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科学管理办法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职业院校学生科学管理办法的探究

李艳

襄阳技师学院  441000  湖北襄阳

要:职业院校需要分析如何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重视开展科学管理的积极意义,强化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给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更好的动力,所以职业院校应该分析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科学管理,更好发挥出学校教育所具备的育人功能。职业院校要积极思考需要革新哪些管理理念,借助哪些方式强化教学管理的最终质量,促使教学工作实现更好的开展。本文主要思考如何实施职业院校学生科学管理办法,提升科学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科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科学育人

学生管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前,各级各类高校,在学生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过度的问题。过度管理会抑制学生的自我管理,伤害学生的自尊,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依赖他律又抵制管理,自律能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弱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工作需要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上大胆创新,使学生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培养负责任有担当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1.1生源质量较差

从生源结构上来看,职业院校招收学生的来源非常广泛,不仅招收通过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同时也面向那些中考失利转而报考职业院校的学生,除此之外,还包括那些经过自学考试或者职业教育之后的学生。由此可见,职业院校的生源结构非常复杂,学生质量也参差不齐,文化水平差异较大。而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文化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接受能力,这种差异性也会导致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节奏受到影响。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很难一直保持一个高效管理的状态。

1.2 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职业院校中很多学生都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缺少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学生在初中或者高中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跟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厌学心理,出现了偏科、惧学、学习积极性不强等现象,不良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职业院校教师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效果不佳,学生依旧难以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学习质量下降,学生管理难度陡增。

1.3 管理方式不科学

部分职业院校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缺少针对性的科学管理方式,导致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有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学生管理工作比较繁杂,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基本上包含了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的所有方面,因此一旦管理方式缺少科学性和针对性,就会导致管理过程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管理效果大大下降。而由于职业院校的综合管理系统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信息无法反馈给管理人员,学生遇到什么问题也无法寻求帮助,教师也没有途径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还阻碍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培养,进一步提升的学生管理的工作难度。

2在职业院校学生科学管理的实施办法

当前,学生管理已成为众多职业院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更好地适应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落后的学生管理机制、如何有效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等问题,已经摆在每个学生管理者面前。科学管理原理的深刻内涵,无疑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2.1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和思维方式

当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仍然是一些职业院校学生管理者的思维定势,行政命令仍旧是一些学生管理者的主要管理手段。学生管理者深陷于一般事务处理的泥潭中,即不懂得“例外管理原则”。没有认识到,管理的对象是有情感、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职业院校学生。而学生管理者一旦忽视了这种对象的特殊性,其管理的持续性、有效性就会受到限制,那么学生管理的行为、效果与管理的目标值之间的差异就会必然增大。因此,要加快改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者落后的管理意识、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之具有现代教育的精神品格和现代的学生管理手段。

2.2完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体制

科学管理非常强调体制对管理活动的保障作用。“过去,人是第一位的;将来,体制必须是第一位的。”最佳的管理,其基础应建立在明确规定的法律、条例和原则上。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合理,官僚体制严重,责权利关系紊乱。校、系的学生管理工作性质、责权利关系的界定模糊不清,分解很不合理。

科学管理思想无疑启示我们要完善学生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从而强化学生管理者的权威,使各级学生管理者之间具有一种制衡和监控力量,这样整个学生管理系统才处于良性的、有序的运转状态。

2.3合理利用现代化学生管理技术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管理的信息化也日益加快。我们必须发展现代化学生管理技术,加强校园信息网、计算机辅助管理、家校信息互通等现代化学生管理手段的建设。要充分地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有效地达到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有效地进行学生管理过程的监督,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4加强与其他相关人员的合作

职业院校过去长期受到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集权政治和“官本”文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管理异化为对学生的控制、支配和绝对权威。学生管理者被理解为“命令者”,好于发号施令,处于主动和控制的地位,学生则被单纯地理解为“服从者”,处于从属、被动和接受的地位。这种管理体制严重缺乏合作性。对学生管理合作性要求的迫切,不仅是要学生管理者之间进行合作,还要强化学生管理者与上级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多方合作,强调学生管理者要有一种服务意识。

3 结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和质量,教育管理人员应从多个维度看待此项工作。在明确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之后,通过创新教育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为社会整体培养诸多专业能力强和综合素养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利伟. 职业学院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4(13):2.

[2]徐翠婷.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1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