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英语延时活动提高学生文化自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借助英语延时活动提高学生文化自信

王彩琴

濮阳市第三中学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英语延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文章介绍了初中英语延时活动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强调了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接着,文章提出了通过英语延时活动来提高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有助于初中英语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关键词:英语延时活动;学生文化自信;初中英语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双减后的英语延时活动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该服务的实施有助于将英语理性化、科学化,并且教师们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上课模式,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详细的计划,而双减后的英语延时活动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1]]。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差异性为目标,将该服务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初中英语延时活动的作用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延时活动旨在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知识。教师要根据“双减”的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讲解知识并相应地布置相应的作业。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压制能力强的学生的主动性。如果没有适当的区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将难以提高。但是,在“双减”政策下,使用初中英语延时活动,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个学生有效地锻炼英语能力,并显著提升他们的综合英语技能[[2]]

二、提高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在义务教育英语最新版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文化意识"的概念,并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立场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自信是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以及具备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构建的重要黄金时期,如果没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就容易产生价值观偏差,这也将阻碍文化自信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

三、借助英语延时活动提高学生文化自信的可行策略

(一)扩充教材内容,走进传统文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国的名胜古迹和传统工艺等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入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需要英语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够将文化知识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同时,英语教师还需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程设置的改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自信和自主性。

例如,在九年级Unit 5《Whatare theshirts madeof》一课中的阅读文章“BeautyinCommonThings”介绍了我国的三大民间传统工艺:孔明灯、剪纸和泥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我国名胜古迹和传统工艺方面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入英语教学中,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本单元的英语延时活动中,我介绍了中国传统手艺,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及其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学生对这些新奇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心,从而更容易掌握文章的内容。这样,我们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具备一定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能力的人才。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节日是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化宝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他们感受和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达到英语和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在九年级教科书第二单元中,学生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以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嫦娥和后羿的故事)及其意义(满月形状的月饼将人们的愿望传递给亲人)。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节日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了解时代发展

为了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我们不仅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优秀性,还需要关注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传授本节课的知识。

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后演示延时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技术了解时代发展,向学生介绍了"新四大发明"——"高铁"、"共享单车"、"电子支付"和"网购",并且还补充了一些新的知识,如"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号"、"墨子号"和"大飞机"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新时代中国的成就,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爱国爱民。

(三)创新教学方法,体验文化魅力

为了向全世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应是不断强化文化自信。然而目前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了中国文化的渗透,作为新时代英语教师,应该特别重视。例如,在学习单元“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的结尾,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好中国故事"系列活动。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与其他国家的学生通过视频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传播中国的中秋节,并促进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经典诗歌汉译英活动,如翻译苏轼的《水调歌头》,并用学生们的作品建设班级文化长廊。此外,还可以举办"英文小剧场",让学生们把嫦娥奔月的故事搬上舞台,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英语表达能力[[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涉及到国家未来的发展。除了课堂中,初中英语课外延时服务活动中还有更多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研究,借助社会和家庭力量不断优化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心的手段和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达到促进其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月如.初中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方法分析[J].名师在线,2022(30):70-72.

[2]程清.基于文化自信的县域初中英语课本剧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22(38):15-17.

[3]耿碧悦,康洪君.文化自信视域对初中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2022(16):177-178.

备注:本文系 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延时服务背景下英语趣味活动设计的实证研究》(JCJYB210509026) 研究成果。