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生产性事故预防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探索非生产性事故预防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江卫红

江苏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

摘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职工的生命健康权高于一切。作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作为职工的“娘家人”,油田工会从缓解压力、铸就减压阀;促进健康、增强抵抗力;播洒阳光、培育向上态等方面入手,探索非生产性事故预防,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关键词全民健康  事故预防  获得感  幸福感

一、课题背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殷切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将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以国家长远发展为基点,以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号角。

职工的生命健康权高于一切。在油田对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职工安全意识越来越强、HSSE水平不平提升的情况下,近几年,油田发生了多起年轻职工突然亡故的非生产性事件,这对职工家庭来说无异于天降之祸、灭顶之灾,令人唏嘘、让人动容;对油田而言,更加关注职工身心健康,预防非生产性事故发生,成为油田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实施

追根溯源,导致非生产性事故的原因,主要有职工心理压力问题、身体健康问题、心理状态问题等。这些问题,既关乎职工身心健康,也事关油田凝聚力、向心力,事关职工队伍精气神、战斗力,事关职工获得感幸福感。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分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一)缓解压力,铸就减压阀。研究表明:长期的压力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正确发泄不良情绪,则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健康。

1.舒缓工作压力。要求越来越高、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是很多职工特别是基层职工的普遍反映。本着岗位状况无法改变、工余环境可以营造的理念,积极推动职工小家建设,帮助基层完善活动室、读书室,配备文体器材,构筑缓解工作压力硬环境,引导职工自己动手美化工作环境,让职工在工作之余,有个温馨的“小家”,减缓疲劳愉悦心情。各单位从打造团队精神、推动队伍和谐入手,构筑缓解工作压力软环境工程院工会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做好输出到西南人员在川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培训处工会帮助在项目上的职工照顾生病家人,帮助处理家庭难事,为外出工作职工筑牢大后方、免除后顾之忧,以更舒畅的心情投入工作面对生活。

2.减轻生活压力职工生活压力,多数是因病导致的经济压力。油田工会开展了扶助帮困各项政策措施的大摸查,统筹做好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叫响“有困难找工会”。对因病致困家庭给予困难帮扶,为43个困难职工向地方工会申请了困难救助,对115名职工发放救助金。积极争取地方工会支持,为50多名达不到油田帮扶标准的职工,申请了扬州市总工会困难救助;给为数不多的困难劳模申请了特别救助;帮助困难女职工的加入特别关爱行动,申请了开展“工会常伴四季关爱”,做实春送关爱、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缓解职工经济压力。职工生日、患病、退休、子女考学和婚丧嫁娶时,工会组织到场表达组织关心关爱。坚持把日常走访和节假日走访、重点走访和普惠走访相结合,建立必到、必访制度,推动有温度的油田建设,让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到油田大家庭的温暖与关心。

3.推动休假疗养。促进休假疗养制度落实,努力提高休假率、休足率,让职工在休息休假中放松身心。完善休假制度,改变以往特殊岗位参加康复疗养就不能参加健康疗养的规定,改变了很多特殊岗位职工不愿参加康复疗养的局面,在年安排800多名职工健康疗养的情况下,安排50余名职工在组织健康疗养的同时,推动特殊岗位职工康复疗养,职工精力充沛投入工作加油站、充电桩。

(二)促进健康,增强抵抗力。强健的体质是非生产性事故预防的基础和保障。调查显示:由于上班期间工作任务重、体力消耗大大等原因,一些职工下班后就不动弹;不少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长期伏案工作,形成了好静不好动的习惯,缺乏体力劳动、活动锻炼;部分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用于网络、手机、电视,不愿动不想动懒得动;部分职工缺乏健康知识,不重视健康管理,自认为身体棒棒、有老本可吃,疏于健身活动等,从而导致身体不强健、体质不过硬。我们通过多种措施,引导职工行动起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1.通过体育比赛让职工“被动”活动起来制定并实行了若干配套措施,深入推动万名员工运动健康计划全面落实,努力增强计划实施的整体性、组织力、实效度,提高员工运动健康的全员性、覆盖面、参与率。通过举办体育比赛,把更多职工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参与进来,在以比赛促进锻炼的同时,更以比赛活动带动全民健身。举办贯穿全年的职工运动会,有效形成了我运动、我快乐的良好氛围,促进了职工把体育精神转化为团队合作精神、拼搏进取精神。

2.培养健身习惯让职工“主动”运动起来。建立健全体协及健身团体,组织八段锦培训班,播撒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引导二级单位大力普及广播体操、工间操,促进基层工会举办经常性、品牌性职工体育赛事,让更多职工就近方便灵活参与到各种健身活动之中。落实“万名员工运动健康计划”

引导职工培养至少一个健身爱好,走出岗位和家庭“两点一线”围城,活动起来、健康起来、阳光起来

3.做好“八小时以内”守护让健康全天候。认真落实《工会发挥安全监督作用管理规定》,深化“安康杯”竞赛,强化职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配合做好全员职工体检,全程参与体检项目确定、医院竞标选择;根据职工代表提案,协调解决边远单位职工体检,强化疾病预防,促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三)播洒阳光,培育向上态。阳光心态是最好的良药。辛弃疾词曰:“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生活中、工作中,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因素,都难免会有这样那样不如意、不称心、看不顺眼、想不透彻的事,纠结于这些,就会满眼阴霾,既不利于心理健康,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1.培育向上职工文化强大内心。财务共享工会坚持每月评比“共享之星”,每天在大屏幕上滚动“星”的事迹、笑脸,让群星灿烂在职工心中映射出身上的光芒为全体职工每人订制一张全总职工书屋电子读书卡,推动“一人一书屋、无处不阅读”;开展“每人每年至少精读一本书”活动,组织朗读会、读书交流会、开展读书心得评比,组织“在祖国发展中成长”征文;机关工会开展书香机关建设,用“读、荐、写”三个一推动读书活动,促进职工在阅读中增加涵养,丰富知识,明智宁心。

2.营造温馨小气候播种“忘忧草”。一个人所处的人际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境。本着大的气候难以改变、小的气候可以营造的理念,各级工会千方百计为职工营造温馨小氛围,让职工在愉悦的人际环境中忘记烦忧、洒满阳光。社管中心工会成立12个兴趣小组,让志趣相同的人在一起,利用业余时间、以灵活的方式切磋技艺、分享经验,在充实中忙并快乐着。

3.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构筑“防护罩”。针对少数职工不同程度存在的心理问题等,各级工会积极做好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发挥“水乡憩园”工作室作用,积极为EAP主管部门推荐师资,提供培训和工作室场地,推动EAP工作深入开展,提升员工士气,引导员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阳光的状态投入工作,提高员工幸福感、获得感,帮助职工快乐工作、阳光生活;心情好带来身体好、状态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