操作技术考核。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掌握水平越好[3]

对比两组满意度。编制护生评价带教老师问卷调查表,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0.0程序计算,±s表达计量数据,选择t检验,%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达。

2 结果

2.1两组理论考核、操作技术比较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术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理论考核、操作技术比较±s

组别

n

理论考核成绩

操作技术成绩

对照组

40

74.85±3.66

73.43±3.25

实验组

40

84.76±2.12

84.61±2.27

t

-

14.818

17.836

P

-

0.001

0.001

2.2两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见表2。

2两组满意度比较%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0

19

10

11

29(72.50)

实验组

40

25

12

3

37(92.50)

χ2

-

-

-

-

4.242

P

-

-

-

-

0.039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重点科室之一,手术室内接收的患者多是护理的重点、难点对象,手术室的护理直接与患者的预后效果相关。因此,手术室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传统带教模式教学单一,以带教老师为中心,以一对多的形式,让护生参与到实践之中,护生操作机会少,积极性低[4]。此外,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适应,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降低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护理操作的熟练度。

有研究发现[5],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实施不同带教模式,能够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护生护理工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术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不同带教模式通过集体示教,使得护生能够熟练掌握手术室内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进而提高考核成绩。还有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2.50%(

P<0.05),表明通过一对一岗位带教模式,结合护生实际情况,解决护生护理问题及理论知识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模式,护生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提出,并讨论解决方案,带教老师在旁进行指导,增强护生印象,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6]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实施不同带教模式其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护生手术室理论知识、手术室护理操作技能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琳,甄建立.不同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6):176,198.

[2]李晗梅.不同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1):124-128.

[3]蒲伟,胡平红.不同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4):59-61.

[4]吴西梅.不同带教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5):137-138.

[5]黄苹,黄雪梅,魏勇珍.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在对手术室实习生进行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0):187-188.

[6]田勇,吴西梅.探讨微课程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6):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