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举措

林文

身份证号:51090219920217263X

摘要: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勘察设计工作可以为后续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也有助于建设单位快速定义和明确各项技术管理要素。然而,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许多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无法利用长期发展愿景开展精细化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将留下更多的难题,这将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必须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利于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造福周边农民,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如果质量不达标,将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也会阻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是生产的本质,也是生态的基础。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控制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是重中之重。一旦失去控制,建设项目的质量就有缺陷,不仅危及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因此,本文在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缓解方案,以确保工程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1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在水利工程综合技术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体系将对水利水电设施的实际应用价值、建设内容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产生影响。作为支持相关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的主要决策依据之一,项目管理制度可以间接影响水利项目的实际投资效益,也可以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行业标准。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的水利建设项目将使简单的工作复杂化,浪费更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并有效降低建设单位的整体技术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体系需要涵盖水利水电相关技术领域的关键内容,如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内容,需要构建节能高效的水利水电设施建设技术体系。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是普遍现象,间接制约了施工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和技术交底活动,也对施工现场的图纸审查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1.2质量监督力度不足

部分项目法人存在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分工不清、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项目建设管理能力薄弱,无法正确履行项目法人的质量管理职责,无法有效管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测试等单位。部分施工单位现场人员综合素质低,缺乏现场管理经验和技术,不熟悉相关规范和规范的强制性规定,导致现场工程质量控制不到位。一些项目监理机构设置不规范,监理实施细则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指导现场监理工作的开展。现场监理组织人员的数量、专业、水平和素质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难以及时控制工程质量。

1.3项目管理缺乏生态目标

由于水资源短缺,居民的饮水问题可以通过建设水源工程来解决。当然,它还可以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则上,水利工程建设应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然而,在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中,也会牺牲部分环境,以换取水源工程的顺利完成,这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不能长期使用。这种开发是不可取的,而且成本设计不当,因此,在水资源配置中出现了浪费等问题。

2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策略

2.1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

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的过程中,应注重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给各个行业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水利工程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水利工程的管理还应依靠信息系统实现管理现代化、工作可视化、智能调度、办公网络化等。通过开发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随时监测每个单位的运行情况,如工作条件、水位等。,这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定义调度方案。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建立了水利工程安全评价系统、维护巡查系统、运行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存储系统,确保各系统智能运行下的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还应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全方位的信息控制,特别是一些关键部位应予以保护,通过合理应用先进技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从根本上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2.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有的还缺乏管理经验,水利工程管理人才对工程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对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强制性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评估的人才能防止其他人混水摸鱼。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整体素质。重复使用现有的管理系统和设施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缩短工期,提高项目质量。当然,管理者也应该提高职业道德。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可以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工期,避免工程失误的发生,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2.3完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详细说明设计图纸上的内容,以便他们了解和理解水利工程中的施工顺序、机械使用方法和施工内容。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同时,如果施工中使用了新材料、新技术,应向上级汇报,并要求上级移交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新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测量,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同时,应向业主报告,业主应组织施工和设计进行技术交流。同时,设计师应审查新材料和新技术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并在三方同意后进行后续施工。

2.4健全水利工程建设法规技术标准体系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努力完善水利建设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要全面梳理现有水利建设规章制度,查找与国务院“放管服”精神和新形势下水利建设实际不符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规章制度修订工作。努力实现规章制度全覆盖,让水利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注重完善制度执行,突出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使规章制度具有约束力;提高规章制度的针对性,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项目类型差异,在法律法规范围内为地方储备出口;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简化程序,使规章制度真正有效、高效。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工程定额修订,适应水利建设现代化的需要。

2.5设立专业质量管控部门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设立专业的质量监督部门。该部门的质检员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可派遣专业质量控制部门对质量要求严格的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当然,对于一些与安全相关的项目,该部门还需要进行检测和测量。

结束语

必须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利于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造福周边农民,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如果质量不达标,将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也会阻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上只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一部分,但这一问题应反复研究,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和理论知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姜涛. 浅析加强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6):1.

姜静.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0(6):0059-0059.

于成文.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J]. 中国科技投资, 2018, 000(0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