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建筑文化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体育建筑文化浅谈

崔羊羊1 ,陈娇2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文化体育建筑不仅是城市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体育建筑综合体建设一方面要合理设计出功能齐全的文化及体育建筑单体,以满足人们各类文化生活和体育运动需求,另一方面则要凸显出综合体的设施共享、安全与舒适,让人们在活动中可以各取所需、各享其乐。本文探讨了体育建筑多层面的文化内涵阐释了中国传统体育建筑独特的文化基因提出了文化的力量与支持是体育建筑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因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建筑;文化

引言

体育建筑以物质载体的形象综合反映出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同时也以一种意义独特的文化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研究体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关注体育建筑的文化精神对于提升体育建筑设计的文化品味彰显体育建筑的文化魅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换言之文化的力量将使体育建筑的发展创新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1体育建筑文化

通过体育运动行为的承载,以及渗透到体育建筑中的文化心理、艺术形式以及体育活动的精神,所构筑的一个复合型与整体性的文化属性就是称之为体育建筑文化。该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品格特质相对于大众文化而言,其所涉及到的内容更为丰富,且层面更多。体育建筑文化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人文性的丰富和参与性的广泛,在体育建筑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人文特点就是顽强进取、超越现实、勇于竞争以及挑战极限,借助于体育活动人们可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力及得到心理的释放,获得一种快乐感。在竞技体育建筑中,其设计的基础为符合国际标准的无障碍空间、竞赛场地以及设施,以此为世界各地的观众以及运动员提供一个障碍小、最直接且最和谐的交流环境与竞赛场所,使人们能广泛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第二,功能的多元化。简而言之就是不同功能类型所赋予体育建筑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如教学训练场馆主要是以专业运动技能的训练与体育技能的传授作为宗旨,在功能内容上具备专向性在使用目的上具有明确性,在使用状态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竞技体育场馆则具备一定的观赏性、专业性以及国际性相对于教学训练场馆而言,这种场馆更具一定规模;而休闲娱乐类型的体育场馆的特征为生活性与社会性,着重强调的是体育场馆使用性的发挥。第三,技术的综合性与时空的鲜明。在体育建筑尤其是大规模的竞技体育场馆其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手段通常都是最新的同时所表现出的科技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智能信息、结构工程、生态、环境物理以及行为心理等不同学科所研究的技术文化成果也为体育建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也凸显了体育建筑文化所具备的物质特性。在体育建筑这个有限时空中,所容纳的观众也是非常多的而这也要求体育建筑功能空间必须要紧凑和高效,其流线序列必须要清晰和明确必须要具备安全、交通、通讯及疏散等方面内容为一体的承受能力。体育建筑文化所具备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场所氛围的随意性与天然性;第二,强身健体与养生价值取向;第三,具备表演以及娱乐等不同形式特点。

2体育建筑文化设计

2.1体育建筑鸟瞰设计

体育建筑的外部整体造型容易体现建筑的文化意象性,其中,形体是展现城市文化意象性的重要载体。以形体造型来体现建筑的文化特性。一方面该体育馆的文化意象性体现在建筑外部体块的组合与构成中,整体上从方形的体块出发进行顶部结构的转折与过渡变化,每个体块的设计都采用斜向线条进行铺装与变化,从建筑的外部文化意象性角度考虑更加像是一艘船的形态,将地域文化符号融入到建筑的外部形体中进行设计与组合充分体现文化的特性;另一方面建筑的形态变化上讲究量的匀称性,这也是体育建筑设计的关键点,中间采用厚重的分隔体将建筑形态一分为二,讲究体块之间的构成感。

2.2体育建筑空间设计

体育建筑的文化意象性还体现于体育建筑的外部形体构成中,例如外立面的建筑形式变化、装饰材料之间的区别形态构成都是文化性的体现。图中的体育建筑外立面形态中,将不同尺度的V字形装饰构件置入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中,V字形的建筑外部构件相互之间交叠形成不同规格的网状结构形态。建筑的端部采用横向的水平线条进行外部贴合,形成水平纵横比较明显的建筑外部形态空间。由此也可以看出,线状的元素是该体育建筑外部的主要构成元素,体现相应的线性文化元素,体育建筑的底部架空可以将城市界面更多地融入建筑设计中,将城市设计结合到体育建筑设计中,以达到通透化的空间组合效果。

2.3体育建筑的外立面意象设计

文化的意象性同时还体现于建筑的外部形态装饰构成中,外部装饰所形成的线性元素与整体空间所传达的文化性元素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意象性。体育建筑的外立面形态中,大面积的外立面采用线条的方式进行布置,然后结合V字形的建筑形态进行相应的嵌合与组织,建筑的材料上横向的线条采用灰色的金属形态,V字形的建筑构件采用灰白色,整体上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关系,增强了体育建筑的标识性与文化性。线性的切割变化其实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中也是外部形态构成反映的一种,可以将符号图案结合在体育建筑的外立面形态中,形成新的视觉图案形象与空间效果。

2.4体育建筑意象标识性设计

同样,体育建筑设计中的文化意象还可以体现在一些细微之处,如体现于建筑入口设计,使其形成意象元素中标识性界面空间。标识性界面空间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流,起到人流引入性的空间作用。建筑的主入口采用圆弧形态,圆弧形态与底部地面空间组合形成入口的广场空间,圆弧线条的上部形态采用参数化的网状结构体,也是体育建筑的网状图案与空间的功能体相互结合在一起,在这块入口空间的视觉体验上,可以加入更多的符号化元素进行装饰,成为入口空间的主立面形态设计。建筑圆弧上部的网状形态采用钢架的结构形式,总体上体量呈现比较宏大的空间氛围感。同时圆弧的形态是将入口广场的空间围合成框景的空间式样。

2.5体育建筑建构意象设计

此外,文化意象还体现于建筑结构设计上,也就是建构的概念化设计。将建构文化与体育建筑文化充分融合在一起,成为具有结构技术美的建构文化体。建筑的顶部结构采用圆弧形轻钢结构,用来支撑顶部的结构形态是采用比较细小的结构杆件,这些不同的结构杆件之间相互组合且有序的排列与组织可以形成结构工程美学的体育建筑。体育建筑的美学文化标志性是体育建筑的文化意象性体现之一。建筑的结构排列与组织不仅可以丰富建筑的空间文化性,还可以形成比较丰富的图像美学,起到体育建筑室内展览性的结构标志作用。

结束语

体育场馆存在的意义远超过遮风雨、避寒暑层面的需求,它是体育运动与精神的载体,它的出现本身也同时是人类组织协同能力的展现。技术的演进为体育建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信息化技术也使体育建筑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我们希望在这一过程中,不变的是基于文化的视角,针对每一个项目自身不同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对其场所精神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苑雪飞,张玉良,王玮.当代体育建筑创作中结构表现趋势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33(02):27-28.

[2]籍成科,郑倬华.杭州奥体博览城主体育场设计:参数化设计方法在体育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技艺,2011(Z1):68-73.

[3]赵海燕,陈丹.体育建筑空间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05):50-54,79.

[4]梁斌,刘加平.变化与应变:体育建筑可变设计发展回顾与展望[J].建筑师,2018(05):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