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地貌探讨地质勘察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2
/ 2

复杂地质地貌探讨地质勘察技术

李喆     ,唐茂旺

云南省核工业二〇九地质大队,云南省昆明市,650101云南省核工业二0九地质勘查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650101

摘要: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广袤的地形地貌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因而岩土工程施工进度、效率、质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围自然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为了尽可能降低复杂性及特殊性因素的导致影响,需提前开展周围地质岩土勘察工作。使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能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增强地质条件数据的可利用价值,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及安全保障。就我国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现状而言,多数企业与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忽略岩土工程勘察环节,或者使用一些不先进的勘察技术与设备,造成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下降,制约了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复杂地质地貌的地质勘察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质评价;地质调查;复杂地质条件

1 岩土工程勘察与复杂地质条件的关系

1.1 岩土工程勘察

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愈发先进。作为地质勘测的主要手段,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能帮助人员准确、全面掌握工程地质结构,为岩土工程项目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岩土工程勘察,即是基于建设工程要求开展的建设场地地质环境特征以及岩土工程条件查明、分析和评价活动。在实际作业环节,岩土工程勘察人员需要合理运用测试测绘手段,实现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研分析,明确岩土层构造以及不良地质现象,做好综合性岩土工程评价,并编制勘察报告,为建设工程地基以及地上构筑物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1.2 复杂地质条件

复杂地质条件是指区域内的地质变化程度相对较大,地质变化复杂性高的情况。在这种条件下,地质工作的开展难度较高,工作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形结构都是地质条件简单的岩土层,但也有许多地区具有地层变化大,构造发育强烈,物理、化学风化演变复杂性高的特点,若在没有进行可靠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前提下,在这些地区开展建设工程,极易引起不必要的人为因素灾害。轻则影响构筑物外观及正常运行,重则导致严重的生命、经济财产损失。因此,针对具有复杂地质条件的建设区域,应给予地质勘察足够的重视,从风险及经济方面来看是必要且高性价比的。

1.3 岩土工程勘察与复杂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

结合实践经验不难发现,复杂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勘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复杂地质条件加大了岩土工程勘察的难度,而岩土工程勘察的时效性以及精确性,也会影响地质条件分析的可靠性。基于勘察结果,施工单位可全面掌握地质情况,明确地质条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2 复杂地质地貌地质勘察技术要点

2.1 地下水勘探技术

地下水勘探技术是岩土工程必不可少的勘查技术之一。

(1)开展地下水勘查技术之前,相关负责人需通过岩土工程区域的地表地形地貌、表层数据信息以及专业知识,分析和初步确定地下水的埋藏位置、走向、数量等等,以此为基础开展地下水勘探。若勘探过程中出现了预估之外的水文数据信息,工作人员要立即根据实际状况调整勘探方案、勘探角度、勘探技术。

(2)地下水勘查工作不应该局限于岩土工程勘查区内的小范围。周边区域水文条件同样重要,因为水文地质单元本身就存在较强的整体性,只有通过全面调查和综合和分析才可以准确的反映地下水的特点,为后续工作提供客观全面的指导意义。同样的,如果工作人员仅仅对照岩土工程区域的相关数据开展水文勘测,必然会导致资料片面、信息不完整。因此,考虑地下水的完整性,对周围地区的水文条件同时进行观测和分析是地下水勘探技术应用前的必要准备。

(3)根据地质条件、水位条件确定地层的渗透性,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好水土分层,确保地下水勘探符合后续工程施工要求。

2.2 地质测绘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若勘察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和地形较为复杂,施工企业为了控制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确保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工程勘测过程中的合理应用。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应用,能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和地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全面了解地质构造,同时也能准确发现施工现场中地质问题,进而更加有效地推进岩土工程施工。勘察人员需要对岩层的性质、类型、分布、岩体外观和成分等情况有细致的了解,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能更加科学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在进行勘测信息分析的过程中,还能对相关的地质变化和岩层风化情况等进行充分的反映,为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参数依据。

2.3 原位测试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原位测试技术涵盖内容较多,例如十字板测试技术、静力触探技术等,本文主要对静力触探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分析。在静力触探技术应用的过程当中,勘察人员需要重视相关问题。首先,勘察人员在进行静力触探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探杆的位置进行准确的调整,确保其整体位置的科学准确,将整体误差控制在2%之内。另外,勘察人员在进行勘察操作的锤击贯入过程中,需确保整个探杆处于垂直的状态,同时不能出现位移。在操作过程中,还需保障整体的连续性。其次,勘察人员需根据探杆深度不同,对探杆旋转的角度和锤击贯入的整体距离进行合理控制,若距离在10m内,需将探杆旋转的角度控制在540°,整体的贯入距离控制为1m。若整体的贯入大于10m的话,那么需要将两者控制在360°及0.2m。最后,勘察人员在进行锤击的过程中,若进行50次操作后整个贯入深度没有超过0.15m,可停止进行测试。

2.4 试验测试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试验与测试技术主要是指原位测试技术以及室内试验技术,此外,现场检验测验技术也较为常用。岩土工程勘察测试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成地质条件的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可用于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作为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室内测试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基于专业设备分析样品岩土的性质,并且通过实验室环境模拟,实现岩层适用性、不良现象以及工程设计科学性分析。被选中的岩土样品,必须与待勘察区域的岩土原始性质保持一致,样土采集后,不可进行任何形式的预处理,需保持其初始状态,保证其湿度、成分,结构等具有代表性。

原位测试技术的重点在于保证被测岩土处于原位状态,所以,测试时不可改变岩土的天然结构以及应力状态,更不能通过人为干扰引发岩层天然含水量变化。此方法的技术难度并不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得扰动土样的工程力学性质。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原位测试必不可少,此时,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可选用静力触探试验法、波速测试法和载荷试验法开展测试。

2.5 GIS技术

GIS技术又称地理信息技术,该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都极为广泛。GIS技术技术中包括多种科学技术,例如GPS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传送技术等等。将该技术应用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能有效帮助勘察队伍获取岩土工程内部以及岩土工程周围的空间数据信息、位置信息等,工作人员能据此利用相关软件建立完整的三维模型图,帮助勘察团队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准确掌握周围地区的地形条件,同时为后续的岩土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以泉州市为例,泉州市的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内陆、沿海、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并存等等同时存在。若使用普通的地形勘测技术,很难掌握整体的地质变化,但是利用GIS技术,并结合无人机技术,能准确获取周围的地形、地质条件。

3 结束语

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工程施工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施工企业若想要保障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则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勘察技术,以全面提升勘察工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吕芸.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J].居业,2021(10):45-46.

[2]史季韬.岩土工程勘察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技术分析[J].石油化工建设,2021,43(05):128-129.DOI:10.16264/j.cnki.1672-9323.2021.05.040.

[3]霍玉兵.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9):216-217.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1.1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