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叙事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张琦婉

叙事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10001

【摘要】目的:探究对肺癌患者运用叙事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数字随机表法,组别为对照组(n=150)与实验组(n=150),运用常规护理纳为对照组,运用叙事护理纳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实验组负性情绪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运用叙事护理效果令人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心志,促使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价值显著。

【关键词】肺癌;叙事护理;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肺癌是临床发病率高、致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原发性气管、支气管黏膜及腺体的严重性肺部疾病[1]。肺癌患者多存在悲观、抑郁等负性情志,恶性情绪进而影响治疗结局,选择成熟规范的护理模式对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重要性不言而喻[2-3]。为研究叙事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本次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150例/组。对照组男女比例88:62,年龄47-77岁,平均(65.14±5.72)岁,病程1-5年;实验组男女比例86:64,年龄45-79岁,平均(65.34±5.78)岁,病程1-4年。两组基础病历资料对比差异不大,存在可比性(P>0.05)。研究已征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患者知情并愿意参与研究。排除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病变者;无自主行为能力者;护理不依从者。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如疾病健康教育、基础病房护理、心理护理等。

实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增加叙事护理。(1)首先选择经验丰富、具备专业心理治疗师资质及完成系统叙事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患者入院后,通过日常护理、健康宣教等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为开展叙事护理打下稳定根基。(2)掌握患者生理心理需求,结合患者综合情况探讨制定个体化叙事主题,如爱心、成功、理想等,选择会议室等单独空间与患者沟通,以减少外界干扰,鼓励患者尽情诉说内心想法,避免中途打断,耐心倾听并正向引导,整理叙事内容及关键词,例举相似经历与患者产生情感共鸣,当患者情绪激动或不良情绪较重时,及时疏导,把控叙事护理节奏。(3)分析叙事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优化下次叙事护理内容,表扬患者优点,纠正其不足和错误观念,提高患者疗护积极性,使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每周1次,每次时长30min左右,持续8周。

1.3临床评价

对比两组焦虑度(SAS)评分、抑郁度(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轻重,划界分为50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超过69分。采用抑郁评分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程度,评定标准:划界分为53分,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超过73分。采用我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问卷调查表评估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分值愈高护理满意度愈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24.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实验组负性情绪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n)

干预前焦虑评分

干预后焦虑评分

干预前抑郁评分

干预后抑郁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对照组

150

64.24±5.35

57.47±5.25

65.78±4.63

55.72±5.42

82.62±3.63

实验组

150

64.15±5.39

43.72±5.14

65.93±4.26

42.06±5.13

95.78±2.58

t值

0.145

22.920

0.292

22.418

36.191

P值

0.885

0.000

0.770

0.000

0.000

3讨论

   肺癌疾病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致亡率居首位,发病早期病征不明显,伴随病情迁延出现胸闷、咳血等症状,对患者呼吸系统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4]。患者受病情、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压力较重,易出现多种不良情志,导致其生活质量极度下降。为改善其不良情志,本次研究在肺癌患者中应用了叙事护理,叙事护理是一种以人文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崭新护理模式

[5],它充分尊重个体价值,通过倾听并梳理患者疾病故事,帮助患者找到症结根源,重构生活与疾病意义。鼓励患者从自我故事中寻找积极的自我,不断修复自我,激发患者内驱力,在叙事中获得重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负性情绪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

综上所述,叙事护理能有效疏解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对重构患者人生价值观影响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陈莹.叙事护理对中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人人健康,2023,0(03):108-110.

[2]焦婷婷,倪静,何贤月.叙事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呼吸症状群管理的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22,36(12):129-132.

[3]李怡,赖淼,景鹏宇.叙事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SAS、SDS评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6):130-132.

[4]王庆梅.叙事护理联合压力疏导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心理弹性、健康信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9):82-85.

[5]吴帆,黎琴,覃婷婷,王桂兰,黎景徽,凡丹.叙事护理在肺癌失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08):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